爲(爲)是什么意思
爲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爲wéi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薳支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于支合三(匣歌) 《爾雅·釋言》:譌作造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譌 é 五禾切 疑戈合一(疑歌) 同訛,錯誤。
《詩·唐風·采苓》:人之爲言,苟亦無信。〔陳奂云:王肅本作爲言,定本作僞言。《詩·沔水》民之訛言,《説文》引作言。古爲、僞、譌三字同。〕
化 huà 呼霸切 曉禡合二(曉歌) 德化。
《詩·小雅·天保》:群黎百姓,爲爾德。〔馬瑞辰云:爲與化古皆讀若譌,故爲、訛、化古並通用。高亨云:爲,借爲化。〕
惟 wéi 以追切 喻脂合四(余微),思考。
《詩·小雅·天保》:吉蠲(juān清潔)爲饎,是用孝享。〔《周禮·蜡氏》鄭注引作惟饎。〕
違 wéi 雨非切 于微合三(匣微) 違背。
《荀子·臣道》:忠而不順者,無功者也,有功而不順者,無德者也,故無德之爲道也,傷疾墮功滅苦,故君子不爲也。〔楊倞注:爲或爲違。〕
僞 wěi 危睡切 疑寘合三(疑歌) 假;欺詐;人爲。
《詩·王風·兔爰》:我生之初,尚無爲。〔馬瑞辰云:爲與僞古通用,此詩無爲亦當讀僞。〕
《左傳·定公十二年》:子爲不知,我將不墜。〔《釋文》云:一本爲作僞。〕
《晏子春秋·内篇問上》:如此,則不爲行以揚聲,不掩欲以榮君。〔俞樾云:古爲、僞通。〕
《管子·樞言》:爲善者,非善也,故善無以爲也。〔郭沫若云:兩爲字均假爲僞。〕
《管子·心術上》:變化則爲生,爲生則亂矣。〔俞樾云:古爲、僞字通。〕
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知而險,賊而神,爲詐而巧,言無用而辯,辯不惠而察,治之大殃也。〔俞樾云:爲與僞通。〕
《韓非子·五蠹》:其言古者,爲設詐稱,借於外力,以成其私而遺社稷之利。〔高亨云:爲借爲僞。〕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夫子爲弗聞也者而過之。〔王先慎云:爲、僞古通。〕
《禮記·月令》:百工咸理監工日號,毋悖于時,毋或作爲淫巧以蕩上心。〔鄭玄注:今《月令》“作爲”爲“詐僞”。〕
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:天子識其手,問之,果爲書。於是誅文成將軍。
謂 wèi 于貴切 于未合三(匣微) 言説;告訴。
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公曰:然則教無益乎?”對曰:“胡爲文,益其質。”
《墨子·公輸》:宋,所爲無雉兔狐狸者也。〔孫詒讓注:爲,《宋策》作謂,字通。〕
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管仲,曾西之所不爲也,而子爲我願之乎?〔王念孫云:爲,猶謂也。〕
《穀梁傳·宣公二年》:孰爲盾而忍弒其君者乎。〔王念孫云:爲,猶謂也,古二字可互用。〕
《韓非子·外儲説右上》:太子怒,入爲王泣曰:爲我誅戮廷理。〔陳奇猷云:爲、謂通。〕
《韓非子·内儲説下》:夫人知玉之不以己爲妒也,因爲新人曰:王甚悦愛子,然惡子之鼻,子見王,常掩鼻,則王常幸子矣。〔王先慎云:爲與謂古本通。〕
《韓非子·孤憤》:此所爲重人也。〔王先慎云:爲、謂古通,作爲不誤。〕
《韓非子·内儲説上》:嗣公爲關吏曰:某時有客過而所,與汝金,而汝因遣之。
《鹽鐵論·褒賢》:季孟之權,三桓之富,不可及也,孔子爲之曰:“微。”〔張敦仁云:爲,當作謂。〕
《列子·湯問》:兩小兒笑曰:孰爲汝多知乎?〔王重民云:爲、謂古字通。〕
爲-敦煌俗字典
爲wei
敦研312《金光明經》卷第一《序品》:“所生功德,爲無有上。”按:“爲”字又音去聲,各字形可以互相參考。
敦研311《修行本起經》卷下:“迦維羅衛國,天下最爲中。”
敦研126《佛說首楞嚴三昧經》:“所言爲實,是人畢能。”
敦研137《佛說首楞嚴三昧經》:“我若異說,則爲誑佛。”敦研238《佛說首楞嚴三昧經》卷下:“若能解此,所爲不難。”
S.6825V想爾注《老子道經》卷上:“古之善爲士者,微妙玄通。”
敦研004(2-1)《優婆塞戒經》:“是故一切善不善法,心爲根本。”
敦研004(2-1)《優婆塞戒經》:“若從他得,名爲受戒。”
爲-敦煌俗字典
爲wei
敦研241《佛說齋經》:“奉持八誡,習五思念,爲佛法齋。”按:“爲”字又音平聲,各字形可以互相參考。
天津市文物公司藏卷15號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》:“摩善住天子頂而爲說法。”
为(爲)-汉语字源字典
为(爲)wéi
甲 金 篆
古代中原一带气候温和,生活着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动物。大象就是其中之一。大象身强体壮,力大无比,而且性情温和,是人类劳动的好帮手。甲骨文的为字,象一个人用手牵着大象的鼻子,其本义为驯象,即驱使大象帮人干活,因此,为字有干活、做等意思。这个字由甲骨文到金文,又由篆书变成隶书、楷书,再由楷书演变成今天的简化字,原来的形象和意思一点也看不出来了。
爲-金瓶梅字典
爲
(一)wéi 《广韵》:尔雅曰,作造为也。 薳支切 止合三平支云
①充当。 亏了北京李大郎,养我在家爲契友。(九十2上6)
②借作“幃”。小人内爲失助,中馈乏人,鳏居已久。(十七10上6)
(二)wèi 《广韵》:助也。 于伪切 止合三去寘云
介词。 如今就爲他耽些惊怕儿也罢。(五二9下11)
爲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爲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