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(同)是什么意思
契同锲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契同锲
契音qiè。契的本义是券证,文卷。《说文》:“契,大约也。”由于上古的券证,法律条文等多用刀刻,故引申为刻。《尔雅·释诂》:“契,绝也。”《释名·释书契》:“契,刻也。”《诗经·大雅·緜》:“爱始爰谋,爱契我龟。”(于是计议,于是谋划;于是刻我的龟甲,占卜算卦。爰,于是,就。一说,前二个“爰”,语首助词,见《词诠》。)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”(船停下来了,从他刻了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求宝剑。)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故胡人弹骨,越人契臂,中国歃(shà)血也。”(所以北方人置酒于人头骨中互饮表示守信,南方人刻臂出血以示信用,中原人含血为盟。歃血,古时会盟,双方口含牲畜血以示信誓。)“刻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金”或“木”写作“锲”或“栔”。
千同阡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千同阡
千音qiān。千的本义是数词,十百为千。《说文》:“千,十百也。”引申为多,再引申为田间小路。《管子·四时》:“端险阻,脩封疆,正千伯。”(修好艰险阻塞的地方,整治好疆界,使田间的小路正当合适。脩,通修,整治。封,边界,界域。千伯,即阡陌,田间的小路,南北曰阡,东西曰陌。)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法律答问》:“何如为‘封’?‘封’,即田千伯。”(什么叫做“封”?“封”就是田间的东西南北的小路界限。)“田间小路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阜”写作“阡”。
褰同攐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褰同攐
褰音qiān。褰的本义是套裤。《说文》:“褰,绔也。从衣寒省声。”褰又有提起衣服,揭起,撩起义。《诗经·郑风·褰裳》:“子惠思我,褰裳涉溱(zhēn)。”(你要真心爱我就想我,撩起裤子随我一同过溱河。子惠,承蒙你爱。裳,古时上衣叫衣,下裙称裳,男女都可以穿。溱,郑国水名。)《庄子·山木》:“庄周曰:‘此何鸟哉!翼殷不逝,目大不睹?’褰裳躩(jué)步,执弹而留之。”(庄周说:“这是什么鸟呵!翅膀很大却不能飞远,眼睛很大却目光迟钝?”于是提起衣裳快步走过去,把着弹弓观察它的动静。殷,大。躩,疾行,快步。留,伺候。)嵇康《赠秀才从军》诗之五:“微风动袿(guī),组帐高褰。”(微风使衣裙轻飘动,华美的帷帐高高撩起。袿,衣裙。组,丝带。)李商隐《行次西郊作》:“珠帘亦高褰。”“提起,揭起,撩起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手”写作“攐”。
彊同强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彊同强
彊音qiáng。彊的本义是强劲有力的弓。《说文》:“彊,弓有力也。”引申为强大、强盛;加强,增强等义。《诗经·周颂·载芟》:“侯彊侯以。”(既有强壮的劳力,又有老弱相从。侯,词头,无义。以,弱者。)《左传·文公十年》:“是亦非辟彊也,敢爱死以乱官乎?”(这也是不避强横的意思,我怎敢爱惜生命来使职责放弃呢?辟,同避。乱官,放弃职责。)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彊本而节用,则天不能贫。”(加强农桑的生产又节约用度,那么天也不能够使人贫穷。本,指农桑生产。)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“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,深践戎马之地,足历王庭,垂饵虎口,横挑彊胡,……”(况且李陵率领不足五千的步兵,深入到匈奴境内,脚踏匈奴王居住的地方,好象在虎口悬挂肉饵一样,四处与强悍的匈奴人挑战,……戎马之地,即战场,特指匈奴。)“强大、加强”等义,后来写作“强”。
伽同茄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伽同茄
伽音qié。伽的本义是茄子。扬雄《蜀都赋》:“盛冬育荀,旧菜增伽。”(极冷的冬天还生长着竹笋,原来的蔬菜又增多茄子新品种。章樵注:“荀,今作笋,竹萌也。伽,今作茄。”)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草篇》:“成式因就节下食伽子数蒂,偶问工部员外郎张周封伽子故事。张云:‘一名落苏,事具《食疗本草》。’”(我于是就目前时节吃茄子,却对茄子来历多次想不通,偶然机会向工部员外郎张周封请教它的来历,他回答说:“茄子又名叫落苏,这事记载在《食疗本草》一书里。”蒂,原指花、叶或瓜、果与枝茎相连结部分,引申为本原。故事,旧事,典故。具,陈述,记载。)“茄子”义,后来更换义符写作“茄”。以别于梵文的译语“伽兰”的“伽”。
禽同擒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禽同擒
禽音qín。禽的本义是鸟兽的总称。《说文》:“禽,走兽总名。”禽又引申为捕获,捉拿。《尔雅·释鸟》:“二足而羽谓之禽,四足而毛谓之兽。”郝懿行按:“兽言守也,禽言擒也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君子不重伤,不禽二毛。”(君子不再杀伤已经受过伤的人,不擒捉头发花白的老人。二毛,指头发斑白的老人。)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”(蚌和鹬两方不能相让,打鱼的人得到并捉住了它俩。舍,同捨。)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陛下不善将兵,而善将将,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。”(您不善于统率士兵,却善于驾驭将领,这就是我被您擒获的原因。)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阴知奸党名姓,一时收禽。”(暗中探知奸党姓名,同时擒拿。)《资治通鉴·赤壁之战》:“将军禽操,宜在今日。”(您擒获曹操,应当就在现在。)“擒捉”义,后来加义符手写作“擒”。《通鉴》用“禽”,系仿古。
顷同倾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顷同倾
顷音qīng,顷的本义是头偏。《说文》:“顷,头不正也。”段注:“顷,引申为凡倾仄不正之称。”即歪斜,偏倒。《诗经·周南·卷耳》:“采采卷耳,不盈顷筐。”(採摘卷耳呵很长时间,採的也装不满一斜筐。采采,同採採,採了又採。卷耳,植物名,即中药苍耳子。)《诗经·召南·摽有梅》:“摽有梅,顷筐塈(xì)之。”(梅子纷纷落了地,用浅口的斜筐装起来。塈,取。)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是以圣王不偏窥而视已明,不单顷耳而听已聪。”(因为靠着贤臣,圣明君主不用全面观察却看得已经清楚;不尽用侧耳倾听却听得已经敏锐。偏,同遍。窥,观察,侦察。单,尽。)“歪斜,偏倒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人”写作“倾”。
屈同倔、崛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屈同倔、崛
