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裻〕字拼音是(dú),部首是衣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裻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叔、衣”。

〔裻〕字仓颉码是YEYHV,五笔是HICE,四角号码是27732,郑码是IDSR

〔裻〕字的UNICODE是U+88F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067,UTF-32:000088FB,UTF-8:E8 A3 BB。

〔裻〕字异体字是𧚛、𧝴



◎衣背缝:“王梦衣偏~之衣,乘飞龙上天,不至而坠。”


笔顺:竖、横、横、竖钩、撇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捺、点、横、撇、竖提、撇、捺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81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119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1094頁,第31

《唐韻》:冬毒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都毒切,𡘋音篤 —— 衣背縫也。《禮・深衣》:負繩及踝。【註】踝謂裻,與後幅相當之縫。

又,偏衣。〈晉語〉:使申生伐東山,衣偏裻之衣。【註】裻在中,左右異,故曰偏。《史記・佞幸傳》:顧見其裻。【註】裻,衫襦之橫者。左思〈魏都賦〉:襲偏裻以䜋列。

又,《廣韻》:先篤切,音洬 —— 新衣聲也。

或作𧝴,亦作𧛔𧞶。

注解

〔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裻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叔、衣

〔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ú] ⑴ 衣背缝:“王梦衣偏~之衣,乘飞龙上天,不至而坠。”

字源字形

裻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裻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裻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裻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裻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冬毒切頁碼272頁,第22字續丁孫

𧚛

裻新衣聲。一曰背縫。从衣叔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六反切得酷反頁碼699頁,第3行,第1字述

裻新衣聲。一曰背縫。從衣叔聲。

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及《國語》曰:「衣之偏裻。」《史記・佞幸傳》亦云,作督假借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先鵠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1572頁,第4字許惟賢第689頁,第2

裻新衣聲。

此當依《玉篇》先鵠切。《子虚賦》。翕呷萃蔡。張揖曰:萃蔡,衣聲也。萃蔡讀如碎𥻦二音。裻亦雙聲字。

一曰背縫。

此則冬毒切。與上𧛔義同。《深衣》。負繩及踝。注云:謂裻與後幅相堂之縫也。按後幅當是裳幅之誤。衣與裳正中之縫相接也。《晉語》。衣之偏裻。韋曰:裻在中。左右異故曰偏。引伸爲凡中之偁。《匠人》。堂涂十有二分。注曰:分其裻旁之修。以一分爲峻也。今本作督。《五經文字》引作裻。古多假督爲裻。

从衣。叔聲。

三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裻,衣之背縫也;督,背中脉也。引申為中。《莊子》「緣督以為經」,督乃裻之借。

裻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37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686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522頁
4說文校箋第350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330頁,第17字
6說文今釋第1194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041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4185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763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213頁,第9字
11標注說文第341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2832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8410頁【補遺】第17259頁
14通訓定聲第1140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721頁【崇文】第2881頁
16說文句讀第1123頁
17章授筆記第352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589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801頁,第10字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