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纺〕字拼音是(fǎng),部首是纟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纺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纟、方”,五行属水。

〔纺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糸( mì ),方声。本义是将丝麻纤维制成纱或线。

〔纺〕字仓颉码是VMYHS,五笔是XYN86,XYT98,四角号码是20127,郑码是ZSY,中文电码是4791,区位码是2336

〔纺〕字的UNICODE是U+7EB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442,UTF-32:00007EBA,UTF-8:E7 BA BA。

〔纺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0940,属常用字

〔纺〕字异体字是


动词

1.形声。从糸( mì ),方声。本义:将丝麻纤维制成纱或线。

2.同本义。

spin;

纺,网丝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纺焉以度而去之。 —— 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村南有夫妇守贫者,织纺井臼,佐读勤苦。 —— 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
纺绩(纺纱与绩麻);纺手(指纺纱、纺线的人);纺缉(纺丝和缉麻)

3.通“绷”。捆绑,悬挂;束缚。

hang;

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。 —— 《国语·晋语》。 韦昭注:“纺,悬也。”

名词

1.绸属;素纱 thin silk cloth; reeled pongee。古指素色纱绢。

宾裼,迎大夫,贿用束纺。 —— 《仪礼·聘礼》

2.又指平纹丝绸织物。

纺绸(丝织品名。质地柔软轻薄)


①把丝棉、麻、毛等做成纱。~纱。~线。~织。毛~。混~。~车。

②一种比绸子稀而轻薄的丝织品。~绸(简称“纺”)。杭~。


笔顺:撇折、撇折、提、点、横、横折钩、撇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97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918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880頁,第15

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妃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撫兩切,𡘋音仿。《說文》:網絲也。《廣韻》:績紡。《急就篇》〔註〕:謂紡切麻絲之屬爲纑縷也。《儀禮・聘禮》:賄用吏紡。【註】紡,紡絲爲之,今之縛也。《左傳・昭十九年》:託于紀鄣,紡焉〔《左傳・昭十九年》「紡焉」下有「以度而去之」五字〕【疏】紡,謂紡麻作纑也。

又,〈晉語〉:獻子執而紡于庭之槐。【註】紡,縣也。
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22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2頁,第33

《儀禮・聘禮》賄用吏紡。

謹照原文吏紡改束紡。

注解

〔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紡〕字拼音是fǎ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方

〔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ǎng] ⑴ 见“纺”。

字源字形

纺(简·楚〔战国〕·天星观) 楚〔战国〕 简 天星观

纺(简·楚〔战国〕·望山) 楚〔战国〕 简 望山

纺(简·楚〔战国〕·) 楚〔战国〕 简

纺(简·楚〔战国〕·曾侯乙墓) 楚〔战国〕 简 曾侯乙墓

纺(简·楚〔战国〕·郭店) 楚〔战国〕 简 郭店

纺(简·楚〔战国〕·新蔡葛陵) 楚〔战国〕 简 新蔡葛陵

纺(简·秦·睡虎地) 秦 简 睡虎地

纺(简·秦·岳麓书院) 秦 简 岳麓书院

纺(石经·唐·开成石经) 唐 石经 开成石经

纺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纺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纺(传抄·宋·汗简) 宋 传抄 汗简

纺(传抄·宋·古文四声韵)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

纺(传抄·宋·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) 宋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

纺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纺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纺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妃兩切頁碼432頁,第21字續丁孫

紡網絲也。从糸方聲。

段玉裁改為「紡,紡絲也」。注:「紡,各本作網,不可通。唐本作拗,尤誤。今定為紡絲也,三字句,乃今人常語耳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妃兩切頁碼1027頁,第4行,第2字述

紡網絲也。從糸方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妃㒳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579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22頁,第6

紡紡絲也。

紡各本作網。不可通。唐本作拗。尤誤。今定爲紡絲也三字句。乃今人常語耳。凡不必以他字爲訓者,其例如此。絲之紡,猶布縷之績緝也。《左傳》。莒婦人紡焉以度而去之。葢緝布縷爲繩,亦用紡名也。《晉語》。執而紡於廷之槐。亦謂以紡縷繩縛之也。《聘禮》。賓裼迎大夫。賄用束紡。鄭曰:紡,紡絲爲之。今之縳也。縳見下文。白鮮支也。據此,是紡絲專用作絹也。

从糸。方聲。

妃㒳切。十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「網絲」以絲縷縱橫相系。《晉語》「執而紡于庭之[槐]」,[紡]與縛陽唐與魚模對轉。曹操曰:「方馬埋輪」,方即縛,乃紡之借[一]。又别義為网絲。

引申為以絲縛之,即「執而妨于庭之槐」之紡。[一]《孫子•九地》:「方馬埋輪」,曹操注:「方,縛馬也。」

白话解释

纺,将麻绺扯成丝线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“方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左從「糸」,右從「方」。篆文從糸、方聲。從「糸」,指絲縷;「方」表示音讀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紡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54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1094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817頁
4說文校箋第569頁,第19字
5說文考正第512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1888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17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34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25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40頁,第10字
11標注說文第546頁,第14字
12說文注箋第450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2583頁【補遺】第17898頁
14通訓定聲第3669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120頁【崇文】第4477頁
16說文句讀第1861頁
17章授筆記第540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149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197頁,第4字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spin, reel, weave; reeled pongee spinnen (V) filer, tordre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