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,一个集成语、谚语、俗语、俚语、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,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,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,以致天下好学之士,齐心合力,相互扶持,共同进步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豚

豚(豚)是什么意思

  • 豚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文定tun)讀為遯(文定dun),雙聲叠韻

    銀雀山竹簡《國法之荒》:“□下无弗為之心,而以豚罪辟刑為故。”“豚罪辟刑”即“遯罪避刑”。按《易·中孚》:“豚魚吉。”釋文:“豚,黄作遯。”

  • 豚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文定tun)讀為盾(文定dun),雙聲叠韻

    瘄坭:“孚戎兵豚、矛、戈、弓、備(箙)、矢。”豚與矛、戈、弓、矢並列,必讀為盾。按遁與遯多通用。《説文》:“遁,遷也。”徐鍇繫傳:“《尚書》殷高宗曰‘既乃遁于荒野’,是遷於荒野也,當作此遁,今文《尚書》借遯字。”《玉篇》:“遁,退還也,隱也。遯,同遁。”由此知豚可讀為盾。

  • 豚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豚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豚tún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小猪,猪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归孔子豚。”(归:通“馈”,赠送。)王驾《社日》:“豚栅鸡栖半掩扉。”②通“墩”。盛土的袋子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蒋济传》:“豫作土豚,遏断湖水。”③通“遁”。隐遁。《太玄·瞢》:“师或导射,豚其埻。”(埻zhǔn:箭靶。)

    【说明】“豚”为会意字,由“豕”和“月(肉)”组合而成。

    【辨析】豚、豕、彘。见“豕”字条。

  • 豚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豚tún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名]小猪。《国语·勾践灭吴》:生女子,二壶酒,一豚。《孟子·寡人之于国也》:鸡豚狗彘之畜。

  • 豚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
    豚tún

    【中古音】:

    【上古音】:

    徒渾切

    【通假字释义】:

    定魂合一(定文) 小豕也。

    【正字及释义】:

    墩 dūn ㄌㄨㄣ 都昆切 端魂合一(端文) 土堆。

    《三國志·魏書·蔣濟傳》:豫作土豚,遏斷湖水。

  • 豚-通假字小字典

    豚tún

    徒浑切(定魂合一) 定文平

    小猪,也泛指猪。

    通“墩”dūn 都昆切(端魂合一) 端文平 土堆,土堤。

    预作土豚,遏断湖水。(《三国志·魏书·蒋济传》)——预先作好土堤,阻断湖水(上涨)。〔遏(è):阻止,阻拦。〕

  • 豚-敦煌俗字典

    豚tún

    S.617《俗務要名林》:“豚:猪子也,徒渾反。”

    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字形雖別,音義是同。古而典者居上,今而要者居下。”按:顏元孫《干祿字書》:“豚上通,下正。”

    S.202《傷寒論·辨脉》:“目下狀如豚肝。”

  • 豚-汉语字源字典

    豚tún

    甲 金 

    豚字由肉、豕会意,其本义是指专供食用的肉猪。作为食用的肉猪,猪龄越小则肉味越是鲜美,故豚又特指小猪、幼猪,俗称“乳猪”。金文和小篆的豚字或从又,是用手抓猪的意思,表明豚不是凶猛的野猪,而是幼小的家畜,可以徒手抓捕宰杀。

    [豚子]自称其子的谦词,犹犬子。也作“豚儿”、“豚犊”。

    [豚蹄禳田]以猪蹄敬神祈求丰年,喻予人者少而望厚报。

  • 豚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豚tún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〈文〉小猪;泛指猪犬豕鸡豚|豚蹄。

  • 豚-汉字异读字典

    ㈠tún 小猪;也泛指猪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郑县人卖豚。”

    ㈡dūn 通“墩”。土堆;土堤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蒋济传》:“预作土豚,遏断湖水。”

  • 豚-金瓶梅字典

    (一)tún 《广韵》:豕子。 徒浑切 臻合一平魂定

    [豚犬]tún quǎn,谦称己子。 学生生一豚,不足为贺。(三一15下10)

    (二)当作“豚”dū,形近讹。《广韵》:“豚尾下竅也。”丁木切 通合一入屋端 又《集韵》:博雅,臀也。一曰肥也。 竹角切 江开二入觉知

    肥而下垂状。 生的魁肥胖大,沿(阔)口豚腮。(五十1上10)

  • 豚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