𠃋


〔𠃋〕字拼音是(gōng),部首是乙部,总笔画是1画

〔𠃋〕字是独体字。

〔𠃋〕字仓颉码是VM,五笔是NNLL,郑码是Z

〔𠃋〕字的UNICODE是U+200C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1275,UTF-32:000200CB,UTF-8:F0 A0 83 8B。

〔𠃋〕字异体字是



◎同“肱”。《説文•又部》:“厶,古文厷。”段玉裁注:“象曲肱。”《集韻•登韻》:“厷,古作厶。或作肱。”


笔顺: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厶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80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94頁,第30

《玉篇》:古文肱字。註詳肉部四畫。

注解

〔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厶部

〔𠫔〕字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一、厶

字源字形

𠃋(传抄·东汉·说文解字)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

𠃋(传抄·宋·古文四声韵)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

𠃋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𠃋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薨切頁碼89頁,第4字續丁孫

𠬟

𠬟臂上也。从又,从古文乙。

𠃋

𠃋古文厷,象形。

肱厷或从𠕎。

《說文新證》:「厷,小臂,即肱的初文。甲骨文从又,以半圖形的指事符號指示肱部所在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吉弘反頁碼244頁,第1行,第2字述

肱臂上也。從又,從古文𠃋。

臣鍇曰:「臂上一節也,指事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44頁,第2行,第1字述

古文厷,象形。

臣鍇曰:「此旣象形,宜學人曲肱而冩之,乃得其實,不爾即多相亂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44頁,第3行,第1字述

厷或從肉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薨切古音第六部頁碼457頁,第1字許惟賢第205頁,第8

肱臂上也。

臂,手上也。古假弓爲厷。二字古音同也。傳易者江東馯臂子弓。馯姓,臂名,子弓字。名臂故字厷。左,《穀梁》邾黑肱。《公羊》作黑弓。鄭公孫黑肱字伯張。則肱卽弓也。

从又。从古文厷。

小篆以厶太古。故加又。古薨切。六部。

古文厷。象形。

象曲肱。

左或从肉。

今皆作此。

肱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76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247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196頁
4說文校箋第120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114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405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694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1618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590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72頁,第4字
11標注說文第120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892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3436頁【補遺】第16507頁
14通訓定聲第297頁,第3字
15通訓定聲第295頁,第2字
16說文義證第244頁【崇文】第973頁
17說文句讀第346頁
18說文新證第199頁,第1字
19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383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305頁,第2字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