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醊〕字拼音是(zhuì),部首是酉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醊〕字是左右结构,四叠字 (含四叠字结构),可拆字为“酉、叕”。
〔醊〕字仓颉码是MWEEE,五笔是SGCC,四角号码是17647,郑码是FDXX。
〔醊〕字的UNICODE是U+918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258,UTF-32:0000918A,UTF-8:E9 86 8A。
〔醊〕字异体字是䄌、餟。
动词
1.祭奠。
hold a memorial ceremony for;
2.酒洒于地表示祭奠。
醊,祭酹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封禅书字作醊。以头醊其墓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何顒传》欲醊棺前,縻不可奔。 —— 宋· 王安石《祭盛侍郎文》
3.连续祭祀。
其下四方地,为醊食群神从者及者北斗云。 —— 《史记》
①祭祀时把酒洒在地上:“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,致奠~以千数。”
②连续祭祀:“八陛,陛五十八~,合四百六十四~。”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74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84頁,第2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73頁,第4字
《唐韻》:陟劣切;《集韻》:株劣切;《正韻》:朱劣切,𡘋音叕。《玉篇》:今作餟,祭酹也。亦作𥟒。《廣韻》:醊,連祭也。《集韻》:酹謂之醊。《史記・封禪書》:其下四方,地爲祿食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餟,謂聮續而祭之。《正義》曰:謂繞壇設諸神祭座,相聮綴也。
古詩〈祠洛水歌〉:洛濱醊禱,色連三光。
又,《廣韻》:陟衞切;《集韻》:株衞切;《正韻》:之瑞切,𡘋音綴 —— 義同。
〔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酉部。
〔醊〕字拼音是zh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酉、叕。
〔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ì] ⑴ 祭祀时把酒洒在地上:“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,致奠~以千数。”⑵ 连续祭祀:“八陛,陛五十八~,合四百六十四~。”
宋 印刷字体 广韵
宋 印刷字体 增韵
宋 传抄 汗简
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
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动
◎祭祀时把酒泼在地上以祭奠。
《后汉书•卷七六•循吏传•王涣传》:“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,致奠醊以千数。”宋•王安石〈祭盛侍郎文〉:“欲醊棺前,縻不可奔。”
1.〈书〉祭祀时将酒泼洒在地上以祭奠。
2.〈书〉连续祭祀。
to pour wine in a libation boire, siroter, faire des libations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