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䏲〕字拼音是(dié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䏲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弟”或“⺼、弟”。

〔䏲〕字仓颉码是BCNH,五笔是EUXT,四角号码是78227,郑码是QUYZ

〔䏲〕字的UNICODE是U+43F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7394,UTF-32:000043F2,UTF-8:E4 8F B2。

〔䏲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213



◎同“胅”。《集韻•屑韻》:“胅,《説文》:‘骨差也。’一曰腫也。一曰連脽肉。古从弟。”


笔顺: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54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983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949頁,第20

《集韻》:徒結切,音耊 —— 骨差也。一曰腫也,一曰連脽肉。或从骨。

又,《集韻》:天黎切,音悌 —— 䐔䏲,鼻不正。

注解

〔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䏲〕字拼音是d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弟

〔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ié] ⑴ 同“胅”。《集韻•屑韻》:“胅,《説文》:‘骨差也。’一曰腫也。一曰連脽肉。古从弟。” [tī] ⑴ 〔䐔䏲〕薄。《可洪音義》卷五《妙法蓮華經》第六卷音義:“䐔䏲,上卑典反,下他兮反。薄皃也。正作匾㔸。”⑵ 化合物的一类,指锑化氢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烃基取代的一类有机化合物。䏲带多具有毒性,不具碱性,不溶于水。

字源字形

䏲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(same as 胅) protruded bones, swelling, a crooked nose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