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ǎo、ào、niù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幻”。
〔抝〕字仓颉码是QVIS,五笔是RXNN,四角号码是57020,郑码是DZZY。
〔抝〕字的UNICODE是U+629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245,UTF-32:0000629D,UTF-8:E6 8A 9D。
〔抝〕字异体字是拗。
◎同“拗”。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20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26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73頁,第3字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於絞切;《正韻》:於巧切,𡘋坳上聲。《說文》:手拉也。《增韻》:折也。《尉繚子》:拗矢折矛。王令詩:低樹狂貌日摧拗。
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教切,坳去聲 —— 拗戾,固相違也。《朱子語類》:王臨川天資亦有拗强處。李綽《秦中歲時記》:初冬納文書,却謂之選門閉。四月選事畢,却謂之選門開。選人名在令史前,謂之某家百姓。狀在判後,又却須黏在判前,因名四拗。
又,《集韻》:於交切,音坳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乙六切,音郁 —— 抑也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蹂躪其十二三,乃拗怒而少息。【註】禽獸十分殺其二三,抑士卒怒以少息焉。
又,《集韻》:於糾切,幽上聲 —— 義同。
〔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拗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ǎo、ào、ni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幼,五行属土。
〔拗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幼声。本义是用手折断。
〔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ǎo] ⑴ 弯曲使断,折㈡ [ào] ⑴ 不顺,不顺从㈢ [niù] ⑴ 固执;倔强,不驯顺⑵ 扭;拧⑶ 扭曲;弯曲。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於絞切頁碼第408頁,第28字續丁孫
抝
手拉也。从手幼聲。
拗,两手对拉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幼”作声旁。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807頁,第1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35頁,第6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75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40頁,第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85頁,第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786頁,第3字 |
7 | 說文探原 | 第6043頁,第2字 |
8 | 說文集注 | 第2593頁,第1字 |
9 | 說文標整 | 第322頁,第12字 |
10 | 標注說文 | 第518頁,第3字 |
11 | 說文注箋 | 第4283頁,第2字 |
12 | 說文詁林 | 第11998頁【補編】第14914頁 |
13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727頁,第3字 |
14 | 古字釋要 | 第1130頁,第12字 |
15 | 新附通誼 | 第65頁,第3字 |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