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垜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duǒ、duò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垜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朶”。
〔垜〕字仓颉码是GNSD,五笔是FESY86,FBSY98,四角号码是47194,郑码是BYMF。
〔垜〕字的UNICODE是U+579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428,UTF-32:0000579C,UTF-8:E5 9E 9C。
◎同“垛”。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3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28頁,第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60頁,第9字
《字彙》同上(同「垛」)。
〔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垜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uǒ、d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朶。
〔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uǒ] ⑴ 同“垛”。㈡ [duò] ⑴ 同“垛”。
宋 印刷字体 增韵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丁果切頁碼第453頁,第32字續丁孫
垜
堂塾也。从土朵聲。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兜果反頁碼第1066頁,第3行,第1字述
堂塾也。從土朵聲。
臣鍇曰:「謂堂前兩階耑也。」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丁果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741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91頁,第6字
門堂孰也。
門字孰字今補正。《攷工記》。門堂三之二。室三之一。鄭曰:門堂,門側之堂也。釋宫曰:門側之堂謂之塾。孫炎,郭樸皆曰:夾門堂也。堂無塾。門堂乃有塾。刪去門字,於制不可通矣。孰,《經典》皆作塾。以孰加土,猶以孰加火耳。謂之孰者,《白虎通》云:所以必有塾何。欲以飾門因取其名。明臣下當見於君。必孰思其事。是知其字。古作孰而已。後乃加之土也。謂之垛者何也。朵者,木下垂。門堂伸出於門之前後。略取其意。後代有朵殿。今俗謂門㒳邊伸出小牆曰垛頭。其遺語也。孰之制。於正堂之脩廣得三之二。其室於正堂之脩廣得三之一。北向堂者爲孰。得堂脩廣三之一。南向者亦爲孰。亦得堂脩廣三之一。故曰門堂三之二也。室三之一者,北向南向㒳孰之中共一室。室得堂脩廣亦三之一。與門之脩廣等。《顧命》曰:先路在左塾之前。次路在右塾之前。此謂北面之孰也。《士虞禮》。匕俎在西塾之西。《絲衣》。自堂徂基。《毛傳》云:基,門塾之基。此皆謂南面之孰也。《士冠禮》。筮與席所卦者具饌於西塾。此南面之塾也。擯者玄端負東塾。此北面之塾也。《尙書大傳》曰:上老平明坐於右塾。庶老坐於左塾。餘子畢出然後歸。夕亦如之。葢謂北面之塾也。《食貨志》。春將出民。里胥平旦坐於右塾。鄰長坐於左塾。葢謂南面之塾也。凡孰之可攷者如此。孰字依《白虎通》及崔豹《古今注》則正作孰,俗作塾皆可。近儒或曰當作𡓑(𡔋)。𡓑(𡔋)之音義皆與孰迥隔。若《後漢書・劉縯傳》。畫伯升像於塾。旦起射之。東觀記,賡《漢書》並作𡓑。此乃所傳之異。不得云𡓑(𡔋)卽塾字也。畫伯升於門牆之山頭而射之,故曰畫於塾。山頭者,俗語牆之冣高處也。據李賢引《字林》曰:塾,門側堂也。是知漢後多用塾字。此《說文》、《字林》之分古今也。
从土。朵聲。
丁果切。十七部。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898頁,第11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156頁,第2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861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602頁,第12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538頁,第1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995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341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6692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862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8頁,第22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78頁,第11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768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202頁【補遺】第17986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41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94頁【崇文】第477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73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565頁,第5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222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48頁,第8字 |
heap; buttress; battlements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