屈音jué。屈的本义是无尾鸟。《说文》:“屈,无尾也。”一说,短尾。段注:“屈,凡短尾曰屈。”假借为倔,顽强,固执。《史记·陆贾列传》:“君王宜郊迎,北面称臣,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,屈强于此。”(你本应到郊外迎接,向汉朝北面称臣,竟然想要凭借刚刚建立尚未安定的越国,倔强到这种地步。集,安定。)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杨信为人刚直屈强,素非贵臣,单于不亲。”(杨信的为人刚强正直又倔强,但平素不是显贵的大臣,单于对他不亲昵。单于,匈奴君长的称号。)“顽强,固执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人”写作“倔”。
屈又假借为崛,高起,突起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屈,假借为崛。”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独秦屈起西戎。”(唯独秦国在西戎突起。西戎,我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总称。)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。”(却能够在这帝位上突起了。颜师古注:“屈起,特起也。”)“高起,突起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山”写作“崛”。
瞿同懼(惧)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瞿同懼(惧)
瞿音jù。瞿的本义是惊视的样子。《说文》:“瞿,鹰隼之视也。”《埠雅·释鸟》:“雀俯而啄,仰而回顾,所谓瞿也。”引申为惊顾,惊愕,害怕。《诗经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:“折柳樊圃,狂夫瞿瞿。”(砍柳枝编篱笆将园围绕,监工怒视象凶神。樊,本为篱笆,此活用为动词。)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子綦(qí)瞿然喜曰:‘奚若?’”(子綦惊视的样子高兴说:“怎么样呢?”)徐珂《冯婉贞》:“三保瞿然曰:‘何以为计?’”(冯三保吃惊地说:“用什么作为对策呢?”何以,介词宾语前置,即以何。)“惊顾,害怕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心”,写作“懼”,今简化为“惧”。《冯婉贞》一文用“瞿”字,系仿古。
取同娶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取同娶
取音qǔ。取的本义是获取猎物或俘获战俘时,断取左耳。《说文》:“取,捕取也。”从“捕取”义引申出获取,求取,嫁娶诸义。先秦两汉作品中,“嫁娶”义多写作“取”。《诗经·陈风·衡门》:“岂其取妻?必齐之姜。”(难道要娶妻?一定齐姜才合适。齐姜,齐国国君姜姓,故代贵族之女。)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公子取季隗,生伯修、叔刘;以叔隗妻赵衰,生盾。”(公子重耳娶季隗为妻,生了伯、叔刘;把叔隗给赵衰做妻子,生了赵盾。)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君取于吴,为同姓,谓之吴孟子。”(鲁国国君从吴国娶了夫人,吴和鲁是同姓国家,于是称她吴孟子。)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云‘是当为河妇’,即娉取。”(便说“这女子应当做河伯的妻子”,马上下聘礼以后娶去。娉,通聘。)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今若遣此妇,终老不复取。”(现在如果将这个媳妇休弃回家,我至死也不再娶妻子。遣,送,打发。)“嫁娶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女”写作“娶”。
全同痊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全同痊
全音quán。全的本义是完整,完好,与残、缺相对。《说文》:“全,完也。……纯玉曰全。”全又有病痊愈的意思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全,字亦作痊。”《周礼·天官·医师》:“岁终则稽其医事,以制其食,十全为上,十失一次之,……十失四为下。”(每年终了就要考核他们的医疗成绩,以此规定他们的俸禄,病人都能治好痊愈的是上等,十分之九治好的列为次一等,……十分之六治好的列为下等。稽,考核,考察。)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,强者夭而病者全乎?”(谁能料到年轻的却先死去了,而年长的反而活着;身强力壮的却早早故去,而患重病的反而痊愈了呢?)《警世通言·假神仙大闹华光庙》:“一日三服,比及膏完,病已全愈。”(每天吃三次,等到药膏吃完,病已经痊愈。)“痊愈”义,后来写作“痊”。韩文、《警世通言》用“全”,系仿古。
然同燃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然同燃
然音rán。然的本义是燃烧,引火点着。《说文》:“然,烧也。”徐铉注:“今俗别作燃,盖后人增加。”后来“然”被借为指示代词,这样,那样。“正义为借义所夺”,于是又加义符“火”,新造一个“燃”字。《墨子·备蛾传》:“两载之间一火,皆立待鼓音而然。”(两辆战车之间放置一个火堆,士兵们都站立着等待战鼓的声音,然后引火烧城门。)《墨子·备穴》:“以须火之然也。”(以此等候炉火燃烧。,通炉。)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凡有四端于我者,知皆扩而充之矣,若火之始然,泉之始达。”(凡是具有同情、羞耻、推让、是非之心这四种萌芽的人,如果懂得将它们扩充起来,便会象刚刚燃烧的火,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。)《史记·韩长孺列传》:“安国曰:‘死灰独不复然乎?’田甲曰:‘然,即溺之!’”(韩安国说:“燃烧后留下的灰烬难道不能再燃烧了吗?”田甲说:“燃烧了,立即撒尿熄灭它!”溺,通尿。)
任同妊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任同妊
任音rèn。任的本义是保举,担保。《说文》:“任,符也。”段注:“任,如今言保举是也。”假借为妊,妊娠,怀孕。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周后妃任成王于身,立而不,坐而不,独处而不倨,虽怒而不詈(lì),胎教之谓也。”(周后妃在体内怀孕成王时,站着而不踮起脚跟,坐着时很端正,独自居住而不傲慢,即使生气也不责备人,这就叫做胎教。,反。詈,骂,责备。)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初,李亲任政君在身,梦月入其怀;及壮大,婉顺得妇人道。”(当初,元后母李氏在体内怀孕元后政君时,梦见月亮进入她的怀中;等政君长大,果然美好柔顺,很懂做女人的规矩道理。)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初,刘媪(ǎo)任高祖,而梦与神遇。”(当初,刘老夫人怀孕高祖刘邦时,梦见自己与神相遇。)“怀孕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女”写作“妊”或“姙”。
揉同糅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揉同糅
揉音róu。揉的本义是使木变形。揉又有杂乱,错杂义。宋玉《九辩》:“惟其纷揉而将落兮,恨其失时而无当。”(想到那枝叶相杂将要飘落,怅恨树木过了季节就凋零。惟,思考。按:揉,一本作糅。)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玄在听事,版至即答,版后皆粲然成章,不相揉杂。”(桓玄在治所的厅堂上,贺版到立即答复,贺版后都文采鲜明成为文章,绝不彼此错杂。玄,桓玄,晋臣,曾迫晋安帝让位,建立楚。听,同厅。版,古时写字用的木片,此指祝贺用的木版。)钱惟演《春雪赋》:“才衮衮而纷揉,更霏霏而交错。”(适才雪相继不绝杂乱降下,一会儿变为大雪纷飞相互错杂。衮衮,相继不绝。)“杂乱,错杂”义,后来更换义符写作“糅”。
