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瓽〕字拼音是(dàng),部首是瓦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瓽〕字是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尚、瓦”或“𫩠、瓦”。

〔瓽〕字仓颉码是FBRMN,五笔是IPKN86,IPKY98,四角号码是90717,郑码是KOYS

〔瓽〕字的UNICODE是U+74F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9949,UTF-32:000074FD,UTF-8:E7 93 BD。

〔瓽〕字异体字是𦈹


1.大盆。

《说文解字•瓦部》:“瓽,大盆也。”《广韵•去声•宕韵》:“瓽,大瓮。”

2.以砖砌成的井壁。

《汉书•卷九二•游侠传•陈遵传》:“一旦叀碍,为瓽所𫐙,身提黄泉,骨肉为泥。”


①砌井壁的砖。

②大瓮。

③姓。


笔顺:竖、点、撇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、点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上 部首:瓦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790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749頁,第36

標點整理本: 第702頁,第19
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丁浪切,音譡。《說文》:大盆也。《五音集韻》:大甕。

又,《集韻》:井以甎爲甃者。揚雄〈酒箴〉:一旦叀礙,爲瓽所轠。【註】叀,縣也;瓽,井以甎爲甃也;轠,擊也 —— 言甁忽縣礙不得下,而爲井瓽所擊則破碎也。

又,姓。《姓譜》:後秦姚弋仲將瓽耐虎;唐有瓽金毗;金有瓽懷英,善篆書,自書其姓誤作䣊。

又,《集韻》:底朗切,音黨。《博雅》:瓽,㽉也。

又,通作党。《吳越春秋》:甘密百党。【註】當作瓽。

注解

〔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瓦部

〔瓽〕字拼音是dàng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𫩠、瓦

〔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àng] ⑴ 砌井壁的砖。⑵ 大瓮。⑶ 姓。

字源字形

瓽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瓽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瓽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瓽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丁浪切頁碼426頁,第18字續丁孫

瓽大盆也。从瓦尙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晏亢反頁碼1017頁,第5行,第1字述

瓽大盆也。從瓦尚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丁浪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552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08頁,第8

瓽大盆也。

盆者,盎也。瓽其大者也。《漢書》楊雄《酒箴》曰:爲瓽所轠。

从瓦。尙聲。

丁浪切。十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今作鐺。

今作鐺。

大盆也。今俗作鐺,非。(盆及鍋皆可曰瓽)

今俗作鐺。凡盆類皆可云鐺,不必限大盆也。

瓽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44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1081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808頁
4說文校箋第564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506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1869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14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28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0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36頁,第13字
11標注說文第541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4454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2479頁【補遺】第17886頁
14通訓定聲第3557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110頁【崇文】第4437頁
16說文句讀第1840頁
17章授筆記第534頁,第3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042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183頁,第4字

国语辞典

1.大盆。

《说文解字•瓦部》:“瓽,大盆也。”《广韵•去声•宕韵》:“瓽,大瓮。”

2.以砖砌成的井壁。

《汉书•卷九二•游侠传•陈遵传》:“一旦叀碍,为瓽所𫐙,身提黄泉,骨肉为泥。”

◎(一)之又音。

两岸词典

1.〈书〉大盆。

2.〈书〉用砖砌的井壁。

3.姓。

翻译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