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蹉〕字拼音是(cuō),部首是足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蹉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𧾷、差”,五行属金。

〔蹉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差声。本义是失足,跌跤。

〔蹉〕字仓颉码是RMTQM,五笔是KHUA,四角号码是68112,郑码是JIUB,中文电码是6458,区位码是8567

〔蹉〕字的UNICODE是U+8E4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425,UTF-32:00008E49,UTF-8:E8 B9 89。

〔蹉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095

〔蹉〕字异体字是差、𨇏、𩥙


动词

1.形声。从足,差声。本义:失足,跌跤。

2.同本义。

fall;

中坡蹉跎。 —— 《楚辞·王褒·九怀株昭》。注:“失足。”

蹉跌(跌倒;失误)

3.时光白白过去。

waste time;

蹉,蹉跎,失时也。 —— 《说文新附》

4.过 。

pass;

蹉蹉(虚度;失时);蹉西(偏西);蹉跎时日(虚度光阴)

5.踩;踏 。

tread;

蹉踏(踩踏);蹉碎(踏碎)

6.赶,赶路 。

hurry on with one' s journey;

连夜蹉程;又得蹉前五里程。

名词

1.失误;差错 。

mistake;

蹉失(过失;失误);蹉败(失败);蹉过(过错)

2.岔路;小路 。

branch road; path;

旁蹉(小路)


①〔~跎〕a.把时光白耽误过去,如“日月~~”;b.失足。

②〔~跌〕失足摔倒,喻意外的差错或失误。


笔顺: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提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横、竖、横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943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231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1210頁,第27

《唐韻》:七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倉何切,𡘋音磋。《說文》:蹉跎,失時也。【註】徐鉉曰:按經史通作差池,此亦後人所加。詳跎字註。

又,《廣韻》:蹉,跌也。

又,張華〈輕薄篇〉:孟公結重關,賓客不得蹉。【註】蹉,過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叉宜切,音差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

〔蹉〕字拼音是cu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差,五行属

〔蹉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差声。本义是失足,跌跤。

〔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uō] ⑴ 〔~跎〕a.把时光白耽误过去,如“日月~~”;b.失足。⑵ 〔~跌〕失足摔倒,喻意外的差错或失误。

字源字形

蹉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蹉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蹉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蹉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七何切頁碼62頁,第30字續丁孫

𨇏

𨇏蹉跎,失時也。从足𢀩聲。

臣鉉等案:經史通用差池,此亦後人所加。

白话解释

蹉,蹉跎,虚度时光。字形采用“足”作边旁,采用“差”作声旁。

蹉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23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182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147頁
4說文校箋第87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82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284頁,第3字
7說文探原第1192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427頁,第4字
9說文標整第51頁,第3字
10標注說文第88頁,第5字
11說文注箋第655頁,第2字
12說文詁林第2782頁
13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609頁,第3字
14古字釋要第230頁,第7字
15新附通誼第9頁,第7字

国语辞典

1.失时。

《文选•阮籍•咏怀诗一七首之八》:“娱乐未终极,白日忽蹉跎。”

蹉跎。

2.越过。

晋•张华〈轻薄篇〉:“孟公结重关,宾客不得蹉。”唐•许浑〈将度故城湖阻风夜泊永阳戍〉诗:“行尽青溪日已蹉,云容山影水嵯峨。”

3.差误。

汉•扬雄〈并州箴〉:“宗幽罔识,日月爽蹉。”

4.踩、踏。

《儒林外史•第二二回》:“牛浦眼瞪瞪的望著牛玉圃的脸说,不觉一脚蹉了个空,半截身子掉下塘去。”

两岸词典

1.〈书〉踩、踏;失足。

一脚蹉空、蹉跌。

2.〈书〉失误;差误。

蹉失、蹉路。

翻译

error, mistake, slip; failure faire une erreur, manquer, rater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