蓐同褥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蓐同褥
蓐音rù。蓐的本义是陈草复生。《说文》:“蓐,陈草复生也。”引申为草垫子;又引申为垫褥,褥子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(韩信)常数(shuò)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,数月,亭长妻患之,乃晨炊蓐食。”(韩信曾经到淮阴那个叫下乡地方的南昌亭长家里白吃饭,一连几个月,亭长妻子对他感到厌烦,就提前做好早饭,在垫褥上就把饭吃了。常,通尝,曾经。南昌,下乡的一个亭名。亭长,秦时每十里设一亭,供行人居留食宿,置亭长一人。)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而刘夙婴疾病,常在床蓐,臣侍汤药,未曾废离。”(而且祖母刘氏一直疾病缠身,经常在床褥上不能起来,我侍奉端水送药,从来没间断和离开过她。婴,缠绕,缠住。)“垫褥,褥子”义,后来更换义符写作“褥”。
塞同赛、簺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塞同赛、簺
塞音sài。塞的本义是堵塞,填塞。《说文》:“塞,隔也。”塞又特指古代一种酬神祭祀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:“秦襄王病,百姓为之祷;病愈,杀牛塞祷。”(秦襄王得了重病,百姓替他向神灵祈祷;等他病愈,百姓又杀牛酬神降福。)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亦春秋泮涸祷塞如东方山川。”(华山以西地区也在初春解冻、深秋结冰时,跟祭祀东方的山河一样酬神祭祀。泮,解冻。涸,凝结。)“酬神”义,后来更换义符写作“赛”。
塞又同簺,特指古代一种赌博游戏,相当于今天的掷骰子。《庄子·骈拇》:“臧与谷,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。问臧奚事,则挟笑读书;问谷奚事,则博塞以游。”(男仆和童仆二人一起放羊,把羊都丢了。问男仆做什么去了?就说挟着竹简读书;问童仆做什么去了?就说做掷骰子游戏去了。臧,男仆。谷,童仆。笑,同策。)“赌博游戏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竹”写作“簺”。
啬同穑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啬同穑
啬音sè。啬的本义是收获谷物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此字本训当为收谷,即穑之古文也。”《仪礼·少牢馈食礼》:“宰夫以笾受啬黍,主人尝之,纳诸内。”(掌管膳食的小吏用笾装着收获的谷物,国君尝过之后,再收进笾内。笾,古代祭祀和宴会时盛食品的一种竹器。诸,之于的合音。)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蜡(zhà)之祭也,主先啬而祭司啬也,祭百种,以报啬也。”(年终的祭祀,国君先祭祀神农氏而后祭祀后稷,接着祭祀各种神灵,以此报答神赐给的好收成。先啬:古代传说神农氏教民始为稼啬;稼,播种;啬,同穑,收获;故称神农氏为先啬。司啬,指后稷。)《汉书·成帝纪》:“《书》不云乎?‘服田力啬,乃亦有秋。’”(《尚书·盘庚篇》不是说过吗?“农民尽力地耕作努力收获,才会有好的收成。”服,从事,做,此指耕作。)“收获谷物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禾”写作“穑”。
扇同煽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扇同煽
扇音shān。《广雅·释器》:“箑(shà)谓之扇。”扬雄《方言》五:“扇,自关而东谓之箑,自关而西谓之扇。”扇,又有煽动使火旺的意思,即炽盛。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鲁诗作“艳妻扇方处。”(周幽王美妃褒姒,权势炽盛,列居高位。方,并,并列。处,居。)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昔褒姒用国,宗周以丧;阎妻骄扇,日以不臧。”(从前褒姒受宠居高位,周都遭受犬戎之祸而丧;阎妻骄横权势炽盛,一天天地不做好事。宗周,周被诸侯宗仰,故称王都所在地为宗周,指镐京,今陕西省西安。臧,善。)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时会稽王道子专权,而奸谄颇相扇构,安出镇广陵之步丘,筑垒曰新城以避之。”(当时会稽王道子独揽大权,而且又诈伪邪恶,大加煽动陷害谢安,谢安出朝镇守广陵的步丘,在那建造军营称新城来躲避。奸谄,邪恶不正、奉承。扇构,即煽构,煽动陷害。)“炽盛,煽动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火”写作“煽”。
扇同搧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扇同搧
扇音shān。扇又有摇动生风,即搧动义。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武王荫喝(yē)于樾下,左拥而右扇之,而天下怀其德。”(周武王在树阴下遮盖中暑的人,他左手抱着中暑的人,又用右手为他搧风,因而天下的人怀念感激武王的恩德。喝,伤暑,中暑。樾,树阴。)《三国志·蜀书·许靖传》:“扇动群逆,津涂四塞。”(搧动许多叛逆的人,通向渡口的路全塞满了。涂,同途,道路。)(晋)束皙《补亡》诗:“四时递谢,八风代扇。”(四季轮番交替,八风轮流吹动。八风,八方之风,名目不一。)《东观汉记》:“黄香父况,举孝廉,为郡五官,贫无奴仆。香躬勤左右,尽心供养,暑即扇床枕,寒则以身温席。”(黄香的父亲名叫黄况,被推举为孝廉,做了郡的司历官,家贫没有奴仆。黄香辛劳地在左右侍奉,尽心奉养父亲,天热就搧床和枕头,天冷就用身体使席子温暖。举,推荐,推举。五官,司历之官。躬,亲自。)“搧动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手”写作“搧”。
善同缮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善同缮
善音shàn。善的本义是吉祥,美好。《说文》:“善,吉也。”徐锴注:“善者,吉也,美也,缮也。”假借为缮,修补,整治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动刀甚微,謋(huò)然已解,如土委地。提刀而立,为之四顾,为之踌躇满志,善刀而藏之。”(动刀时非常轻,“哗”地一声牛就分解开了,就象泥土撒落地上一样。我拿起刀站起来,为自己的解牛而环顾四周,悠然自得,心满意足,擦好了刀,然后收藏起来。)王安石《送苏屯田广西转运》:“置将从来欲善师,百城蹉跌起毫釐。”(设置将领的目的自古以来就要整治好军队,百尺高的城墙倒塌往往起于细微处。蹉跌,失足,比喻失误。毫釐,十丝为毫,十毫为釐,喻细微。)“修补,整治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糸”写作“缮”。
勺同芍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勺同芍
勺音sháo。勺药,我国古代盛行栽培的香草。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勺药,亦香草也。三月开华,芳色可爱。”(华,同花。)《诗经·郑风·溱洧(zhēnwěi)》:“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(xuè),赠之以勺药。”(男伴女、女随男,你说我笑心花放,用芬芳芍药相赠以表衷肠。维、伊、其,语助词。相谑,互相开玩笑。按:古代男女互赠芍药是为了表示爱情。)“芍药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草”写作“芍”。
勺同酌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勺同酌
