託(託)是什么意思
託同托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託同托
託音tuō。託的本义是寄托,依靠。《说文》:“託,寄也。”引申为托付,委托。《左传·襄公十五年》:“良司臣而逸之,託诸季武子。”(认为司臣很有才能就放走了他,把他托付给季武子。良,形容词的意动用法。)《论语·秦伯》:“可以託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。”(可以托付给他幼小的孤儿和百里国家的命运。尺,古尺合今0.23米,身长六尺,合今一米三多,还算小孩。)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一旦山陵崩,长安君何以自託于赵?”(一旦您不幸去世,长安君凭什么能在赵国寄托自身呢?山陵崩,借喻国君之死。)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蟹八跪而二螯,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託者,用心躁也。”(蟹虽有八只脚又有两只钳子,但离开蛇和鳝鱼的洞,就没有可以寄身的地方,是用心浮躁的缘故。跪,脚。)“寄托,托付,委托”义,大约从宋代起,更换义符写作“托”。
託-古代汉语字典
託tuō△
【释义】:
①寄托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长安君何以自託于赵?”宋玉《招魂》:“魂兮归来,东方不可以託些。”(些:语气词。)引申为委托,托付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愿及未填沟壑而託之。”(填沟壑:指死。)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愿陛下託臣以讨贼兴复之效。”②推托,假托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·华佗》:“因託妻疾,数期不反。”(反:返。)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今将军外託服从之名,而内怀犹豫之计。”
【辨析】託、托。“托”是中古以后产生的,是“託”的通俗写法。不过,“托”有它自己特有的意义,表示用手掌承着东西;又有引申义,如“衬托”。这些意义的“托”都不能写成“託”。
託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託tuō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他各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透鐸開一(透鐸) 寄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橐 tuó 他各切 透鐸開一(透鐸) 盛物的袋子。
《吕氏春秋·士節》:因謂其友曰,盛吾頭於笥中,奉以託。
託-敦煌俗字典
託tuō
S.238《金真玉光八景飛經》:“託化謠歌章,隨變入無名。”
雲24《八相變》:“仙人忽見淚盈目,呼(吁)嗟傷歎手託顋。”按:此字罕見,別卷異文作“託”。
託-金瓶梅字典
託(托)
tuō 《广韵》:寄也。 他各切 宕开一入铎透
①托付,请托。 刚才不是我说着,把这些东西就託他拿的去了。(五八18下7)胡知府又受了西门庆、夏提刑嘱託,无不做分上。(四九12上6)
②通“托”,物下支撑。 吃毕,收下盏託去,请宽衣服房里坐。(五九5上9)那话上使了託子。(五九7下7)
託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託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