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瘃〕字拼音是(zhú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瘃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豖”,五行属金。
〔瘃〕字仓颉码是KMSO,五笔是UEYI86,UGEY98,四角号码是00132,郑码是TGS,中文电码是8873,区位码是8081。
〔瘃〕字的UNICODE是U+760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211,UTF-32:00007603,UTF-8:E7 98 83。
〔瘃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540。
〔瘃〕字异体字是𤷚。
名词
1.冻疮。
chiblain;
将军士寒,手足皲瘃。 —— 《汉书》穷腊一尺雪,跨春气逾严,童仆苦病瘃,庭户无与杴。 —— 宋· 梅尧臣《对残雪怀欧阳永叔》
2.瘃坠(瘃堕)
3.冻而凝结。
freeze; be frozen;
迨至蒙古入 杭,群驱北徒,瘃足堕指,啼饥僦食于原野。 —— 王夫之《宋论》
瘃脯(腊肉);瘃鱼(鱼类腊制品);瘃腊(鱼肉类腊制品)
①病名,即“冻疮”冻~。
②冻干( gān )~脯(冻肉干)。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58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76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30頁,第18字
《唐韻》:陟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珠玉切,𡘋音劚。《說文》:中寒腫覈。《玉篇》:手足中寒瘡也。《正韻》:寒瘍。《前漢・趙充國傳》:手足皸瘃。【註】文穎曰:瘃,寒創也。【又】霜雪疾疫,瘃墯之患。【註】謂因寒瘃而墮指。《正字通》:今俗呼足跟凍瘡曰竈瘃。《玉篇》或作𤸁。
〔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瘃〕字拼音是zhú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豖,五行属金。
〔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ú] ⑴ 病名,即“冻疮”⑵ 冻干( gān )
宋 印刷字体 广韵
宋 印刷字体 增韵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卷别卷七下反切陟玉切頁碼第247頁,第14字續丁孫
中寒腫覈。从𤕫豖聲。
卷别卷十四反切陟録反頁碼第633頁,第7行,第1字述
中寒腫覈。從疒豕聲。
臣鍇按《漢書》曰:「士卒皸瘃,墮指者什百。」
卷别卷七下反切陟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401頁,第1字許惟賢第613頁,第9字
中寒腫覈。
《趙充國傳》。手足皸瘃。文穎曰:瘃,寒創也。按腫覈者,腫而肉中鞕如果中有覈也。覈核古今字。
从𤕫。豖聲。
陟玉切。三部。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485頁,第1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619頁,第3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474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12頁,第7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98頁,第1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075頁,第5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836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3830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584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91頁,第18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07頁,第1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519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7648頁【補遺】第17143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521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653頁【崇文】第260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05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48頁,第3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731頁,第11字 |
名
◎手足的冻疮。
唐•段成式《酉阳杂俎•卷一九•广动植》:“茄子熟者,食之厚肠胃,动气发痰,根能治灶瘃。”宋•梅尧臣〈对残雪怀欧阳永叔〉诗:“童仆苦病瘃,庭户无与杴。”
◎〈书〉冻疮。
病瘃、冻瘃、童仆苦病瘃,庭户无与杴(宋‧梅尧臣〈对残雪怀欧阳永叔诗〉)。
sores from cold Frostbeule (S) engelure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