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(溫)是什么意思
温-古文字通假字典
温
(文影wen)讀為愠(文影yun),雙聲叠韻
馬王堆帛書《六十四卦·夬》九三:“君子缺(夬)缺獨行,愚(遇)雨如濡。有温,无咎。”温通行本《易》作愠。《説文》:“愠,怒也。”又銀雀山竹簡《孫子兵法·火攻》:“主不可以怒興軍,將不可以温戰……怒可復喜也,温可復……”十一家本作:“……將不可以愠而致戰……愠可以復悦。”又銀雀山竹簡《孫臏兵法·行篡(選)》:“死者不毒,奪者不温。”温亦讀愠。《論語·學而》:“人不知而不愠。”鄭玄注:“怨也。”張震澤云:“此言慶賞切其所欲,則死而無怨,奪而無怒。”按《禮記·内則》:“柔色以温之。”釋文:“温又作愠。”
温-古文字通假字典
温
(文影wen)讀為筋(文見jin),叠韻
馬王堆帛書有《足臂十一温灸經》,其標目有“足泰陽温”、“足少陽温”、“足少陰温”等。中國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室《馬王堆帛書四種古醫書簡介》讀温為脈,定篇名為“脈灸經”,同時指出也有另一種意見認為温應讀筋,“温灸經”即《靈樞·經筋篇》。按當以後説為是。温與筋古音同部,而脈則錫部字,錫與文距離較遠。且從内容上看,《經筋篇》也與《温灸經》接近。如經温結盛之處與經筋同在四肢溪谷之間;經筋的病變多表現為痹變、拘攣等運動障碍的病,《温灸經》同;又《温灸經》有些語句與《經筋篇》同,如二者均稱脈之直行者為“其直者”,均稱發病為“其病”,而不分“是動”病與“所産”病,二者均不與五臟、六腑相配等。對此,拙文《出土醫學簡帛札記》有説。
温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温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温-古代汉语字典
温wēn
【释义】:
①暖。《韩非子·难二》:“风雨时,寒温适。”《论衡·寒温》:“近水则寒,近火则温。”又为使暖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清。”(言冬天温被使暖,夏天扇席使凉。)②温和。《诗经·邶风·燕燕》:“终温且惠,淑慎其身。”《管子·形势》:“人主者,温良宽厚则民爱之。”今成语有“温文尔雅”。③丰足。董仲舒《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》:“身宠而载高位,家温而食厚禄。”刘祁《归潜志》卷十三:“家资颇温。”④温习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王维《山中与裴秀才迪书》:“足下方温经,猥不敢相烦。”(猥wěi:随便。)⑤中医术语。热病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。”又为温补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劳者温之,结者散之。”⑥通“蕰”。蓄积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其流长矣,其温厚矣。”[温籍]宽容包涵。《汉书·酷吏传·义纵》:“治敢往,少温温。”⑦通“愠yùn”。恼怒。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子兵法·火攻》:“主不可以怒兴军,将不可以温战。”
温-常用古汉语字典
温wēn
【释义】:
[动]温习。《论语》六则: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袁枚《祭妹文》:温《缁衣》一章。[形]暖和,热度。袁枚《祭妹文》:四支犹温,一目未暝,盖犹忍死待予也。
温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温wēn
【中古音】:
ㄨㄣ
【上古音】:
烏渾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影魂合一(影文) 温水。出犍爲涪,南入黔水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瘟 wēn ㄨㄣ 烏昆切 影魂合一(影文) 疫病。
《風俗通義·窮通》:司徒中山祝恬字伯休,公車徵,道得温病。〔注:温與瘟通。〕
煴 yūn ㄩㄣ 於云切 影文合三(影文) 雲氣:無火苗的火堆。
