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bā、pá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5画。
〔扒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八”,五行属水。
〔扒〕字仓颉码是QC,五笔是RWY,四角号码是58000,郑码是DOVV,中文电码是2091,区位码是1639。
〔扒〕字的UNICODE是U+625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170,UTF-32:00006252,UTF-8:E6 89 92。
〔扒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201,属常用字。
〔扒〕字异体字是捌、掱。
动词
1.用手或用工具把东西聚拢或散开。
rake up; gather up; rake together;
姐夫,去请你爹进来扒口子饭。 —— 《金瓶梅》
扒草;把枯树叶扒在一起
2.煨烂或用微火炖 。
stew; braise;
扒羊肉;扒鸡
3.从别人身上摸窃财物。
steal;
他送给我一只旧怀表…不知道它是在什么时候给扒手拿走的。 —— 巴金《我的哥哥李尧林》
扒钱包
4.〈方〉∶搔,抓 。
scratch;
扒痒
5.挣[钱]。
earn;
社会在变,舞文弄墨者群也在变,能够在这领域里纵横驰聘的人,有不少已不赞成严肃认真,他们也称写作为“扒分”。就像个体户卖牛仔裤一样。 —— 孙少琪《他在写作》
扒分(挣钱,捞外快)
6.划动 。
row;
扒捍(船名);扒艇(舢板船);扒龙(清末一种装备武器的手划的走私快艇)
7.用同“爬”。爬行 。
crawl;
扒山虎(山行便桥);扒沙(爬行);扒推(亦作“杷推”、“爬推”。眼泪成串下流的样子)
8.另见 bā。
①抓住,把着。~车。~墙头儿。
②刨开,挖。~坑。~堤。
③剥,脱。~皮。~掉伪装。
④拔。勿剪勿~。
⑤拨动。~拉。~开草棵。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00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17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64頁,第9字
《唐韻》:博怪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布怪切,𡘋音拜 —— 拔也。《元包經》:拔屵扒氐。傳曰:轉石伐木也。【註】屵音業;氐,根也。
又,與拜通。王應麟《詩攷》:勿翦勿扒,亦作拜。
又,《唐韻》:博拔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布拔切,𡘋音八 —— 破也。《史記・封禪書》:掊視得鼎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掊,扒也。
又,擊也。
或作捌。
又,《唐韻》:彼列切;《集韻》:筆別切,𡘋讀若分別之別 —— 擘也、剖分也。
〔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ā、pá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八,五行属水。
〔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ā] ⑴ 抓住,把着⑵ 刨开,挖⑶ 剥,脱⑷ 拔⑸ 拨动㈡ [pá] ⑴ 用耙搂,聚拢⑵ 搔,抓⑶ 炖烂,煨烂
宋 印刷字体 广韵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动
1.剥开。
把橘子扒开来吃。
2.扯掉。
扒衣裳。
3.挖开、刨开。
扒土、扒堤。
4.用手攀住东西。
扒著栏杆、你扒住,不然会掉下去。
动
1.掘、挖。
扒土、扒洞、他在地里扒出土豆儿来。
2.拾。
《西游记•第一四回》:“悟空道:『你小时不曾在我面前扒柴?不曾在我脸上挑菜?』”《儒林外史•第三回》:“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,扒粪的,不过是平头百姓。”
3.挠、抓、搔。
扒痒儿。
4.趴伏。
《儒林外史•第五回》:“桌子底下一个猫就扒在他腿上,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。”
5.攀登、爬行。
《三国演义•第九○回》:“洞内孟获宗党,皆弃宫阙,扒山越岭而走。”《老残游记•第一九回》:“有胆子的快来跟三爷碰碰,没胆子的替我四个爪子一齐往外扒!”
6.用慢火将食物煨烂。
扒白菜、扒羊肉。
1.剥开。
扒开橘子。
2.脱掉。
扒衣裳。
3.刨;挖;拆。
扒土、扒堤、扒房。
4.攀住。
扒著栏杆、猴子扒著树枝。
1.用手或工具使东西聚拢或散开。
扒草、将稻谷扒开晒。
2.偷窃。
皮夹被小偷扒走了。
3.搔;抓。
扒痒、扒背。
4.用慢火将食物煨烂的烹调方法。
扒鸡、扒白菜。
5.攀登;爬行。通“爬”。
扒山越岭。
scratch; dig up; crawl; crouch besteigen, erklettern ratisser, cuire à feu lent, saisir, se tenir à, creuser, démolir, écarter, enlever (un vêtement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