杇(杇)是什么意思
杇-古代汉语字典
杇wū
【释义】:
涂饰,抹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粪土之墙,不可杇也。”
杅(杇)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杅(杇)yú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羽俱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于虞合三(匣魚) 所以涂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盂 yú 羽俱切 于虞合三(匣魚) 盛湯漿或食物的器皿。
《儀禮·既夕禮》:兩敦,兩杅,盤。
《公羊傳·宣公十二年》:古者杅不穿,皮不蠹,則不出於四方。〔阮元《校勘記》云:杅即盂之假借字。〕
《論衡·無形》:若夫冶者用銅爲柈(同槃)杅,柈杅雖已成器,猶可復爍。
《後漢書·崔駰傳》:銘諸几杖,刻諸盤杅。〔注:杅亦盂也。〕
《後漢書·吕强傳》:《尸子》曰:君如杅,民如水,杅方則水方,杅圓則水圓。〔李賢注:杅,椀屬也,音于。字亦作孟。〕
杇-难僻字字典
杇wū
【同音字】:污
【释义】:
同“圬”。一种抹墙工具。亦称“镘”,俗称“瓦刀”。
杇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杇wū
【释义】:
古同“圬”。
杇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杇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