勺音zhuó。勺的本义是舀东西的器具,有柄。旧读shuò。《玉篇》:“勺,饮器也。”引申为舀取。《说文》:“勺,挹取也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·赤蛟歌》:“百君礼,六龙位,勺椒浆,灵已醉。”(百神受享礼,六龙在神位,舀出椒浆酒,神灵已经醉。椒浆,用椒浸制的酒浆,古代多用祭神。颜师古注:“百君,亦谓百神也。勺,读曰酌。”)徐宏祖《徐霞客游记·黔游日记一》:“停水其间,清冽异常,而不减不溢;静室僧置瓢勺之。”(水停留在洞中,特别清沏又微凉,而且不减少也不流出,静室和尚放置瓢供游人舀取。)“舀取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酉”写作“酌”。徐文用“勺”字,系仿古。
舍同捨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舍同捨
舍音shě。舍的本义是房舍。《说文》:“舍,市居曰舍。”舍又有放弃,抛弃,释放的意思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鼓瑟希,铿尔,舍瑟而作。”(弹瑟声渐渐小了,曾点“铿”的拨了一下瑟弦,然后放下瑟站了起来。)《墨子·公输》:“今有人于此,舍其文轩,邻有敝舆而欲窃之。”(现在,在这里有这样一个人:他放弃了他的装饰有文彩的车子,看到邻居有辆破车,却想去偷它。敝,破。)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”(好马一次跳跃不能超过十步;劣马拉车走十天,也能行千里,它的成功在于不间断。驾,马拉车一天走的路程。)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”(鱼是我喜欢的,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,这两样东西如果不能同时得到,我宁愿舍弃鱼而得到熊掌。兼,同时得到。)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便舍船,从口入。”(渔人就舍弃了船,从洞口进去。)“放弃,抛弃,释放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手”写作“捨”。今又简化为“舍”。
申同伸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申同伸
申音shēn。《说文》:“申,神也。”段注:“神不可通。……考诸古说,无有合者。”申的本义是电,是个象形字,象电光闪烁之形,但经传无证。申的常用义是申明,申述。申,又有伸直,舒展的意思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魏王欲攻邯郸,季梁闻之,中道而反,衣焦不申,头尘不去,往见王。”(魏安釐王想要攻打赵都邯郸,魏人季梁听说这件事,半路就折回来了,衣服上皱褶很多,不能够伸展,头上的尘土都来不及除去,就前去谒见魏王。焦,此指衣服皱缩。)《楚辞·思美人》:“申旦以舒中情兮,志沈菀(wǎn)而莫达。”(我常想舒展心中的情感,心情沉闷压抑难以表达。沈,同沉。菀,结,积结。)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亮每患粮不继,使己志不申,是以分兵屯田,为久驻之基。”(我常常担心粮食间断了供应,使自己的志向不能伸展,因此分出士兵屯田,做长期驻扎的根本。基,基础,根本。)“伸直,舒展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人”写作“伸”。段注《说文》:“古无伸字,……古惟申字,后加立人以别之。”
沈同沉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沈同沉
沈音chén。沈的本义是没入水中,与“浮”相对。引申为陷入水中,入迷,深等义。《诗经·小雅·菁菁者莪(é)》:“泛泛杨舟,载沈载浮。”(杨木做的船在水上荡漾,随波起伏有时沉有时浮。载,词头,无义。)《左传·成公十一年》:“施氏逆诸河,沈其二子。”(施孝叔在黄河边迎接她,把她的两个孩子丢进沉入黄河之中。逆,迎。诸,之于。)刘向《九叹·愍命》:“或沈沦其无所达兮,或清激其无所通。”(有的人沉沦埋没世俗中思虑不通,有的人清明自励难明事理。)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但为君故,沈吟至今。”(只是为了贤才们的缘故,沉思吟味整日悬念到今天。但,只。)“沉没水中,入迷”等义,后来为区别姓沈的“沈”,更换声符写作“沉”。
升同陞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升同陞
升音shēng。升的本义是容量单位,一斗的十分之一。《说文》:“升,十龠也。从斗,亦象形。”又,高鸿缙《中国字例》:“此升起之‘升’字,……动词。后世借为十合之名,非本意也。”“升”由“上升”义引申为升官。《论衡·非韩》:“奸人外善内恶,色厉内荏,作为操止,象类贤行,以取升进,容媚于上。”(奸诈的人外表伪善实际丑恶,貌似强硬内心怯懦,虚伪无比品行很坏,装作象贤人的举止行为,以求得升官,对上献媚取宠。荏,软弱。为,同伪。容媚,奉承谄媚,取人欢心。)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符独耿介,不同于俗,以此遂不得升进。”(王符独自光明正大,不跟世俗同流合污,因此就不能够升官进爵。耿介,光明正大,正直守志。)《宋书·雷次宗传》:“宜加升引,以旌退素。”(应该加以升用提拔,用此表彰恬退质朴的情操。隐素,坦然退隐、质朴。)“升官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阜”、“土”,写作“陞”。今又简化为“升”。按:“陞”字唐代广泛使用。
生同性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生同性
生音xìng。生的本义是草木生长。《说文》:“生,进也。象草木生出土上。”引申为出生,产生;生命,一生;又引申为本性,本质,天赋等。《苟子·劝学》:“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。”(君子的本性天赋没有什么特异之处,善于对外物进行利用罢了。)《苟子·荣辱》:“人之生固小人,无师、无法,则唯利之见耳。”(一些人的本质本来是小人,又没有师长的教育、也无法律约束,那么只能见到利罢了。之,复指提宾。)《商君书·开塞》:“民之生,不知则学,力尽而服。”(人的本性是没有知识就要学习,力量用尽了才能使他屈服。)“本性,本质,天赋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心”写作“性”。
亚同娅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亚同娅
亚音yà。亚的本义是次一等,次于。《说文》:“亚,贾侍中说以为次第也。”《尔雅·释言》:“亚,次也。”亚又有匹配,等同义;由匹配,等同义,引申为姐妹丈夫的互称,即今之连襟。《尔雅·释亲》:“亚,两婿相谓为亚。”《诗经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琐琐姻亚,则无仕。”(猥猥琐琐,连襟一类的亲属,就不要给他们高官厚禄。琐,小,计谋短浅。,厚。仕,任用,做官。)“姐妹丈夫互称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女”写作“娅”。
严同俨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严同俨
严音yǎn。严的本义是急,紧急。《说文》:“严,教命急也。”严又有恭敬,庄重的意思。《诗经·商颂·殷武》:“天命降监,下民有严。”(老天命令成汤王监察民间,下方百姓都十分恭敬。监,监临,监察。)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严乎若国之有君,其无私德。”(象庄严持重的国君一样,对百姓没有偏私,施予同样的恩惠。若,象。其,代国君。)《荀子·儒效》:“井井兮其有理也,严严兮其能敬己也。”(整齐有秩序又有条不紊,对自己庄重严肃又不懈怠。)“恭敬,庄重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人”写作“俨”。《尔雅》:“俨,敬也。”
