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達〕字拼音是(dá),部首是辶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達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辶、𦍒”。
〔達〕字仓颉码是YGTQ,五笔是FUDP86,FUPK98,四角号码是34305,郑码是WBUC。
〔達〕字的UNICODE是U+905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948,UTF-32:00009054,UTF-8:E9 81 94。
〔達〕字异体字是㒓、达、迭、逹、𨔂、𨔬、𨖫、𨘝。
动
1.通。
《吕氏春秋•孟春纪•重己》:“理塞则气不达,味众珍则胃充,胃充则中大鞔。”
直达车、四通八达。
2.到。
《书经•禹贡》:“浮于淮泗、达于河。”唐•杜甫〈月夜忆舍弟〉诗:“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”
3.实现、完成。
目的已达。
4.表现。
词不达意。
5.通晓事理。
《论语•雍也》:“赐也达,于从政乎何有?”
6.告诉。
传达、转达。
形
1.显达、显贵。
《文选•李密•陈情表》:“本图宦达,不矜名节。”
达官贵人。
2.常行不变。
《礼记•三年问》:“夫三年之丧,天下之达丧也。”
达德、达道。
3.豁达、宏达。
达人、达见。
副
◎遍。
《书经•召诰》:“若翼日乙卯,周公朝至于洛,则达观于新邑营。”
名
◎姓。如春秋时齐国有达子,明代有达云。
◎见“达”。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23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62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46頁,第5字
《廣韻》:唐割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陀葛切,𡘋音薘。《玉篇》:通也。《書・堯典》:達四聰。《禮・禮器》:君子之人達。《左傳・昭七年》:其後必有達人。【註】知能通達之人也。
又,通顯也。《孟子》:達不離道。【又】達則兼善天下。
又,薦也、進也。《禮・儒行》:推賢而進達之。《前漢・黃香傳》:在位多所薦達。
又,生也、遂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驛驛其達。【註】苗生出土也。又,〈商頌〉:莫遂莫達。
又,徧也。《書・召誥》:則達觀于新邑營。【註】通達觀之,言周徧也。
又,宜也。《詩・商頌》:受小國是達,受大國是達。【註】言無所不宜也。
又,皆也。《禮・禮器》:君子達亹亹焉。【註】達猶皆也。
又,專決行事曰專達。《周禮・天官・小宰》:大事從其長,小事則專達。
又,以物相將曰達。《周禮・夏官・懷方氏》:達之以旌節。【註】達民以旌節,達貢物以璽節。
又,從入曰達。《書・禹貢》:達于河。
又,夾室也。《禮・內則》:天子之閣,左達五,右達五。【註】達,夾室也,各有五閣,以庋食物也。
又,窻牖也。《禮・明堂位》:刮楹達鄕。【註】每室八窻爲四達,天子之廟飾也。
又,小羊名達。《詩・大雅》:先生如達。【註】羊子易生,無留難也。
又,州名。《字彙補》:梁萬州攺通州,宋攺達州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他達切,音闥。《集韻》:行不相遇也。《正韻》:挑達,往來相見貌。《詩・鄭風》:挑兮達兮。【註】挑,輕儇也;達,放恣也。
《集韻》或作达。
〔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達〕字拼音是dá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𦍒。
〔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á] ⑴ 见“达”。
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
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
楚〔战国〕 简 包山
楚〔战国〕 简 夕阳坡
楚〔战国〕 简 子弹库
楚〔战国〕 简 郭店
楚〔战国〕 简 新蔡葛陵
楚〔战国〕 简 上博
楚〔战国〕 简 九店
秦 简 睡虎地
汉 石经 熹平石经
唐 石经 开成石经
宋 印刷字体 广韵
宋 印刷字体 增韵
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
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卷别卷二下反切徒葛切頁碼第54頁,第7字續丁孫
逹、達
行不相遇也。从辵羍聲。《詩》曰:「挑兮達兮。」
達或从大。或曰迭。
鈕樹玉校錄:「《詩・子衿》:『挑兮達兮。』毛傳:『挑達,往來相見貌。』此云『不相遇』,與傳正相反。竊疑『行不』二字為『往來』之譌,蓋達未有作不遇解者。」
卷别卷四反切騰剌反頁碼第156頁,第5行,第1字述
行不相遇。從辵羍聲。《詩》曰:「恌兮逹兮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56頁,第5行,第2字述
達或從大,或曰迭。
臣鍇按:王褒《洞簫賦》云:「順敘𤰞达。」
卷别卷二下反切徒葛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90頁,第6字許惟賢第130頁,第6字
行不相遇也。
此與《水部》滑,泰字音義皆同。讀如撻。今俗說不相遇尙有此言。乃古言也。讀徒葛切。訓通達者,今言也。
