〔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yú、yǔ),部首是乛部,总笔画是4画,是独体字。
〔予〕字是独体字,五行属土。
〔予〕字造字法是指事。象两手相与之形。本义是授予;给予。
〔予〕字仓颉码是NINN,五笔是CBJ86,CNHJ98,四角号码是17202,郑码是XSXI,中文电码是0056,区位码是5172。
〔予〕字的UNICODE是U+4E8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104,UTF-32:00004E88,UTF-8:E4 BA 88。
〔予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184,属常用字。
〔予〕字反义词是取、夺。
代词
1.“予”假借为“余”,我。
I, me;
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。 —— 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然而累汝至此者,未尝非予之过也。 —— 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予知(自认为聪明);予美(自己所爱的人);予圣(自以为圣人);予一人(古代帝王的自称);予小子(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;常人对先辈、长者的自称);予末小子(予冲人,予冲子。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;常人对先辈、长者的自称);予取予携(予取予夺。从我处掠取);予违汝弼(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。言我有过失,你应匡正);予智予雄(自以为聪明和英雄;形容妄自尊大)
2.另见 yǔ。
◎同“余”,我。~智自雄(自夸聪明,妄自夸大)。~取~求(原指从我这里取,从我这里求;后指任意索取)。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上 部首:亅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0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5頁,第1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頁,第32字
《唐韻》:余呂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演女切;《正韻》:弋渚切,𡘋音與 —— 賜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君子來朝,何錫予之。《周禮・春官》:內史掌王八枋之灋,七曰予,八曰奪。通作與。
又,《博雅》:大予,樂名。【註】漢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,改大樂爲大予樂。
又,《廣韻》:弋諸切;《正韻》:羊諸切,𡘋與余同 —— 我也。郭忠恕《佩觿集》:予讀若余,本無余音,後人讀之也。顏師古《刊謬正俗》:〈曲禮〉「予一人」,鄭康成註「余予古今字」,因鄭此說,學者遂皆讀予爲余。《爾雅》「卬、吾、台、予、朕、身、甫、余、言,我也」,此則予之與余但義訓我,非同字也。《說文》予,相推予也;余,詞之舒也。各有意義,本非古今字別也。歷觀詩賦,予無余音。又,吳棫《韻補》:予當讀與。《詩》「或敢侮予,將伯助予」,《楚辭》「目眇眇兮愁予,何壽夭兮在予」,皆無余音。
〔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亅部。
〔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ú、yǔ,独体字,五行属土。
〔予〕字造字法是指事。象两手相与之形。本义是授予;给予。
〔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ú] ⑴ 同“余”,我㈡ [yǔ] ⑴ 给与
战国 金文 战国
秦 简 龙岗
秦 简 关沮
秦 简 里耶
汉 简 张家山
汉 石经 熹平石经
魏 石经 三体石经
魏 传抄 三体石经
唐 石经 开成石经
宋 印刷字体 广韵
宋 印刷字体 增韵
宋 传抄 隶释 隶续
宋 传抄 汗简
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
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卷别卷四下反切余呂切頁碼第125頁,第4字續丁孫
推予也。象相予之形。凡予之屬皆从予。
段玉裁注:「予、與古今字……象以手推物付之。」
卷别卷八反切尹汝反頁碼第323頁,第6行,第1字述
推予也。象相予之形。凡予之屬,皆從予。
臣鍇曰:「※上下相予也,裒多益寡,損上益下。百姓足,君孰與不足?故終下引也。」
卷别卷四下反切余呂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636頁,第1字許惟賢第285頁,第1字
推予也。
予與古今字。《釋詁》曰:台朕賚畀⺊陽予也。按推予之予。假借爲予我之予。其爲予字一也。故台朕陽與賚畀⺊皆爲予也《爾雅》有此例。《廣雅》尚多用此例。予我之子《儀禮》古文,《左氏傳》皆作余。鄭曰:余予古今字。
象相予之形。
象以手推物付之。余呂切。五部。古予我字亦讀上聲。
凡予之屬皆从予。
予,将东西推托给人。字形像用手托付他人的样子。所有与予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予”作边旁。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是一個表示有所授受的虛像;表示受予雙方,是動像,表示有所行動的符號。隸書承之篆文「」形,上體變作,下體變作。楷書沿之,下筆作直筆,末端鉤起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指事。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247頁,第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330頁,第4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258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64頁,第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56頁,第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554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955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2255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803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98頁,第8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60頁,第6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238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4338頁【補遺】第16649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697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329頁【崇文】第131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480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323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329頁,第2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412頁,第4字 |
代
◎我。
《论语•述而》:“天生德于予,桓魋其如予何?”唐•李白〈送郄昂谪巴中〉诗:“予若洞庭叶,随波送逐臣。”
动
1.给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采菽》:“彼交匪纾,天子所予。”
给予、赠予、授予、赋予。
2.赞许。
《管子•宙合》:“主盛处贤,而自予雄也。”《汉书•卷九七•外戚传下•孝成赵皇后传》:“鲁严公夫人杀世子,齐桓召而诛焉。《春秋》予之。”
◎给。
给予、免予处分、予以鼓励、予人话柄。
1.〈书〉自称,相当于“我”。
予取予求。
2.姓。
I, me; to give ich , bieten, geben accorder, approuver, (arch.) je, moi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