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𦣍〕字拼音是(gēng),部首是⺼部,总笔画是23画。
〔𦣍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羹”或“⺼、羹”。
〔𦣍〕字仓颉码是BTGK,五笔是EUGD,郑码是QUUG。
〔𦣍〕字的UNICODE是U+268C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7901,UTF-32:000268CD,UTF-8:F0 A6 A3 8D。
〔𦣍〕字异体字是羹。
◎同“羹”。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羊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78頁,第1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54頁,第2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18頁,第39字
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古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居行切,𡘋音庚。《說文》作,五味和羹也。小篆从羔、从美。《爾雅・釋器》:肉謂之羹。【註】肉臛也。【疏】肉之所作臛名羹。《書・說命》:若作和羹,爾惟鹽梅。【傳】鹽鹹梅醋,羹須鹹、醋以和之。《禮・樂記》:大羹不和。【註】大羹,肉湇,不調以鹽菜。
又,《雲仙雜記》:史鳳,宣城妓也,待客有差等,最下者不相見,以閉門羹待之。
又,《集韻》:何庚切,音行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:盧當切,音郎。《韻補》:《左氏傳》陳蔡不羹。《釋文》:音郎。《正義》曰:古者羹臛之字亦爲郎,故〈魯頌〉、《楚辭》、《急就章》與楊、房、漿爲韻。近世獨以爲地名。宋玉〈招䰟〉:肥牛之腱臑若芳,和酸若苦陳吳羹㊟〔宋玉〈招䰟〉句末有「些」字〕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、小篆俱作羹。《正字通》止收羮不收羹,則从俗字,而反失正字矣。今增入。
〔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羊部。
〔羹〕字拼音是gē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羔、美,五行属水。
〔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ēng] ⑴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、冻状食物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