《禮記·曲禮上》:冬温而夏清。
《禮記·月令》:温風始至。
藴 yùn 於問切 影問合三(影文) 藴藏,藴積。
《詩·小雅·小宛》:飲酒温克。〔《箋》云:雖醉猶能温藉自持以勝。〕
《禮記·内則》:柔色以温之。〔《釋文》:温,本又作蕰。鄭玄注:温藉也。惠棟云:古藴藉字皆作温。〕
《荀子·榮辱》:其(流)長矣,其温厚矣。其功盛姚遠矣。〔郝懿行云:温與蕰同。〕
《春秋繁露·楚莊王》:視其温辭,可以知其塞怨。
《漢書·酷吏義縱傳》:治敢往,少温藉。
温-常用字详解字典
温wēn
从水昷声,形声,,12画。①不冷不热温带|温水|温暖。②温度,冷热的程度高温|低温|气温。③把东西加热温酒|温水。④复习温习|温书。⑤性情柔和温柔|温和。⑥同“瘟”。中医学称热病。
〈辨〉温字从水,本义为古水名,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。借用为温暖字。温暖字本作,从皿从囚,表示拘囚人犯尚给以饮食,不失温和,引申有温暖义。字后来不单用,用为偏旁讹变作昷。
温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温wēn
【释义】:
①冷热适度;暖和温水不要太烫,温的就行温暖|温带。→②使暖;适当加热酒凉了,再温一下。③把学过的东西重复学习,使巩固温书这课书我温了三遍|温习◇重温旧梦。→④中医对急性热病的统称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。→⑤冷热的程度;温度室温|气温|体温。→⑥和顺;宽厚温和|温顺|温情|温文尔雅。〇⑦姓。
温-汉字异读字典
温
㈠wēn ①暖;不冷不热。如:温水。②温和。如:温顺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温而厉。”③温度。如:气温。④温习。如:温书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温故而知新。”⑤中医热病之称。如:春温。⑥中医指补养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劳者温之……损者温之。”⑦古国名。建都于温,亦称温。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。⑧姓。
㈡yùn 〔通〕通“蕰”。“蕰藉”同“温藉”。《汉书·义纵传》:“治敢往,少温藉。”
温-金瓶梅字典
温
(一)wēn 《广韵》:水名,出犍为。又和也,善也,良也,柔也,暖也。 乌浑切 臻合一平魂影
凉热适中。 温茶儿又好,热的烫的死蒜臭。(五二6下8)
(二)当作“湿”(濕)shī,形近讹。 你饭来张口,水来温手,这等插金带银呼奴使俾,又惹什么气?(七六16上10)
桓温-历代避讳字汇典
桓温huán wēn
晋末南郡公、江州刺史、僭称楚帝桓玄,父名温。
《晋书·桓玄传》云:大亨中,“(桓玄)发诏为桓温讳,有姓名同者一皆改之。”彦按:时玄尚未僭位,篡逆之迹已露如是。
温-历代避讳字汇典
温wēn
(一)
晋末南郡公、江州刺史、僭称楚帝桓玄(小字灵宝),父名温。
〔改称〕〈县名〉《宋书·州郡志四》云:兴古郡“宛暖令,汉旧,属牱。本名宛温,为桓温改。”
〔触犯〕《世说·任诞篇》云:“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马,船泊荻渚。王大服散后已小醉,往看桓。桓为设酒,不能冷饮,频语左右,令温酒来。桓乃流涕呜咽。王便欲去,桓以手巾掩泪,因谓王曰:‘犯我家讳,何预卿事?’王叹曰:‘灵宝故自达。,”
又,《御览》卷五六二引《世说》曰:“桓玄呼人温酒,自道其父名。既而曰:‘英雄正自粗疏。’”彦按:今《世说》无此,余嘉锡云:“恐是孝标之《注》,盖引他书,以明与《世说》不同。今本为宋人所削耳。”(1)
(二)
五代梁太祖朱晃,初名温。
《画禅室随笔》卷一“题温飞卿书”条云:“《湖阴曲》,温飞卿书,似平原而遒媚有态……昔年殷司马之孙持至长安,留予案上两月,余以温庭筠‘温’字颇浸,疑是王黄华书,黄华亦名庭筠,字迹亦近朱家父子,故耳。川中黄昭素乃谓此必曾入梁内府,梁讳‘温’字,遂磨去。意或有之。”
(三)
五代吴大丞相、东海郡王,南唐追尊义祖徐氏名温。
〔缺笔〕《入蜀记》卷四云:鄂州头陀寺有南齐王简栖碑,唐开元六年建,南唐己巳岁重立,前鄂州唐年县主簿、秘书省正字韩夔书。“碑字前后一手,又作‘温’字不全,盖南唐尊徐温为义祖而避其名。则此碑盖夔重书也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