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髃〕字拼音是(yú),部首是骨部,总笔画是18画。
〔髃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骨、禺”。
〔髃〕字仓颉码是BBWLB,五笔是MEJY,四角号码是76227,郑码是LWLZ。
〔髃〕字的UNICODE是U+9AC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619,UTF-32:00009AC3,UTF-8:E9 AB 83。
〔髃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8002。
名词
◎肩前骨;肩头 front shoulder髃微起者曰小髃骨,小髃骨之前岐出者曰肩端。——清· 沈彤《释骨》
①肩前骨;肩头。
②[肩~]针灸穴位名。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68頁,第2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50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45頁,第35字
《廣韻》:遇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元俱切,𡘋音虞 —— 與腢同。《說文》:肩前也。《詩・小雅・大庖》不盈〔傳〕:自左膘而射之達於右腢爲上殺。【釋文】腢,本亦作髃,謂肩前兩閒骨。
又,《廣韻》:五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語口切,𡘋音偶。又,《集韻》:吾回切,音嵬。又,五公切,音㟅 —— 義𡘋同。
〔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骨部。
〔髃〕字拼音是y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骨、禺。
〔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ú] ⑴ 肩前骨;肩头。⑵ [肩~]针灸穴位名。
宋 印刷字体 广韵
宋 印刷字体 增韵
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卷别卷四下反切午口切頁碼第128頁,第12字續丁孫
肩前也。从骨禺聲。
卷别卷八反切五斗反頁碼第331頁,第5行,第1字述
肩前也。從骨禺聲。
臣鍇曰:「《詩》傳:上殺中髃。」
卷别卷四下反切午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657頁,第1字許惟賢第293頁,第5字
肩前也。
《士喪禮》記。卽牀而奠。當腢。注曰:腢,肩頭也。腢卽髃字。《毛詩傳》曰:自左膘而䠶之達於右髃。爲上殺。膘,脅後髀前肉也。何注《公羊》云:自左膘䠶之達於右髃。中心死疾鮮絜也。髃本謂人。亦假爲獸骨之偁。凡肩後統於背前爲髃。髃之言隅也。如物之有隅也。
从骨。禺聲。
午口切。四部。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254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338頁,第8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265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68頁,第10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60頁,第1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570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985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2316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827頁,第4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1頁,第12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64頁,第12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275頁,第3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4428頁【補遺】第16662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37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337頁【崇文】第134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494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407頁,第3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423頁,第6字 |
shoulder bone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