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骾〕字拼音是(gěng),部首是骨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骾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骨、更”。

〔骾〕字仓颉码是BBMLK,五笔是MEGQ86,MEGR98,四角号码是71246,郑码是LWKO

〔骾〕字的UNICODE是U+9AB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614,UTF-32:00009ABE,UTF-8:E9 AA BE。

〔骾〕字异体字是𩩹


◎骨头卡在喉咙里。

《说文解字•骨部》:“骾,食骨留咽中也。”

如骾在喉。

◎耿直。

《汉书•卷六○•杜周传》:“王氏世权日久,朝无骨骾之臣。”明•陆采《怀香记•第一四出》:“明为军机,岂容暂停。既承君命,若抗辞推避非忠骾。”


◎同“鲠”。


笔顺:竖、横折、横折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67頁,第18

同文書局本: 第1449頁,第29

標點整理本: 第1445頁,第1
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古杏切,音梗。《說文》:食骨留咽中也。【註】徐鍇曰:古有骨骾之臣,遇事敢刺骾,不從俗也。《晉書・崔洪傳》:骨骾不同於物。《集韻》:通作鯁。

注解

〔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骨部

〔骾〕字拼音是gě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骨、更

〔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ěng] ⑴ 同“鲠”。

字源字形

骾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骾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骾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骾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杏切頁碼129頁,第6字續丁孫

𩩹

𩩹食骨畱咽中也。从骨㪅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根杏反頁碼332頁,第5行,第2字述

𩩹食骨畱咽中也。從骨更聲。

臣鍇曰:「古有骨骾之臣,遇事敢刺,骾不從俗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杏切古音第十部頁碼662頁,第3字許惟賢第296頁,第1

𩩹食骨畱咽中也。

《晉語》。⺊籒曰:狹以銜骨。韋曰:骨所以鯁刺人也。忠言逆耳。如食骨在喉。故云骨骾之臣。《漢書》巳下皆作骨鯁。字從魚。謂畱咽者魚骨挍多也。依《說文》則鯁訓魚骨。骨畱咽中當作骾。按自髑至體皆言人骨。體者,緫上文言之也。髍者,人骨之病也。骼骴二文,則禽獸之骨。骾者,人哽於物。骨主謂人。故其字非人骨而從骨。其次則必先於駱骴也。

从骨。㪅聲。

古杏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
骾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55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340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266頁
4說文校箋第169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161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572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99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326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831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02頁,第5字
11標注說文第165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1286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4443頁【補遺】第16664頁
14通訓定聲第3687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339頁【崇文】第1353頁
16說文句讀第496頁
17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411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424頁,第10字

国语辞典

◎骨头卡在喉咙里。

《说文解字•骨部》:“骾,食骨留咽中也。”

如骾在喉。

◎耿直。

《汉书•卷六○•杜周传》:“王氏世权日久,朝无骨骾之臣。”明•陆采《怀香记•第一四出》:“明为军机,岂容暂停。既承君命,若抗辞推避非忠骾。”

两岸词典

◎(骨头)卡(在喉咙里)。

骨骾在喉。

翻译

any object that sticks in throat; bony offen, unverblümt , Gräten (S) émoussé, arêtes de poisson, inflexible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