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䩒〕字拼音是(yú),部首是革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䩒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革、于”。

〔䩒〕字仓颉码是TJMD,五笔是AFGF,四角号码是41540,郑码是EEAD

〔䩒〕字的UNICODE是U+4A5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9026,UTF-32:00004A52,UTF-8:E4 A9 92。

〔䩒〕字异体字是𩉞


◎拼音yú。古代车轴上系靷的皮环。



笔顺: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革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13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385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1376頁,第17

《唐韻》:羽俱切;《集韻》:雲俱切,𡘋音于。《說文》本作𩉞,輨內環靼也。《博雅》:䩒謂之鞶。

又,《廣韻》:况于切;《集韻》:匈于切,𡘋音訏。又,《廣韻》:憶俱切;《集韻》:邕俱切,𡘋音紆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

〔䩒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于

字源字形

䩒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䩒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羽俱切頁碼84頁,第34字續丁孫

𩉞

𩉞輨內環靼也。从革亏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員湏反頁碼234頁,第3行,第1字述

𩉞輨内環靼也。從革于聲。

臣鍇曰:「鐍上攀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羽俱切古音第五部頁碼436頁,第4字許惟賢第197頁,第2

𩉞䩪内環靼也。

䩪各本譌輨。今依《玉篇》。環靼者,環之以靼。

从革。亏聲。

羽俱切。五部。

䩒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68頁,第12字
2陳昌治本第237頁,第10字
3黃侃手批第188頁
4說文校箋第115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109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386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666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544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566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68頁,第29字
11標注說文第115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852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3332頁【補遺】第16493頁
14通訓定聲第1676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236頁【崇文】第941頁
16說文句讀第331頁
17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279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294頁,第5字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dressed leather; a large belt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