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(校)是什么意思
校-古文字通假字典
校
(宵見jiao)通,叠韻,見匣旁紐
銀雀山竹簡《孫子兵法·計》:“兵者,國之大事也。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故輕(經)之以五,效之以計,以索其請(情)。”十一家本效作校。按《莊子·列禦寇》:“而效我以功。”釋文:“效本又作校。”校、效均有考核、比較之意,睡虎地秦簡有《效律》,即為核驗物資賬目之律。
校通效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校通效
校音xiào。校,上古属见纽宵部;效,上古属匣纽宵部。二字为迭韵通假。校(jiào)的本义是古代刑具,枷械的统称。《说文》:“校,木囚也。”通效,仿效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校,假借为效。”《管子·牧民》:“不敬宗庙,则民乃上校。”(国君如果对宗庙不尊敬,那么百姓就会对上仿效。宗庙,古代天子、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。尹知章注:“校,效也。君无所尊,人亦校之。”)白居易《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·竞渡》:“自经放逐来顦顇,能校灵均死几多?”(自从被贬以来枯槁瘦弱,能仿效屈原而死的自古有多少?顦顇,同憔悴。灵均,屈原的字。几多,代词,询问数量,多少。)
效通校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效通校
效音jiào。效,上古属匣纽宵部;校,上古属见纽宵部。二字为迭韵通假。效的本义是摹仿,效法。《说文》:“效,象也。”《玉篇》:“效,法效也。”通校,考究,考查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效,假借为校。”《尚书·梓材》:“王其效邦君,越御事。”(王要考究列国的国君以及执事治理的人。越,发语词,无义。)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身劳于国而知尽于事,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,吾是以惊。”(在国事上亲身操劳、在政事上耗尽了智慧,他们把职务交给我担任并用功效来考查我,因此我感到惊异。知,同智。《释文》:“效本又作校。”)
校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校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校-古代汉语字典
校
【释义】:
㈠ jiào ①木制刑具,枷械类的总称。《周易·噬嗑》:“屦校灭趾,无咎。”(屦校:铐足之刑,带上脚镣。)②木栅栏,栅栏。《周礼·夏官·校人》:“六厩成校。”《墨子·备穴》:“为铁校,卫穴四。”③较量,对抗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韩、魏之强足以校秦矣。”引申为计较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”④考核。《荀子·君道》:“日月积久,校之以功。”《礼记·学记》:“比年入学,中年考校。”⑤考订,核对书籍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。”(正考父:人名。)班固《答宾戏序》:“永平中为郎,典校秘书。”⑥计数。《荀子·强国》:“威强乎汤武,广大乎舜禹,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。”(胜:尽。)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京师之钱累百巨万,贯朽而不可校。”(贯:穿钱的绳子。)
㈡xiào ⑦学校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郑人游于乡校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夏曰校,殷曰序,周曰庠。”⑧军队的建制。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常护军,傅校获王。”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步兵八校,吏士万人。”又指军队武官职。《后汉书·顺帝纪》:“任为将校各一人。”⑨通“效”。仿效。《管子·牧民》:“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。”
校-古代汉语字典
校xiào
【释义】:
见“校”㈡。
校-常用古汉语字典
校xiào
【释义】:
[名]武官品级之一。罗贯中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:须臾,文官武将,各穿锦衣,帐下偏裨将校,都披银铠,分两行而入。
校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校xiào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胡教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匣效開二(群宵) 木囚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教 jiāo ㄐㄧㄠ 古孝切 見效開二(見宵) 傳授。
《莊子·説劍》:王乃校劍士七日,死傷者六十餘人,得五六人,使奉劍於殿下,乃召莊子。〔《釋文》:校,本或作教。〕
較 jiào 古孝切 見效開二(見宵)
(一)比較。
《孫子兵法·計篇》:故經之以五事,校之以計,而索其情。
(二)計較。
《論語·泰伯》:有若無,實若虚,犯而不校。
骹 qiāo ㄑㄧㄠ 口交切 溪肴開二(溪宵) 脛骨近足細處。又泛指器物的脚。
《儀禮·既夕禮》:綴足用燕几,校在南。〔注:校,脛也。《説文》:骹,脛也。〕
《儀禮·士昏禮》:主人拂几授校。〔注:校,几足。〕
《禮記·祭統》:夫人荐豆執校。〔鄭注:校,豆中央直者也。〕
效 xiào 胡教切 匣效開二(群宵) 呈現;仿效。
