𪘓


〔𪘓〕字拼音是(cuó),部首是齒部,总笔画是22画

〔𪘓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佐、齒”。

〔𪘓〕字仓颉码是OMYMU,五笔是WDAB,郑码是NGBI

〔𪘓〕字的UNICODE是U+2A61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73587,UTF-32:0002A613,UTF-8:F0 AA 98 93。

〔𪘓〕字异体字是齹、𪘡、𪙄



◎牙齿错生。


笔顺: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76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534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1537頁,第13

《唐韻》:昨何切;《集韻》:才何切,𡘋音醝。《說文》:齒差跌貌。《春秋傳》曰:鄭有子𪘓。○【按】《左傳・昭十六年》作齹。

又,《廣韻》:七何切;《集韻》:倉何切,𡘋音蹉。又,《集韻》:才可切,音㝾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

〔𪘓〕字拼音是cuó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佐、齒

〔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uó] ⑴ 牙齿错生。

字源字形

𪘓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𪘓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𪘓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昨何切頁碼58頁,第27字續丁孫

𪘓

𪘡

𪘓齒差跌皃。从齒佐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鄭有子𪘓。」

臣鉉等曰:《說文》無佐字。此字當从𡯛,傳寫之誤。

承培元引經證例:「𡯛,行不正也,與差跌義合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殘他反頁碼169頁,第7行,第3字述

𪘓齒差跌皃。從齒佐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鄭有子𪘓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昨何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315頁,第2字許惟賢第141頁,第5

𪘓齒差跌皃。

差者,不値也。跌者踢也。齒差跌,謂參差踼跌不平正也。

从齒。佐聲。

鉉曰:佐當是𡯛。傳寫之誤。《說文》無佐字。昨何切。十七部。

《春秋傳》。鄭有子𪘓。

見《左傳》昭十六年。今傳作齹。實一字也。《釋文》曰:齹,《字林》才可士知二反。《說文》作𪘓。云齒差跌也。在河千多二反。是《字林》始有齹。各本《說文》乃以齹篆先𪘓。而別爲音義。誤甚。今刪之。古人名字相應。或以相反爲相應。齹者不齊。故爲嬰齊之字也。

𪘓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14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168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139頁
4說文校箋第80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76頁,第12字
6說文今釋第261頁,第6字
7說文約注第452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112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395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47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81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611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2675頁【補遺】第16387頁【後編】第14621頁
14通訓定聲第1965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70頁【崇文】第677頁
16說文句讀第230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565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220頁,第13字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