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gé、tà、sǎ),部首是革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鞈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革、合”。
〔鞈〕字仓颉码是TJOMR,五笔是AFWK,四角号码是48561,郑码是EEAJ。
〔鞈〕字的UNICODE是U+978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792,UTF-32:00009788,UTF-8:E9 9E 88。
〔鞈〕字异体字是䩡、靸、𩊆。
①古代用皮革制的扩胸甲:“轻罪入以兰盾、~革、二戟。”
②坚硬:“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,~如金石。”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革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17頁,第1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87頁,第1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78頁,第20字
《唐韻》:古洽切;《集韻》:訖洽切,𡘋音夾。《說文》:防汗也。《玉篇》:橐也,以防捍也。《荀子・議兵篇》:鞈如金石。【註】鞈,堅貌。
又,《管子・中匡篇》:輕罪入蘭、盾、鞈革、三戟。【註】蘭卽蘭錡,兵架也;鞈革,重革當心著之,所以禦兵。
又,《廣韻》:古沓切;《集韻》:葛合切,𡘋音閤 —— 義同。《集韻》或作䩡。
又,《集韻》:悉合切,音趿 —— 與靸同。
又,䶀,古作鞈。註詳鼓部六畫。或作鞜。
又,託合切,音錔 —— 本作鞳,或作𩌐、䶀、闒。詳後鞳字註。
〔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。
〔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é、tà、sǎ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合。
〔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é] ⑴ 古代用皮革制的扩胸甲:“轻罪入以兰盾、~革、二戟。”⑵ 坚硬:“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,~如金石。”㈡ [tà] ⑴ 古同“䶀”:“金鼓迭起,铿鎗闛~。”㈢ [sǎ] ⑴ 古同“靸”。
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
宋 印刷字体 广韵
宋 印刷字体 增韵
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洽切頁碼第85頁,第5字續丁孫
防汗也。从革合聲。
卷别卷五反切苟搯反頁碼第234頁,第6行,第2字述
防汗也。從革合聲。
臣鍇曰:「猶今胡人扞腰也。」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洽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437頁,第3字許惟賢第197頁,第9字
防汗也。
此當作所以防捍也。轉寫奪誤。《巾部》曰:幩,馬纏鑣扇汗也。與此無涉。篇,韵皆曰防捍。是相傳古本捍亦作扞。故譌汗。《荀卿》曰:犀兕鮫革。鞈如金石。《管子》。輕罪人蘭盾鞈革二戟。注曰:鞈革,重革。當心箸之。可以禦矢。鼂錯曰: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。孟康曰:革笥,以皮作如鎧者被之。木薦,以木版作如楯。一曰革笥若楯。木薦之以當人心也。此皆防捍之說。鍇曰:今胡人扞𦝫也。知鍇本故作扞。
从革。合聲。
當云从革合,合亦聲。古洽切。七部。按《𡔷部》鞈,古文䶀。而此作小篆。訓防扞。與上文鞌䩸䩞,下文勒皆爲馬具者不相貫。鍇本篆體作鞈。獨從古文革。則恐好事者增之。仍从《𡔷部》偏旁耳。
朱一當胸之甲。
錢一防汗也,汗即扞字;當胸之甲。
周二當胸之甲。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169頁,第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238頁,第7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188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15頁,第16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09頁,第10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387頁,第6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667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1548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567頁,第6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69頁,第5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15頁,第17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853頁,第3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3335頁【補遺】第16493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435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237頁【崇文】第94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332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126頁,第7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281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294頁,第12字 |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