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póu、pōu、fū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捊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孚”。

〔捊〕字仓颉码是QBND,五笔是REBG,四角号码是52047,郑码是DPYA

〔捊〕字的UNICODE是U+634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418,UTF-32:0000634A,UTF-8:E6 8D 8A。

〔捊〕字异体字是㩠、抙、抱


◎引聚、聚集。《诗经•大雅•绵》“捄之陾陾,度之薨薨”句下汉•郑玄•笺:“捄,捊也。”

唐•孔颖达•正义:“《说文》云:『捊,引取也。』故以捄为捊,言捊取壤土。”


◎引取;聚集。《説文•手部》:“捊,引取也。”《李陵變文》:“何得蚊蚋拒於長風,螻蟻捊於大樹。”


笔顺:横、竖钩、提、撇、点、点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竖钩、横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36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433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380頁,第10

古文: 㩠

《唐韻》:步侯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蒲侯切,𡘋音裒。《說文》:引取也。《禮・禮運》:人情以爲田。【註】田,人所捊治也。【疏】謂以手捊聚,卽耕種耘鋤也。

又,《唐韻》:薄交切;《集韻》:蒲交切,𡘋音庖 —— 與掊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房尤切,音浮。又,方鳩切,讀若可否之否平聲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芳無切,音敷 —— 擊也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普溝切,剖平聲 —— 掬也。〈禮運〉註:又音。

《說文》:捊,或从包,作抱。《集韻》或作抔。互詳抔抱二字註。

注解

〔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póu、pōu、f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孚

〔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óu] ⑴ 引取;聚集。《説文•手部》:“捊,引取也。”《李陵變文》:“何得蚊蚋拒於長風,螻蟻捊於大樹。” [pōu] ⑴ 以手捧物。《集韻•矦韻》:“捊,掬也。” [fū] ⑴ 击。《集韻•虞韻》:“捊,擊也。”

字源字形

捊(甲骨文·商·宾组) 商 甲骨文 宾组

捊(甲骨文·商·无名组) 商 甲骨文 无名组

捊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捊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捊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捊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步侯切、薄報切頁碼402頁,第36字續丁孫

捊引取也。从手孚聲。

抱

抱捊或从包。

臣鉉等曰:今作薄報切,以爲褱袌字,非是。

段玉裁注:「古音孚聲、包聲同在三部,後人用『抱』為『褱袌』字,盖古今字之不同如此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步侯反頁碼966頁,第7行,第1字述

抱引取也。從手孚聲。《詩》曰:「原隰捊矣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966頁,第7行,第2字述

捊或從包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步侯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398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42頁,第4

抱引埾也。

埾各本作取。今正。〈詩〉《釋文》作埾。今本譌爲取土二字。非也。埾義同聚。引埾者,引使聚也。《玉篇》正作引聚也。《大雅》。捄之陑陑。傳曰:捄,虆也。陑陑,眔也。箋云:捄,捊也。度,投也。築牆者捊聚壤土。盛之以虆。而投諸版中。此引聚之《正義》。箋與傳互相足。賓筵之仇,鄭讀爲𣂏。此捄,鄭釋爲捊。皆於其音之相近得其義也。《常棣》。原隰裒矣。傳云:裒,聚也。此重聚不重引,故不言引但言聚也。裒者,捊之俗。易。君子以裒多益寡。鄭,荀,董,蜀才作捊。云取也。此重引,故但言取也。

从手。孚聲。

步侯切。三部。

詩曰:原隰捊矣。

六字小徐本有。《玉篇》引亦有。

捊或从包。

古音孚聲包聲同在三部。後人用抱爲褱袌字。葢古今字之不同如此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與掊訓杷同。段改為「引埾也」,誤,當作「引取」。

與掊聲誼近,「引取」與「引埾」義同。此在幽部,彼在侯(?)部。

或作抱。懷抱=袌。捊本「引取也」,引申為「埾」之義。段氏改為「引埾也」,非。○捊與掊訓把同(?)。

捊【賠】,引取也,引申為埾之義。

捊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95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1015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763頁
4說文校箋第529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476頁,第20字
6說文今釋第1751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2958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592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44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16頁,第19字
11標注說文第507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4204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1802頁【補遺】第17800頁
14通訓定聲第1089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048頁【崇文】第4189頁
16說文句讀第1724頁
17章授筆記第495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649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113頁,第14字

国语辞典

◎引聚、聚集。《诗经•大雅•绵》“捄之陾陾,度之薨薨”句下汉•郑玄•笺:“捄,捊也。”

唐•孔颖达•正义:“《说文》云:『捊,引取也。』故以捄为捊,言捊取壤土。”

两岸词典

◎〈书〉聚集。

蝼蚁捊于大树(《敦煌变文集‧李陵变文》)。

翻译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