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寨〕字拼音是(zhài),部首是宀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寨〕字是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𡨄、朩”,五行属木。
〔寨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赛省声。本义是防卫所用的木栅。
〔寨〕字仓颉码是JTCD,五笔是PFJS86,PAWS98,四角号码是30904,郑码是WDOF,中文电码是1396,区位码是5315。
〔寨〕字的UNICODE是U+5BE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528,UTF-32:00005BE8,UTF-8:E5 AF A8。
〔寨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171,属常用字。
〔寨〕字异体字是柴、砦、𡍥、𡎵、𣟋、𥓽。
名词
1.形声。从木,赛省声。本义:防卫所用的木栅。
2.同本义。
stockade; camp;
敌军已近寨。 —— 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寨中人踡伏。借寨墙为蔽。
3.多指四面环围的驻军处,营垒。
时巴山陈定亦拥兵立寨。 —— 《陈书》
寨落(有栅栏或围墙的村落);寨垛(寨墙上的垛口);寨屋(营房)
4.寨子,村庄 。
stockaded village;
山寨;边寨(边疆地区的寨子);寨壕(环绕村寨的壕沟)
①防守用的栅栏。~子。鹿~(军事上常用的一种障碍物,古时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,现多用铁蒺藜等做成)。
②旧时驻兵的营地。营~。山~。水~。安营扎~。~主。
③村庄。村~。苗~。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88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91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29頁,第4字
《廣韻》:豺夬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士邁切;《正韻》:助邁切 —— 𡘋與砦同。《廣韻》:山居以木柵。《集韻》:籬落也。或作柴。柴柵,通作寨塞,羊栖宿處也。
又,《廣韻》:蘇則切;《正韻》、《韻會》:悉則切,𡘋音塞 —— 安也。
〔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宀部。
〔寨〕字拼音是zhài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𡨄、朩,五行属木。
〔寨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赛省声。本义是防卫所用的木栅。
〔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ài] ⑴ 防守用的栅栏⑵ 旧时驻兵的营地⑶ 村庄
宋 印刷字体 广韵
宋 印刷字体 增韵
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卷别卷六上反切士佳切頁碼第186頁,第10字續丁孫
小木散材。从木此聲。
臣鉉等曰:師行野次,豎散木爲區落,名曰柴籬。後人語譌,轉入去聲。又別作寨字,非是。
卷别卷十一反切士佳反頁碼第465頁,第6行,第1字述
小木散材。從木此聲。
臣鍇曰:「散材謂不入屋及器用也,故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輿曳柴。』又《禮》:『燔柴。』又:『勝國之社柴其上。』故曰:『散無所樸斵也。』」
卷别卷六上反切士佳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007頁,第3字許惟賢第444頁,第4字
小木散材。
《月令》。乃命四監。收秩薪柴。以供郊廟及百祀之薪燎。注云:大者可析謂之薪。小者合束謂之柴。薪施炊爨。柴以給燎。按尞,柴祭天也。燔柴曰柴。《毛詩》車攻假柴爲積字。
從木。此聲。
士佳切。十六部。
朱一《詩經》借作胔。(胔,《說文》作骴)。
朱二凡从此者多有小意。佌(《詩》「泄泄」、「佌佌」)[一],鮆(《方言》「短小曰鮆」)。
錢一《詩》:「助我舉柴」借為骴(字亦作胔)。[一]《詩•大雅•板》:「天之方蹶,無然泄泄」,毛傳:「泄泄,猶沓沓也」。又《詩•小雅•正月》:「佌佌彼有屋」,毛傳:「佌佌,小也。」
柴,由原木劈成的小块散材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此”是声旁。
金文、篆文、隸書及楷書之構形皆為從木、此聲。「木」為樹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樹木有關;「此」為相繼而止,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隸書字形將「此」作「」,乃是因為筆勢改易的關係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367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474頁,第6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368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234頁,第12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29頁,第22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809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420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3094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188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5頁,第12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233頁,第12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869頁,第3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5944頁【補遺】第16881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346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487頁【崇文】第194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736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243頁,第4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856頁,第3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575頁,第7字 |
名
1.防御盗匪的栅栏。《辽史•卷三四•兵卫志》:“填道路御寨及诸营垒,唯用桑柘梨栗。”也作“寨子”。
2.盗寇聚集的地方。
《水浒传•第一九回》:“先付与小喽啰赍了,教去寨里报知。”
山寨、压寨夫人。
3.村庄。
孙家寨、赵寨。
1.古代防守用的栅栏。
城寨。
2.古代的营房。
营寨、扎寨、拔寨。
3.旧时指盗寇聚集的地方。
寨主、山寨、压寨夫人。
4.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子。
寨子。
5.姓。
stockade, stronghold, outpost; brothel befestige Räuberhölle in den Bergen (S), befestigtes Dorf, von Palisaden umzäuntes Dorf (S), Befestigung der Banditen, Feste der Räuber (S), Feldlager, Heereslager (S, Mil), Lattenzaun, Palisade, Zaun (S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