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韣〕字拼音是(dú),部首是韋部,总笔画是22画

〔韣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韋、蜀”。

〔韣〕字仓颉码是DQWLI,五笔是NHKJ86,NKGJ98,四角号码是46527,郑码是XJRI

〔韣〕字的UNICODE是U+97E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883,UTF-32:000097E3,UTF-8:E9 9F A3。

〔韣〕字异体字是䪅、韥



①弓袋:“带以弓~。”

②束缚。


笔顺:横折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折、竖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横折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37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395頁,第23

標點整理本: 第1388頁,第27
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谷切;《正韻》:杜谷切,𡘋音讀。《玉篇》:弓衣也,韜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帶以弓䪅。〈少儀〉:弓則以左手屈韣執拊。《儀禮・覲禮》:乗墨車,載龍旂弧䪅。【註】弓衣曰䪅。又,《禮・明堂位》:載弧韣。【註】弧,旌旗,其衣曰韣。

又,《唐韻》:之欲切;《集韻》:朱欲切,𡘋音燭。又,《廣韻》:尺玉切;《集韻》:樞玉切,𡘋音觸。又,《廣韻》:市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殊玉切,𡘋音蜀 —— 義𡘋同。

《集韻》或作䪅。

注解

〔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韋部

〔韣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韋、蜀

〔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ú] ⑴ 弓袋:“带以弓~。”⑵ 束缚。

字源字形

韣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韣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韣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韣(传抄·宋·汗简) 宋 传抄 汗简

韣(传抄·宋·古文四声韵)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

韣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韣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下反切之欲切頁碼175頁,第10字續丁孫

韣弓衣也。从韋蜀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專玉反頁碼435頁,第2行,第2字述

韣弓衣也。從韋蜀聲。

臣鍇按:《禮・月令》曰:「帶以弓韣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下反切之欲切古音第三部頁碼940頁,第2字許惟賢第415頁,第2

韣弓衣也。

《月令》。帶以弓韣。高誘曰:韣,弓韜也。按《革部》韇下曰:弓矢韇也。韇葢又在韣之外。容以木爲之。飾以皮耳。故服注左云:冰,櫝丸葢也。如劒衣在劒櫝之內。

从韋。蜀聲。

之欲切。三部。

韣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48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447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350頁
4說文校箋第220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218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764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334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94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117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37頁,第10字
11標注說文第219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1757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5660頁【補遺】第16835頁
14通訓定聲第1505頁,第6字
15說文義證第457頁【崇文】第1825頁
16說文句讀第689頁
17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704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552頁,第6字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bow-bag caisse d'arc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