从辵。羍聲。
十五部。
詩曰:挑兮𨔶兮。
《鄭風》文。挑當同《又部》作𠬢。𠬢,滑也。
𨔶或从大。
亦形聲也。
或曰迭。
下脫字字。或曰:此迭字之異體也。《鳥部》隼,一曰鷻字。《䖵部》𧖅,一曰螟字。《彳部》𢕬,一曰此與馺同,是其例也。
朱一「挑兮達兮」,往來也。今俗「挑達」意當作姚(易也)娧。
錢一一往一來曰挑逹,(即《詩》之「挑兮達兮」),亦作佻㒓(?)。其作輕薄解者,當為「姚娧」,姚,易也。通達係雙聲,達非正字,即通字之借也。
周二挑達亦作佻㒓,一往一來之意也。作輕薄解者,當為姚娧,姚,易也。通達雙聲,達非正字,即通之假也。
逹,行路而不相遇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羍”作声旁。《诗经》上有诗句唱道:“往来相见。”“达”,这是“達”的异体字,字形采用“大”作边旁。有的说法认为,“达”即是“迭”。
甲骨文從止、羍聲;金文從辵、羍聲,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;《說文》或體從辵、大聲,「大」當為「羍」之省,仍保留聲符的功能(但不兼義)。字從「止」或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羍」為聲符,有兼義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羍」字本義為「小羊」,似與「達」義無關,不過,從甲骨文來看,「羍」字像治病的石針。甲骨文「達」字用義同「撻」,與石針治病、針砭意義相關,因此「達」從「羍」聲應該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103頁,第19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54頁,第3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129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73頁,第3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67頁,第20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233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413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1029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355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42頁,第16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73頁,第1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558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2522頁【補遺】第16362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607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56頁【崇文】第62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9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126頁,第2字 |
18 | 章授筆記 | 第84頁,第7字 |
19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412頁,第2字 |
20 | 古字釋要 | 第194頁,第5字 |
动
1.通。
《吕氏春秋•孟春纪•重己》:“理塞则气不达,味众珍则胃充,胃充则中大鞔。”
直达车、四通八达。
2.到。
《书经•禹贡》:“浮于淮泗、达于河。”唐•杜甫〈月夜忆舍弟〉诗:“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”
3.实现、完成。
目的已达。
4.表现。
词不达意。
5.通晓事理。
《论语•雍也》:“赐也达,于从政乎何有?”
6.告诉。
传达、转达。
形
1.显达、显贵。
《文选•李密•陈情表》:“本图宦达,不矜名节。”
达官贵人。
2.常行不变。
《礼记•三年问》:“夫三年之丧,天下之达丧也。”
达德、达道。
3.豁达、宏达。
达人、达见。
副
◎遍。
《书经•召诰》:“若翼日乙卯,周公朝至于洛,则达观于新邑营。”
名
◎姓。如春秋时齐国有达子,明代有达云。
形
◎挑达:(1) 往来自由。《广韵•入声•曷韵》:“达,挑达,往来貌。”唐•王维〈赠吴官〉诗:“不如侬家任挑达,草𪨗捞虾富春渚。”(2) 行为轻薄放纵。晋•干宝《搜神记•卷五》:“蒋子文者,广陵人也,嗜酒好色,挑达无度。”也作“佻达”、“佻𠉂”。
1.到达;达到。
抵达、欲速则不达、伤亡已达数十人、不达目的,决不甘休。
2.通晓;明白。
洞达、通权达变、知书达理。
3.心胸开阔,不为世俗观念所束缚。
达观、明达、旷达。
4.显贵;显达。
闻达、达官贵人、飞黄腾达。
5.表达。
传达、下达、词不达意。
6.姓。
arrive at, reach; intelligent erlangen, erreichen (V) atteindre, arriver à, exprimer, communiquer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