奄同晻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奄同晻
奄音yǎn。奄的本义是覆盖,包括。《说文》:“奄,覆也。大有余也。”奄又有昏暗,暗昧的意思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上》八:“鲁之君臣,犹好为义,下之妥妥也,奄然寡闻。”(鲁国的君臣,还喜欢做仁义的事,百姓方面还算安定,但是昏暗愚昧又孤陋寡闻。妥妥,安定。)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奄奄黄昏后,寂寂人定初。”(在暗沉沉的的黄昏之后,一片寂静,人们开始安歇。人定初,古代计算时间以十二地支将一昼夜分十二时辰,人定是亥时。)《列女传·续列女班婕好传》:“白日忽以移光兮,遂奄莫而昧幽。”(明亮的太阳忽然移动藏起光芒,终于昏暗暮色降临一片昏黑。莫,同暮。昧幽,同义连用,昏暗。)“昏暗,暗昧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日”写作“晻”。
奄同阉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奄同阉
奄音yān。奄的本义是覆盖。奄又特指丧失生殖能力的男人,古代用以在宫中服役,故后为太监的贱称,俗称“宦官”。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:“浆人奄五人,女浆十有五人,奚百有五十人。”(浆人中宦官五人,女浆人十五人,善造酒的女奴一百五十人。浆人,官名,掌供给王的水、酒等六饮。有,通又。奚,善造酒的女奴。)《国语·晋语二》:“公令奄楚刺重耳,重耳逃于翟。”(晋献公派遗宦官伯楚去刺杀重耳,重耳逃到北狄去了。奄楚,即阉楚,指宦官寺人披,名伯楚。翟,通狄,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。)孔尚任《桃花扇·听稗》:“那柳麻子新做了奄儿阮胡子的门客,这样人说书,不听也罢了!”(柳麻子,即柳敬亭,明末清初人,当时著名的说书艺人。阮胡子,即阮大钺,曾认宦官魏忠贤作乾爹,所以当时人贱称他为阉儿。)“宦官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门”写作“阉”。
厌同餍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厌同餍
厌音yàn。厌的本义是镇压,倾倒。《说文》:“厌,笮也。”段注:“笮者,迫也。此义今人字作压,乃古今字之殊。”徐灏笺:“者,饫本字,引申为足、恶之义,俗以厌为厌恶,别制餍为餍饫,餍足。”即厌又有“饱”的意思。由“饱”的意义引申为满足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姜氏何厌之有?”(姜氏有什么满足的?)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:“上不顺天,下不惠民,征敛无期,求索无厌。”(对上不顺承天意,对下不爱护百姓,征收赋税没有一定时间,要求索取没有满足的时候。)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原宪不厌糟糠,匿于穷巷。”(原宪在狭陋的小巷中隐居,连糟糠都吃不饱。原宪,字子思,鲁国人,孔子的学生。)苏洵《六国论》:“然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,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。”(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,强暴秦国的贪欲没有满足的时候,送给它的越多,侵略得就越急。弥,副词,更加,与“愈”互文。)“饱,满足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食”写作“餍”。
厌同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厌同
厌音yān。厌的本义是镇压,倾倒。厌又有安闲,安静的意思。《诗经·小雅·湛露》:“厌厌夜饮,不醉无归。”(夜间安闲地饮酒,不喝醉不要回转。《毛转》:“厌厌,安也。”)《诗经,秦风·小戎》:“厌厌良人,秩秩德音。”(我那安安静静的丈夫,何时捎给我有头有绪的佳音。秩,顺序,有头有尾。德音,善言。)《荀子·王霸》:“故一朝之日也,一日之人也,然而厌焉有千岁之固何也?”(所以就象一个早晨的时间,象有一天寿命的人那样短促,然而哪里有安然千年稳固的国家,这是什么原因呢?)“安闲,安静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心”写作“愿”。
厌同魇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厌同魇
厌音yǎn。厌的本义是镇压,倾倒。厌又有梦惊,做恶梦的意思。段注《说文》:“《字苑》云:‘厌,眠内不祥也。’俗字作魇。”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有鸟焉,……名曰鵸(qítú),服之使人不厌。”(有一种鸟在那里,……名字叫鵸,据说吃了它的肉使人不作恶梦。服,吃药。)《论衡·问孔》:“适有卧厌不悟者,谓此为天所厌邪?案诸卧厌不悟者,未皆为鄙陋也。”(恰巧有人睡觉做了恶梦而睡死没醒来,能说这人是被天厌恶惩罚的吗?考察那些因做恶梦而睡死不醒的人,未必都是庸俗浅薄的人。案,同按,考察。)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:“我自是天下男子,厌,何预卿事而见唤邪?”(我自然是天下的一个男子,做恶梦跟你的事有什么相干而唤醒我呀?预,通与,干涉。见,指代第一人称,我。)“梦惊,做恶梦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鬼”写作“魇”。
厭(厌)同壓(压)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厭(厌)同壓(压)
厌音yā。厌的本义是镇压,倾倒。段注《说文》:“笮者,迫也。此义今人字作壓,乃古今字之殊。”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平王弱,抱而入,再拜,皆厌纽。”(楚平王还很小时,被抱了进来,二次下拜都压在璧的纽上。弱,幼小。再,二次。纽,璧玉两旁隆起的小孔上穿系的带子。)《汉书·五行志下》:“惠帝二年正月,地震陇西,厌四百余家。”(汉惠帝二年的正月,在陇西发生了地震,使四百多家的房屋倾倒。)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文窦皇后》:“暮卧岸下百余人,岸崩,尽厌杀卧者,少君独不死。”(晚间烧炭的一百多人在山崖下睡觉,山崖倒塌,躺着睡觉的人全部被压死,唯独窦皇后的弟弟少君幸免没死。)“镇压,倾倒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土”写作“壓”。今简化为“压”。
养同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养同
养音yǎng。养的本义是供养,养活。《说文》:“养,供养也。”假借为痒,皮肤受蚊、跳蚤等咬过引起想挠的感觉。《苟子·正名》:“疾、养、凔、热、滑、铍(pī)、轻、重,以形体异。”(一个人的生病,发痒,感到寒冷、燥热,皮肤滑腻、粗涩,身体轻重,因身体状况不同而有差异。凔,同沧,寒冷。铍,乱,涩。)“发痒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疒”写作“”。今简化为“痒”。
要同腰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要同腰
