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絀〕字拼音是(chù),部首是糹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絀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糸、出”或“糹、出”。

〔絀〕字仓颉码是VFUU,五笔是XBMH,四角号码是22972,郑码是ZZZI

〔絀〕字的UNICODE是U+7D4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064,UTF-32:00007D40,UTF-8:E7 B5 80。

〔絀〕字异体字是


◎贬退。

《礼记•王制》:“不孝者,君绌以爵。”《史记•卷八四•屈原贾生传》:“屈平既绌,其后秦欲伐齐,齐与楚从亲,惠王患之。”

◎不足、短缺。

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与世偃仰,缓急嬴绌。”

支绌、相形见绌。


◎见“绌”。


笔顺: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02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920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883頁,第2
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竹律切,音窋。《說文》:絳也。《玉篇》:紩也。《史記・趙世家》:却冠秫絀。【註】徐廣曰:戰國作秫縫,亦縫紩之別名也。古字多假借,故作秫絀耳。此蓋言其女工箴縷之麤拙也。

又,《荀子・非相篇》:緩急嬴絀。【註】猶言屈伸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敕律切,音黜 —— 義同。

又,同「黜」。《禮・王制》:不孝者,君絀以爵。【註】絀,退也。
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24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2頁,第41

《說文》絳也。

謹照原文絳改縫。

《史記・趙世家》却冠秫絀。〔註〕徐廣曰,戰國作秫縫。

謹照原文戰國下增策字。

注解

〔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絀〕字拼音是c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出

〔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ù] ⑴ 见“绌”。

字源字形

絀(简·楚〔战国〕·子弹库) 楚〔战国〕 简 子弹库

絀(石经·唐·开成石经) 唐 石经 开成石经

絀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絀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絀(传抄·宋·汗简) 宋 传抄 汗简

絀(传抄·宋·古文四声韵)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

絀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絀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絀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丑律切頁碼434頁,第24字續丁孫

絀絳也。从糸出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丑律切頁碼1031頁,第5行,第3字述

絀絳也。從糸出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丑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597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30頁,第7

絀絳也。

此絀之本義,而廢不行矣。《韵會》絳作縫。非也。古多叚絀爲黜。

从糸。出聲。

丑律切。十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絀與絑一聲之轉,猶黜與誅一聲之轉。棳與侏儒之侏聲誼近。

白话解释

绌,深红色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“出”作声旁。

絀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58頁,第12字
2陳昌治本第1102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822頁
4說文校箋第574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515頁,第13字
6說文今釋第1901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3196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391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43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42頁,第16字
11標注說文第550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4533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2656頁【補遺】第17906頁
14通訓定聲第2476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128頁【崇文】第4509頁
16說文句讀第1874頁
17章授筆記第543頁,第10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188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204頁,第2字

国语辞典

◎贬退。

《礼记•王制》:“不孝者,君绌以爵。”《史记•卷八四•屈原贾生传》:“屈平既绌,其后秦欲伐齐,齐与楚从亲,惠王患之。”

◎不足、短缺。

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与世偃仰,缓急嬴绌。”

支绌、相形见绌。

两岸词典

◎缺乏;不足。

资金短绌、相形见绌。

翻译

sew, stitch; insufficient inadéquat, insuffisant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