崖(崖)是什么意思
厓同崖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厓同崖
厓音yá。厓的本义是山边,山陡立的侧面。《说文》:“厓,山边也。”谢眺《游山》:“凌厓必千仞,寻谿将万转。”(登上悬崖必须有千丈高,探求溪水得要千迥百转。凌,登,升。谿,同溪,溪水。)周密《一萼红·登蓬莱阁有感》:“磴古松斜,厓阴苔老,一片清愁。”(山头石阶上的古松歪斜,山崖阴处苔藓苍老,到处显出一片哀愁。)文天祥《听罗道士琴》:“断厓千仞碧,下有寒泉流。”(千丈断崖上葱绿一片,下有清凉泉水淙淙流淌。)“山边,陡立侧面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山”写作“崖”。
崖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崖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崖-古代汉语字典
崖yá
【释义】:
①山或高地陡直的侧面。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超洞壑,越峻崖。”诸葛亮《与兄谨言治绥阳谷书》:“山崖绝险,溪水纵横。”又指水边高起的岸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两涘渚崖之间,不辩牛马。”(涘sì:水边。渚zhǔ:水中小块陆地。辩:通“辨”,分辨。)②边际。《淮南子·俶真》:“而浮扬乎无畛崖之际。”(浮扬:翱翔。畛zhěn:界限。)
崖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崖yá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五佳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疑佳開三(疑支) 高邊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厓 yá 五佳切 疑佳開二(疑支) 山邊。
《文選》馬融《長笛賦》:惟籦籠(zhōng lóng竹名)之奇生兮。于終南之陰崖。
韋應物《至西峰蘭若受田婦饋》詩:攀崖復緣澗,遂造幽人居。
涯 yá 五佳切 疑佳開二(疑支) 水邊,地邊。
《莊子·秋水》:今爾出於崖涘,觀於大海,乃知爾醜,爾將可與語大理矣。
《荀子·勸學》:玉在山而草木潤,淵生珠而崖不枯。〔注:崖,岸也。〕
《後漢書·蔡邕傳》:隆貴翕習,積富無崖,據巧蹈機,以忘其危。
《後漢書·班固傳》:左牽牛而右織女,似雲漢之無崖。
《文選》枚乘《七發》:虹洞兮蒼天,極慮乎崖涘。
崖-常用字详解字典
崖yá
从山厓声,形声,,11画。①山或高地的边缘崖岸|崖壁△悬崖|山崖。②边际崖略。
崖-敦煌俗字典
崖ái
S.2614《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》:“長蛇晈晈三曾(層)黑,大烏崖柴兩翅青。”按:“崖柴”爲疊韻聯綿詞,故“崖”字不讀“yá”。“崖柴”爲張大口而欲咬齧之狀。《三國志·魏書·曹爽傅》裴注引《魏略》:“故於時謗書謂‘臺中有三狗,二狗崖柴不可當,一狗憑默作疽曩’。……默,爽小字也。”字亦作“啀喍”,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十二:“啀喍:五佳反,下助佳反。犬見齒啀啀然也。”
崖-敦煌俗字典
崖ya
敦研032(3-1)《四分律》:“去池不遠有金山崖,高五十由旬。”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崖:山。”“右本音雖同字義各別例。”
P.3666《燕子賦》:“云:‘明敕括客,標入正格。阿你逋逃落籍,不曾見你膺王役。終遣官人棒脊,流向擔(儋)崖象白。’”按:“儋”、“崖”、“象”、“白”皆南部沿海州名。
崖
P.2305《妙法蓮華經講經文》:“汲水下万丈洪崖,採果上千峰綠樹。”
崖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崖yá
【释义】:
①高山陡壁的边悬崖|山崖|云崖。→②〈文〉泛指事物的边际崖略。统读yá,不读ái。
崖-汉字异读字典
崖
yá 〔又〕旧读yái 山石或高地陡立的侧面。如:山崖;悬崖峭壁。引申为边际。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天无崖兮地无边。”
崖-金瓶梅字典
崖
yá 《广韵》:高崖也。 五佳切 蟹开二平佳疑
山崖。 巅崖直下,清光射目梦魂惊。(八四8上10)二祖可投崖饲虎,给孤老满地黄金,也比不的你功德哩!(五七11下3)薄草崖边是故园。(四6上2)
崖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崖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