《管子·地員》:五臭所校,寡疾難老。〔王紹蘭云:校之言效也。〕
《管子·牧民》:不敬宗廟,則民乃上校。〔注:校,效也。〕
恔 xiào 古了切 見篠開四(見宵) 愉快。
《荀子·禮論》:凡禮,始乎棁,成乎文,終乎悦校。〔郝懿行曰:校,當作恔。〕
校1-常用字详解字典
校1xiào
从木交声,形声,,10画。①学校校1舍|校1风△夜校1|干校1|党校1。②军衔名,高于尉,低于将校1官△大校1|中校1|少校1。
校2-常用字详解字典
校2jiào
①订正校2勘|校2样|校2正△参校2。②同“较”。比较校2场。
〈辨〉校字从木,本义指古代木制刑具,即枷械的统称,读jiào;引申有校正义。又读xiào,用为学校字。
校-敦煌俗字典
校jiào
敦研029《大般涅槃經》:“婆羅門中有如是等大力諸仙,現可撿校。”按:顏元孫《干祿字書》:“技校:上比挍,下校尉。”
P.2173《御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宣演卷上》:“總說此等,名一切法相,所有校量,身命資財,持經福等,及諸功德。”Φ096《雙恩記》:“校却時光,不取之矣。”按:原卷“之矣”二字顛倒。S.462《金光明經果報記》:“居道曰:自計‘所犯誠難免脫,若爲乞示(求),餘一計校(較)?’”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校:撿挍字。”“右依顏監《字樣》甄錄要用者,考定折衷,刊削紕繆。”
S.238《金真玉光八景飛經》:“促校北帝錄,收攝群魔名。”
校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校jiào
【释义】:
①比较校场(旧时比武或操演的地方)。→②比较不同文本,改正文字上的错误这本书我已校了两遍|校订|校勘|校对|校样|点校。
另见xiào。
校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校1xiào
【释义】:
①学校早上7点到校1|校1庆|校1址|校1友|母校1。〇②姓。
校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校2xiào
【释义】:
军衔名,在将官之下,尉官之上校2官|上校2|少校2。
另见jiào。
校-汉字异读字典
校
㈠jiào ①古代的囚具,就是枷。《易·噬嗑》:“何校灭耳。”②木栏。校猎:以木栏遮阻,猎取禽兽。③比较。《资治通鉴》卷一〇四:“较其强弱之势。”④计较。如:犯而勿校。⑤查对;计点。如:校对。
㈡xiào ①〔通〕通“𢽾”。学校。如:校址。②〔专〕军衔名。如:中校;少校。③〔专〕古代军队的编制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步兵八校,吏士万人。”④〔专〕姓。唐代有校桀。
㈢xiáo 〔通〕通“骹”。器物的脚。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主人拂几授校。”
㈣jiǎo 〔通〕通“绞”。紧;牢。《考工记·庐人》:“击兵同强,举围欲细,细则校。”
校-金瓶梅字典
校(較)
(一)jiào 《广韵》:检校,又考校。 古孝切效开二去效见
检校,考校。 例见“較”字条。
(二)jiāo “交”涉“椅”增“木”符得形。
[校椅]jiāo yǐ,即“交椅”。 正当中放一张蜻蜓腿、螳螂肚、肥皂色起楞的卓子,……周围摆的都是泥鳅头、楠木靶、肿筋的校。(四九15上7)
(三)xiào 《广韵》:校尉,官名。《集韵》:教学之宫。 后教切 效开二去效匣
学校。 养贤莫如学校,今后取士悉遵古由学校陞贡。(四八12上3)
校-历代避讳字汇典
校xiào
明熹宗朱氏名由校。
避偏讳“校”:
〔省阙〕《汇考》卷二三云:“魏庄渠校著《六书精蕴》,其弟庠刻之,但称魏氏,不书名,避熹宗讳也。”彦按:魏校字子才,号庄渠,《明史》有传。然校于弘治十八年(公元1505年)成进士,即从此时算起,至熹宗即帝位之天启元年(公元1621年),亦达一百一十六年之久,庠虽其弟,至此即在世亦甚高龄。颇疑魏校但称魏氏,为后人追改。
〔改称〕〈职官〉《明史·礼志五》云:“天启元年正月从礼部奏,凡……从木加交字者,俱改为‘较’。惟督学称较字未宜,应改为学政。”《汇考》卷二三亦云:“提督学校官,设自正统元年,至正德十年始从田汝耔之请,诏给关防,文曰‘钦差某省提督学校关防’。天启即位,奏请改铸曰‘学政’,其随常书写则曰‘学校’,明季书类然,而学政之名至今仍之。”
〈关防〉《三朝野记》卷三上云:“凡内庵奉差关防,篆文曰‘某处内官关防’,惟东厂则曰‘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。’……熹庙即位,避御讳改曰‘官旗’。”《汇考》卷二三引《杂史》亦云:“天启四年春,魏忠贤掌(东)厂,其年夏季,李永贞偶分批东厂一疏,司礼监刘若愚见面上关防,因谓永贞曰:‘省直、提学、道关防,俱避御名题请改铸,此臣下尊君之体不忍阙者。东厂系内府亲近衙门,何三四年尚用旧关防,无人题请改铸乎?’永贞叹曰:‘老爹素通六书,可谓识体。’即转白忠贤。忠贤曰:‘真字我不识,这篆字谁能认得。’随具题改铸‘官较’曰‘官旗’。”
〔代字〕①以“较”代“校”:
《明史·礼志五》云:“天启元年正月,从礼部奏,凡……从木加交字者,俱改为‘较’。”
《举例》卷八曰:“万历而后,避讳之法稍密。故明季刻本书籍……‘校’多作‘较’。”
《汇考》卷二三曰:“今于较勘、计较、较量、比较等字尚多袭用之。”又曰:“校尉亦作较尉,将校作将较……钟惺《官制沿革图》有汉司隶较尉、中垒较尉,唐文学较书舍人,宋集英殿较理、学较提举。”
②以“教”代“校”:
〈习语〉《汇考》卷二三曰:“雠校书籍之‘校’,有作‘教’者,如吴郡本《晋书》,题‘钱塘钟人杰教’,是也。”“又校官曰教官,校场曰教场。”
〔变体〕《正字通·手部》云:“明避御讳,‘校’省作‘校’。”(1)
《汇考》卷二三云:明季于行文通用之字,“校”皆改从“较”,“唯经书、字书及前人诗文集多减笔,如汲古阁所刻《十三经注疏》、《十七史》及唐宋人诗文词……‘校’作校”。
由校-历代避讳字汇典
由校yóu xiào
明熹宗(天启皇帝)朱氏名由校。
〔触犯〕《明史》卷二四二云:“(李)成名,字寰知,太原卫人。……(天启)四年春,擢右佥都御史,巡抚南、赣。魏忠贤以成名为赵南星所用,因所属给由,犯御讳,除其名。”
校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校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