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韛〕字拼音是(bài),部首是韋部,总笔画是19画。
〔韛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韋、𤰇”。
〔韛〕字仓颉码是DQTHB,五笔是NHKE86,NKGE98,四角号码是44527,郑码是XJML,区位码是7658。
〔韛〕字的UNICODE是U+97D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875,UTF-32:000097DB,UTF-8:E9 9F 9B。
〔韛〕字异体字是㰆、箙、鞴、韛、𢴾、𣠻、𣡖、𩋂、𩎻、𩏃、𩏄、𩏕、𩏦、𪖞。
名词
◎古代的皮制鼓风囊。俗称“风箱”。
bellows;
为炉灶,使人隔墙鼓韛,盖不欲人觇其启闭也。 ——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风韛,韛拐子。
◎古代用来鼓风吹火的皮囊:“敌人有伏地道内者,便下柴火,以皮~吹之。”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35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94頁,第4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88頁,第4字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步拜切,音憊。《玉篇》:韋囊,可以吹火令熾。亦作𣠻,《廣韻》或作𣡖,《集韻》或作𩎻、㰆。
又,《集韻》:房六切,音伏 —— 本作箙。詳竹部箙字註。
〔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韋部。
〔韛〕字拼音是b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韋、𤰇。
〔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ài] ⑴ 古代用来鼓风吹火的皮囊:“敌人有伏地道内者,便下柴火,以皮~吹之。”
宋 印刷字体 增韵
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