要音yāo。要的本义就是人的腰。《说文》:“要,身中也。”后“要”常用于“简要”义,就另加义符月(肉),新造“腰”字。《说文》不收“腰”字,《玉篇》始收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灵王好小要,楚士约食。”(楚灵王喜好细腰,楚国士大夫都减食。)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文子曰:‘武也,得歌于斯,哭于斯,聚国族于斯,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。’”(赵武说:“我呀,能在这里唱诗祭祀,在这里居丧哭泣,在这里宴请国宾,聚会宗族,这使我能免于腰斩和砍头,以此随祖先一起葬在九原。”领,颈。九京,即九原,地名。)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(陈平)渡河,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,疑其亡将,要中当有金玉宝器。”(陈平渡黄河时,撑船人见他仪表堂堂,单身独行,怀疑他是个逃亡的将领,腰中一定有金银财宝。)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一胫之大几如要。”(一只小腿肿得几乎有腰那么粗。胫,小腿。)“人的腰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肉”写作“腰”。
夭同殀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夭同殀
夭音yāo。夭的本义是弯曲。《说文》:“夭,屈也。从大,象形。”夭又有灾祸的意思。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“民今之无禄,天夭是椓(zhuó)。”(如今百姓不幸无福禄,上天降灾祸残害生灵。,打击,引申为残害。)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速速方谷,夭夭是加。”(丑陋卑小的人正有很多的粮食,接连不断的灾害却加在百姓身上。速速,粗陋的样子。方,有。)“灾祸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歹”,写作“殀”,以分担“天”的一个义项。
夭同妖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夭同妖
夭音yāo。夭又有妖怪的意思。《水经注·河水一》:“夭魔波旬化作雕鹫(jiù)恐阿难。”(妖魔波旬变作大雕来恐吓阿难。鹫,雕。阿难,释迦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,或译为阿难陀,意为欢喜,喜庆。)“妖怪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女”写作“妖”。
耶同爺(爷)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耶同爺(爷)
耶音yé。耶,战国时为句末语气词。后因方言关系,假借为“爷”,指父亲。《古文苑》卷九《木兰诗》:“旦辞耶孃去,暮宿黄河边;不闻耶孃唤女声,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。”(早晨辞别爹娘从军去,晚上宿营黄河边;再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,只听见黄河流水哗哗响。孃,同娘。但,限止副词,只。)杜甫《北征》:“见耶背面啼,垢腻脚不袜。”(看见父亲,转过脸就哭了;身上满是污垢尘泥,连袜子也没穿。袜,活用为动词,穿袜子。)杜甫《兵车行》:“耶娘妻子走相送,尘埃不见咸阳桥。”(爹娘妻儿奔跑送征夫,车马扬起的尘土淹没了渭水大桥。相,指代征夫。咸阳桥,旧名便桥,横跨渭水。)“父亲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父”写作“爺”,以示区别。今简化为“爷”。
夜同掖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夜同掖
夜音yè。夜的本义是指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,与“日”、“昼”相对。《说文》:“夜,舍也。天下休舍也。”夜又特指山东莱州掖县。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,西有菑上之虞,黄金横带,而驰乎淄、渑(shéng)之间。”(如今将军在东面有掖县供给俸禄,在西面有菑上地方可以任你欢娱,黄金叶子作带围腰,又驱车跃马驰骋在淄水、渑水之间。奉,同俸,供养。虞,通娱,快乐。)《后汉书·儒林传》:“九年,更封夜侯。”(九年,改封为掖县侯。李贤注:“夜,今莱州掖县。”)“夜县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手”写作“掖”。
夷同恞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夷同恞
夷音yí。夷的本义是平坦。《说文》:“夷,平也。”又是对我国东部少数民族的统称。夷又有和悦,愉快的意思。《诗经·商颂·那》:“我有嘉客,亦不夷怿。”(我有来助祭的嘉客,也不都是令人和悦欢喜。嘉客,此指助祭者。)王褒《九怀·陶壅》:“道莫贵兮归真,羡余术兮可夷。”(道没有什么比归真返朴更高的了,赞扬我的道术可真令人愉快啊。归真,还其本性。《楚辞章句》:“夷,喜也。”)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与之论辨,言和而色夷。”(跟他谈论道理,言语平和,表情也平易和悦。)“和悦、愉快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心”写作“恞”,或作“怡”。明人宋濂用“夷”字,系仿古。
夷同痍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夷同痍
夷音yí。夷的本义是平坦。假借为痍,受伤,创伤。《小尔雅·广言》:“夷,伤也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晋人从之,楚师大败,王夷师熸(jiān),子反死之。”(晋国人听从了他的话,楚军被打得大败,君王受伤,军队一蹶不振,子反为此而死。熸,原指火灭,比喻全军溃败。)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子反命军吏察夷伤,补卒乘,缮甲兵。”(子反命令军吏了解伤情,补足士卒骑兵,修理好盔甲武器。)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每有攻战,辄为先登,身被金夷,不避死亡。”(每当有攻战,就身先士卒登城,即使身上被兵器所伤,也冒着死亡危险不躲避。金,代指武器。)“创伤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疒”写作“痍”。
倚同椅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倚同椅
倚音yǐ。倚的本义是凭靠。《说文》:“倚,依也。”椅子是供人凭靠坐用的,故“倚”又有椅子义。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今之士族,当婚之夕,以两倚相背,置一马鞍,反令婿坐其上,饮以三爵。”(当今的世家大族,在婚礼的晚上,用两把椅子相背靠着,上面放置一个马鞍子,掉转让新婿坐在马鞍上,拿三杯酒让他喝。)《朱子语类辑略》卷七:“小商和尚少年从师参禅,一日,偶靠倚而坐。”(小商和尚青年时跟随师傅参禅,有一天,偶然靠着椅子来坐着。参禅,佛教语,玄思冥想,探究其理。)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:“高宗在徽宗服中,用白木御倚子。”(宋高宗赵构在为宋徽宗赵佶服丧期间,用未上漆的白木做御用的椅子,)“椅子”义,约在宋代更换义符写作“椅”。
义同仪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义同仪
