匈(匈)是什么意思
匈-古文字通假字典
匈
(東曉xiong)通,雙聲叠韻
《璽彙》〇〇九四:“兇奴相邦。”“兇奴”文獻通作“匈奴”。按《説文》:“兇,擾恐也,从人在凶下。”本為恐懼、喧擾之聲。王筠《説文句讀》:“擾,其狀也;恐,其意也。加聲字,而兇之聲情始備。”而匈《説文》解為“聲也”,義近。故桂馥《説文義證》説:“兇,字又作匈。”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》:“匈,假借為兇。”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天下匈匈苦戰數歲,成敗未可知,是何治宫室過度也?”
匈-古文字通假字典
匈
(東曉xiong)
匈同胸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匈同胸
匈音xiōng。匈的本义是胸膛。后加义符“肉”,成为今字“胸”,以区别于“匈”的其它义项:如匈匈(吵嚷声),纷乱,匈奴等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项羽大怒,伏弩射中汉王,汉王伤匈。”(项羽极为愤怒,让埋伏的弓弩手射中汉王,汉王胸部受了伤。弩,装有机关的弓。)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愿得将军之首,以献秦王,秦王必喜而见臣,臣左手把其袖,右手揕(zhèn)其匈。”(希望得到您的头,把它献给秦王,秦王一定高兴地接见我,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,右手刺他的胸。把,抓住。揕,古代一种刑具,这里活用为动词,刺。)蔡琰《悲愤诗》:“念我出腹子,匈臆为摧败。”(想到我亲生的孩子,胸怀好象被摧毁一样。臆,胸。)
匈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匈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匈-古代汉语字典
匈xiōng
【释义】:
①同“胸”。胸部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汉王伤匈。”引申为心胸,胸怀。《管子·任法》:“皆虚其匈,以听其上。”②[匈匈]1.嘈杂声。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:“有螟集其国,其音匈匈。”2.骚动不安的样子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匈匈苦战数岁,成败未可知。”③通“凶”。凶恶。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忲淫嬖之匈忍。”(忲tài:骄纵。淫嬖bì:指受帝王宠幸的女人。忍:残忍。)《周书·柳庆传》:“其甥孟氏,屡为匈横。”④[匈奴]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。
匈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匈xiōng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許容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曉鍾合三(曉東) 膺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凶 xiōng 許容切 曉鍾合三(曉東) 凶禍。
漢·《武都太守耿勳碑》:山靈挺寳,匈災乃平。
胸 xiōng 許容切 曉鍾合三(曉東) 胸脯,胸臆。
《管子·任法》:民無私説,皆虚其匈以聽于上。〔趙用賢云:匈,胸臆也。〕
《荀子·王霸》:三邪者在匈中。
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秋田乎青丘,仿偟乎海外,吞若雲夢者八九。其於匈中曾不芥。
《風俗通義·六國》:鬚眉髭髯,大膺大匈。
訩 xiōng ㄒㄩㄥ 許容切 曉鍾合三(曉東) 衆語。訩訩同詾詾,争辯。
《漢書·高帝紀下》:天下匈匈,勞苦數歲。〔注:匈匈,喧擾之意。《定聲》:匈,假借爲訩。〕
匈-通假字小字典
匈xiōng
许容切(晓钟合三) 晓东平
“胸”的本字。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匈,膺也。字亦作胸。假借为凶,又为汹。”
通“汹”xiōng 许容切(晓钟合三) 晓东平 汹汹,象声词,形容喧嚷或纷乱的样子。
项王谓汉王曰:“天下匈匈数岁者,徒以吾两人耳。”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——项王对汉王说:“几年来天下扰攘不安,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罢了。”
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。(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)——君子不因为小人的议论纷纷而改易自己的行动。〔颜师古注:“匈匈,灌议之声。”〕
匈-常用字详解字典
匈xiōng
从勹凶声,形声,■,6画。匈奴: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。
〈辨〉匈字从勹凶声,是胸的初字,勹字古文字字形详包字下,象人曲体伸臂表示怀中抱着什么,抱物的地方就是胸部。后来又加形符肉作胸,现在匈只用为匈奴、匈牙利字。
匈-敦煌俗字典
匈xiōn
P.3451《張淮深變文》:“卿作鎮龍沙,威臨戎狄,橫戈大漠,殄掃匈奴。”
匈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匈xiōng
【释义】:
[匈奴]xiōngnú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。
匈-金瓶梅字典
匈
xiōng 《广韵》:匈奴。 许容切 通合三平锺晓
〔匈奴〕xiōng nú,古代北方民族。 周之𤞤狁,汉之匈。(十七4下1)
匈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匈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