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qù、chú),部首是耒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耒、且”。
〔耝〕字仓颉码是QDBM,五笔是DIEG86,FSEG98,四角号码是57912,郑码是CKLC。
〔耝〕字的UNICODE是U+801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797,UTF-32:0000801D,UTF-8:E8 80 9D。
〔耝〕字异体字是刞、耡、鋤。
①翻松土壤。
②古地名。在今中国河南省滑县。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00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63頁,第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28頁,第17字
《集韻》:七慮切,音覻 —— 耕而土起謂之耝。
又,地名。《路史》:耝,羿邑,澶之衞南縣東十五里有故耝城。
又,《集韻》:牀魚切 —— 同「鉏」,起民令相佐助也。
〔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耒部。
〔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ù、c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耒、且。
〔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ù] ⑴ 翻松土壤。⑵ 古地名。在今中国河南省滑县。㈡ [chú] ⑴ 古同“耡”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