义音yí。义的本义是礼仪,容止。《说文》:“义,己之威仪也。”《左传·庄公二十三年》:“故会以训上下之则,制财用之节;朝以正班爵之义,帅长幼之序;征伐以讨其不然。”(所以会见是用它来训示上下之间的准则,制订财赋的标准;朝见是用它来纠正排列爵位的仪式,遵循老少的次序;征伐是用它来讨伐那些对上不敬的人。帅,通率,遵循。然,通,敬。)《庄子·马蹄》:“虽有义台路寝,无所用之。”(即使有仪台和大殿,对于马来说又有什么用呢。义台,即仪台,行礼义的高坛。路,大,正。路寝,古代帝王处理政事的宫室。)《晏子春秋·外篇》:“今齐国五尺之童子,力皆过(晏)婴,然而不敢乱者,畏礼义也。”(现在齐国一米高的小孩,力气都超过了晏婴,然而不敢犯上作乱的原因,是礼仪使人畏惧。尺,古尺合今0.23米。礼义,即礼仪,行为的法则。)“礼仪,容止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人”写作“仪”。
亦同腋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亦同腋
亦音yè。亦的本义是胳肢窝。《说文》:“亦,人之臂亦也。从大,象两亦之形。”后来本义为借义所夺,“亦”被借作副词,作“也”讲。于是就另加义符“肉”,并改变声符造“腋”字。上古书上“亦”写作“掖”。《说文》:“掖,臂下也。”段注:“字本作亦,或借掖为之。俗作腋。”《玉篇》:“亦,今作掖。”徐铉注:“今别作腋。”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弓不虚发,中必决眦(zì);洞胸达掖,绝乎心系。”(箭从不虚发,一定射中禽兽的眼睛,使眼眶开裂;有时射穿它们的胸,直通腋下,或射断连着心脏的脉络。眦,眼眶。决,裂。洞,贯穿。)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三月中,吕后祓(fú),还过轵道,见物如苍犬,据高后掖,忽弗复见。”(三月中旬,吕后举行祓祭回来,路过轵道亭,看见一只类似黑狗的东西钻到自己的腋下,忽然又不见了。祓,古代为除灾去邪而举行的一种仪式,也称“祓除”、“祓祭”。)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掖;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。”(一千张羊皮,不如一件狐腋制作的裘可贵;听一千人的随声附和,不如听一个人的直言敢谏。诺诺。顺从的答应声。谔谔,直言争辩的样子。)
益同溢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益同溢
益音yì。益的本义是水漫出来。《说文》:“益,饶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澭水暴益,荆人弗知,循表而夜涉,溺死者千有余人,军惊而坏都舍。”(澭水大涨,楚国人不知道这种情况,仍然沿着原来设立标记的地方来黑夜渡河,淹死的有一千多人,军队大乱,发出的惊恐声如同城郭崩塌房屋倾倒声一样。高诱注:“暴,卒(猝)。益,长。”澭水,黄河的一个支流,今称赵王河,在山东西南。而,如。都,城。)“水漫出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水”写作“溢”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“溢,盈也。”
益又有夸张,言过其实的意思。《韩非子·八奸》:“其于左右也,使其身必责其言,不使益辞。”(君主对于左右宠幸的人,虽然使用他们,但一定谴责他们奉承阿谀之词,不使他们有言过其实的话。)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凡人心险于山川,难于知天,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,人者厚貌深情;故有貌愿而益,有长若不肖,……”(人心比山河还要险恶,了解人心比知天还要困难,天还有春夏秋冬早晚的一定时期,人却是容貌淳厚而内心深沉;所以有外貌谨厚而行为骄溢的,有貌似长者而其实无才的,……)“夸张,言过其实”义,后来也加义符“水”写作“溢”。
溢同镒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溢同镒
溢音yì。溢的本义是水漫出来。《说文》:“溢,器满也。”假借为镒,古量词,二十两,一说二十四两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今有人于此,屑然藏千溢之宝,虽行贰(tè)而食,人谓之富矣。”(如今在这里有一个人,他杂碎零乱地藏有价值千两黄金的宝物,即使是讨饭来吃,人们也说他富有。屑然,形容杂碎而多的样子。行贰,讨饭。)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布帛寻常,庸人不释;铄金百溢,盗跖(zhí)不掇。”(十尺长的布帛,一般人见了也不会舍弃;熔化着的千两黄金,盗跖怕烧也不敢去拿。寻常,八尺为寻,十六尺为常。掇,拾取。)《史记,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告其少子往视之,乃装黄金千溢,置褐器中,载以一牛车。”(范吩咐他的小儿子去探察一下,于是收拾了黄金千锭,装在麻袋里,用一辆牛车装载。)“古量词”义,后来更换义符写作“镒”。
意同億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意同億
意音yì。意的本义是心意。《说文》:“意,志也,察言而知意也。”意又有预料,猜想的意思。段注:“意之训为测度,其字俗作億。”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四绝——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”(孔子断绝了四种毛病——不凭空揣测,不绝对肯定,不固执己见,不唯我独是。)《庄子·胠箧》:“夫妄意室中之藏,圣也;入先,勇也;出后,义也;知可否,知也;分均,仁也。”(盗如果猜想到屋内储藏的东西,就是高明的;带头进去,就是勇;最后出来,就是义;判断能不能下手,就是智慧;分赃均匀,就是仁义。二个“知”:第一个‘知’,动词,知道;第二个‘知’,同智。)《商君书·修权》:“夫释权衡而断轻重,废尺寸而意长短。”(抛弃量具却去判断轻重,丢掉尺寸却来猜度长短。释,放下,放弃。权衡:权,秤锤;衡,秤杆。此泛指量具。)“预料,猜想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人”写作“億”。
億(亿)同臆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億(亿)同臆
亿音yì。亿的本义是安,安静。《说文》:“亿,安也。”又万万为亿。亿又有臆测,揣度的意思。《广韵》:“亿,度也。”《论语·先进》:“赐不受命,而货殖焉,亿则屡中(zhòng)。”(端木赐不能接受天命却去经商,他揣测行情,竟然常常就猜对了。赐,指端木赐,孔子弟子。)《楚辞·天问》:“厥萌在初,何所亿焉?”(事物的萌芽在当初已经出现,臆测什么还预料不到它?厥,代一切事物。何所,相当于“什么”。焉,兼词,于是。)《荀子·赋》:“暴至杀伤而不亿忌者与?”(风狂雨骤,雷电交加,杀伤万物却不揣度疑忌吗?与,同欤,句末语气词。)“臆测,揣度”义,后来更换义符写作“臆”。
蓺同藝(艺)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蓺同藝(艺)
蓺音yì。蓺的本义是种植。《说文》:“蓺,草木不生也。”(草木的种子种下还没生出来。)《诗经·唐风·鸨羽》:“王事靡盬(gǔ),不能蓺稷黍。”(王事总没有停息,不能够种植稷黍。盬,休息,休止。)《诗经·大雅·生民》:“蓺之荏菽,荏菽旆(pèi)旆。”(后稷小时就爱好种植大豆,豆苗长得蓬勃茂盛。荏菽,又称戎菽,即大豆,黄豆。旆旆,枝叶繁盛上扬的样子。)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游于三辅,因入京师观太学,遂通五经,贯六蓺。”(到三辅游学,随即进入京都游历太学,于是通晓五经,贯通六艺。三辅,汉以京兆尹、左冯翊郡、右扶风郡为三辅。六蓺,即六种技艺,指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)“种植”义,后来写作“藝”。今简化为“艺”。
邑同悒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邑同悒
