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盍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hé、gài),部首是皿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盍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去、皿”,五行属水。

〔盍〕字仓颉码是GIBT,五笔是FCLF,四角号码是40102,郑码是BZLK,中文电码是4137,区位码是7833

〔盍〕字的UNICODE是U+76C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413,UTF-32:000076CD,UTF-8:E7 9B 8D。

〔盍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426

〔盍〕字异体字是盇、蓋、𥁋、𥂊


动词

◎通“闔”。本义:覆盖) 合 gather 盍簪喧枥马,列炬散林鸦。——杜甫《杜位宅守岁》 又

盍簪(友人聚会;朋友);盍朋簪(朋友聚会);盍彻(施行仁政。

副词

1.何不(盍是「何不」的合音)。

why not;

盍,何不也。 —— 《玉篇》盍请济师于王? —— 《左传·桓公十一年》子盍从众? —— 《左传·成公六年》子盍诘盗? ——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盍杀我? —— 《国语·晋语一》盍反其本。 ——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祭酒计甚善,王盍用之? —— 《新唐书》盍驰往油画院。 —— 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2.为何;什么;怎么。

why;

盍不为行? —— 《庄子·盗跖》基本解释

盍如(何如)


①何不,表示反问或疑问:“~各言尔志?”

②何故,为何:“~不出从乎?君将有行”。

③同“闔”。合,聚合。~簪(“勿疑朋~~。”意思是待人不疑心,朋友就会聚合而疾来)。


笔顺:横、竖、横、撇折、点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皿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99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794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750頁,第22

《唐韻》:胡臘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轄臘切;《正韻》:胡閤切 —— 𡘋與盇同。《說文》:覆也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合也。《易・豫卦》:朋盍簪。【疏】羣朋合聚而疾求也。

又,何不也。《左傳・桓十一年》:盍請濟師於王。《論語》:盍各言爾志。

又,《魏略・西域傳》:氐人分𥨥山谷閒,其種非一,自相號曰盍稚。

又,姓。宋盍著,嘉𧙗七年,以殿中丞知常熟縣事。

又,《韻會》或作蓋。《詩・小雅》:蓋云歸處。《孟子》:則蓋反其本矣。

又,《集韻》:丘葛切,音渴 —— 盍旦,鳥名。《禮・坊記》:《詩》云:相彼盍旦,尚猶患之。【註】夜鳴求旦之鳥。《集韻》與䳚、曷、鶡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丘蓋切,音嘅 —— 義同。

《字彙補》:別作𥂊,非。

卷目:考證・午集中 部首:皿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66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9頁,第41

《易・豫卦》朋盍簪。《疏》羣朋合聚而疾求也。

謹照原文求改來。

注解

〔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皿部

〔盍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é、gà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去、皿,五行属

〔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é] ⑴ 何不,表示反问或疑问:“~各言尔志?”⑵ 何故,为何:“~不出从乎?君将有行”。⑶ 同“闔”。合,聚合 [gài] ⑴ 同“蓋”。

字源字形

盍(玉书·春秋·侯马盟书)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

盍(简·楚〔战国〕·望山) 楚〔战国〕 简 望山

盍(简·楚〔战国〕·九店) 楚〔战国〕 简 九店

盍(简·楚〔战国〕·信阳) 楚〔战国〕 简 信阳

盍(简·楚〔战国〕·包山) 楚〔战国〕 简 包山

盍(简·楚〔战国〕·仰天湖) 楚〔战国〕 简 仰天湖

盍(简·秦·睡虎地) 秦 简 睡虎地

盍(简·秦·岳麓书院) 秦 简 岳麓书院

盍(石经·唐·开成石经) 唐 石经 开成石经

盍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盍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盍(传抄·宋·古文四声韵)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

盍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盍(传抄·宋·汗简) 宋 传抄 汗简

盍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盍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胡臘切頁碼159頁,第7字續丁孫

𥁋、盇、盍

盍覆也。从血、大。

臣鉉等曰:大,象蓋覆之形。

段玉裁注:「盇,其形隸變作盍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今隸作盍。」

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上象器蓋,下象器體。後來可能是因為『去』字有兩種字形,『器蓋』義的『去』和『張口』義的『去』字形相近,而且寫法趨於合流,於是『器蓋』的『去』字再加義符『皿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侯臘反頁碼402頁,第4行,第1字述

盍覆也。從血大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胡臘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856頁,第1字許惟賢第379頁,第2

盍覆也。

皿中有血而上覆之。覆必大於下。故从大。《艸部》之葢从盇會意。訓苫,覆之引伸耳。今則葢行而盇廢矣。曷,何也。凡言何不者,急言之亦曰何。是以《釋言》云曷,盇也。鄭注《論語》云:盇,何不也。盇古音在十五部。故爲曷之假借。又爲葢之諧聲。今入七八部。爲閉口音。非古也。

从血。大聲。

此以形聲包會意。大徐刪聲。非也。今胡臘切。其形𣜩變作盍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奄。从大,血,一,其中物也,不當从大、血。奄亦蓋也,从大。

大徐不从大聲,是也。引申為葢,葢者,今傘葢也。

覆也。當是从血,一,其中物也。奄亦蓋也,亦从大。

盍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16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414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322頁
4說文校箋第205頁,第13字
5說文考正第198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704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1234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79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033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26頁,第16字
11標注說文第204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1628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5262頁【補遺】第16776頁
14通訓定聲第585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420頁【崇文】第1677頁
16說文句讀第628頁
17說文新證第422頁,第2字
18章授筆記第212頁,第8字
19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243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508頁,第9字

国语辞典

1.何、为何,表示疑问。

《管子•戒》:“中妇诸子谓宫人盍不出从乎?君将有行。”宋•苏轼〈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〉诗:“花开酒美盍言归?来看南山冷翠微。”

2.何不,表示反问。

《论语•公冶长》:“盍各言尔志?”《新唐书•卷八五•窦建德传》:“祭酒计甚善,王盍用之?”

◎姓。如汉代有盍延。

两岸词典

1.〈书〉用于动词前面,表示反问或疑问,相当于“何不”。

盍各言尔志(《论语‧公冶长》)?。

2.姓。

翻译

what? why not? pourquoi pas, quoi ?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