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眕〕字拼音是(zhěn),部首是目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眕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目、㐱”。

〔眕〕字仓颉码是BUOHH,五笔是HWET,四角号码是68022,郑码是LOPD

〔眕〕字的UNICODE是U+771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485,UTF-32:00007715,UTF-8:E7 9C 95。

〔眕〕字异体字是𥇐


◎自安自重、自抑。

《左传•隐公三年》:“夫宠而不骄,骄而能降,降而不憾,憾而能眕者,鲜矣。”


①自安自重;抑制:“憾而能~者鲜矣。”

②视。


笔顺: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捺、撇、撇、撇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923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804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761頁,第4

《唐韻》:之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止忍切,𡘋音軫。《說文》:目有所限而止也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重也。《左傳・隱三年》:石碏曰:憾而能眕者,鮮矣。【註】安重貌。戴侗曰:有忍意。

又,人名。晉右衞將軍陳眕。《晉書音義》:又音眞。

《篇海》或作𥇐。

注解

〔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

〔眕〕字拼音是zhě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㐱

〔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ěn] ⑴ 自安自重;抑制:“憾而能~者鲜矣。”⑵ 视。

字源字形

眕(石经·唐·开成石经) 唐 石经 开成石经

眕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眕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眕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眕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眕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之忍切頁碼105頁,第13字續丁孫

眕目有所限而止也。从目㐱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支允反頁碼276頁,第2行,第1字述

眕目有所恨而止也。從目㐱聲。

臣鍇按:《爾雅》云:「眕,重也。」目厚意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之忍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524頁,第4字許惟賢第235頁,第4

眕目有所恨而止也。

《左傳》曰:夫寵而不驕。驕而能降。降而不憾。憾而能眕者鮮矣。許語葢古《左傳》說。《釋言》。眕,重也。重亦止意。

从目。㐱聲。

之忍切。十三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久視。與塵、填(相久積)之聲義同。

眕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05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280頁,第10字
3黃侃手批第221頁
4說文校箋第138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132頁,第11字
6說文今釋第467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801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188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677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82頁,第31字
11標注說文第135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101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3824頁【補遺】第16569頁
14通訓定聲第3285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275頁【崇文】第1097頁
16說文句讀第394頁
17章授筆記第150頁,第5字
18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800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354頁,第3字

国语辞典

◎自安自重、自抑。

《左传•隐公三年》:“夫宠而不骄,骄而能降,降而不憾,憾而能眕者,鲜矣。”

两岸词典

1.〈书〉凝目镇定地注视。

2.〈书〉自重;自制。

夫宠而不骄,骄而能降,降而不憾,憾而能眕者,鲜矣(《左传‧隐公三年》)。

翻译

restraint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