邑音yì。邑的本义是国都。《说文》:“邑,国也。”邑又有忧郁,愁闷不安的意思。《苟子·解蔽》:“不慕往,不闵来,无邑怜之心。”(不羡慕往古,也不忧虑将来,致力于现在,没有一点忧愁吝惜的心情。)屈原《离骚》:“曾歔欷余郁邑兮,哀朕时之不当。”(我泣不成声呵,更增加我的忧愁不安,哀叹我没有遇上美好的时光。曾,同增,增加。歔欷,悲泣的声音。)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?”(怎么能整天忧郁寡欢地等待几十年甚至百年,再来成就帝王的大业呢?)“忧郁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心”写作“悒”。
埶同势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埶同势
埶音shì。埶的本义是种植,音yì。《说文》:“埶,种也。”埶,还有形势,势力的意思。段注:“《说文》无势字,葢古用数为之。”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水动而景摇,人不以定美恶,水埶玄也。”(水在流动而映在水中的影子也随着摇动,人们不能凭倒影来判断美丑,这是因为水势使人眼花的缘故。景,同影,影子。玄,同眩,眼花。)《苟子·王制》:“分(fèn)均则不偏,数齐则不壹,众齐则不使。”(名分一样就不能辨别尊卑,势位相等就不能统领,大家一样便不能派遣使用。偏,通遍,普遍。不壹,指无统属。)苏舜钦《沧浪亭记》:“坳隆胜孰,遗意尚存。”(低凹高起的形势极优美,遗留下来的风味还存在。)“形势,势力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力”写作“势”。苏舜钦文用“埶”,系仿古。
医同翳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医同翳
医音Yì。医的本义是古代盛弓弩矢的器具。(按:医,非今医生之“医”,医生的医,繁体写作“醫”。)《说文》:“医,盛弓弩矢器也。”《国语·齐语》:“诸侯甲不解纍(léi),兵不解医,弢(tāo)无弓,服无矢。”(诸侯的军队捆绑的铠甲不用解开,武器不必从装它的器具中拿出,弓袋中没有弓,箭袋中也没有箭。纍,绳索,捆绑。弢,弓袋。服,同箙,盛箭器具。段注《说文》:“今《国语》作‘翳’,假借字。韦(昭)曰:‘翳,所以蔽兵也。’……翳行而医废矣。”)“盛弓弩矢的器具”义,后来写作“翳”。
同-古文字通假字典
同
(東定tong)文獻作銅(東定tong),雙聲叠韻
古幣有“同是”方足布(《錢典》一三四、一三五),出土地多在山西及河北(《古幣文編》六九頁)。前人皆以“同是”為晉邑“銅鞮”省文。《左傳·成公九年》:“鄭伯入晉,晉人討其貳於楚也,執諸銅鞮。”杜預注:“晉别縣。”又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晉分羊舌氏之田,以為三縣……樂霄為銅鞮大夫。”又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子産曰:“今銅鞮之宫數里。”戰國韓地,在今山西沁縣南。按《尚書·顧命》:“乃受同瑁。”《白虎通·爵》引同作銅。
爱同薆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爱同薆
爱音ài。爱的本义是仁爱。《说文》作“”。“,惠也。”《广雅·释诂四》:“爱,仁也。”爱又有隐藏,躲藏的意思。扬雄《方言》六:“爱,谓薆蔽也。”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:“爱而不见,搔首踟蹰。”(等好久她躲藏不出来,我搔头心乱四顾彷徨。踟蹰,双声连绵词,心神不安,要走不走的样子。)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故天不爱其道,地不爱其宝,人不爱其情。”(所以天不能隐藏它的规律,大地不能隐藏它的宝藏,人不能隐藏他的真情。)“隐藏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草”写作“薆”。《尔雅·释言》:“薆,隐也。”
卬同昂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卬同昂
卬音áng。卬的本义是仰慕,仰仗。《说文》:“卬,望欲有所庶及也。《诗》曰:‘高山卬止’。”引申抬起,抬高。段注:“卬,望也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万物卬贵,过平一钱,则以平贾卖与民。”(各种东西如价钱昂贵,超过平价一钱,官府就以平价卖给百姓。过平一钱,汉代每月由官府平一次物价,如有人私自增价,官府就限令按平价卖出。贾,同价。)柳宗元《蝜蝂(fùbǎn)传》:“蝜蝂者,善负小虫也。行遇物,辄取,卬其首负之。”(蝜是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。爬行中遇到小东西就拿过来,抬起它的头就背上去。辄,就。负,背。)“抬起,抬高”义,后来写作“昂”。《说文新附》:“昂,举也。”
卬同仰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卬同仰
卬音yǎng。卬的本义是仰慕,仰仗。引申为抬头,脸向上;再引申为仰望,盼望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重耳之卬君也,若黍苗之卬阴雨也。”(重耳盼望您,就象久旱的禾苗渴望阴天下雨一样。)《庄子·天地》:“为圃者卬而视之,曰:‘奈何?’”(种菜的老人抬起头来,看一看子贡说:“怎么样?”之,代子贡,孔子的弟子。)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夫仁人在上,为下所卬,犹子弟之卫父兄,若手足之扞(hàn)头目,何可当也?”(有仁德的人在高位,被百姓仰望的情景,象儿子、弟弟保护父亲、哥哥一样,如同手、脚保卫脑袋、眼睛一般,怎么能够阻挡呢?扞,抵御,保卫。)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以将军之莫府,海内莫不卬望。”(凭着将军幕府的声威,天下的人没有谁不仰望您。莫府,同幕府,古代将帅驻所的门所设的帷帐,代称将帅处理政务的地方。)“仰慕,仰望,盼望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人”写作“仰”。
敖同遨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敖同遨
敖音áo。敖的本义是游玩,游逛。《说文》:“敖,出游也。”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微我无酒,以敖以游。”(并非我没有借酒浇愁,也不是遨游就能解脱烦忧。微,否定副词,非,不是。)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巧者劳而知者忧,无能者无所求,饱食而敖游。”(有能力的人一定劳苦,有智慧的人一定会忧愁;没有能力的人就没有什么奢求,吃饱了饭而自在地遨游。知,同智,此为动词,有智慧。)《商君书·垦令》:“官无邪,则民不敖;民不敖,则业不败。”(官吏十分正派,百姓就不游逛而守法;百姓不散荡又守法,那么农业就不受损害。邪,不正当,邪恶。)“游玩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辵”写作“遨”。《说文》不收“遨”字。
敖同傲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敖同傲
敖音ào。敖的本义是游玩。假借为傲,骄傲,傲慢。《说文》:“傲,倨也。”《诗经·周颂·丝衣》:“不吴不敖,胡考之休!”(不大声喧哗也不能够骄傲,这便是大寿考的福兆!吴,喧哗。《说文》:“吴,大言也。”胡,寿。休,美,福。)《荀子·强国》:“百姓劫则致畏,嬴则敖上。”(百姓被胁迫就能达到使他们畏惧的目的,一宽松就会对上傲慢。嬴,余,宽。)《礼书,曲礼上》:“敖不可长,欲不可从。”(傲慢不能够使它助长,贪欲不能够让它放纵。从,同纵。)“骄傲,傲慢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人”写作“傲”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