繇(繇)是什么意思
繇-古文字通假字典
繇
(宵喻yao)4
繇通徭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繇通徭
繇音yáo。繇和徭上古同属喻纽宵部,同音通假。繇的常用义是草木茂盛貌。通徭,力役,徭役。《玉篇》:“徭,役也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,项梁常为主办,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,是以知其能。”(每当吴地有大规模的徭役和丧事,项梁常常替他们主办,他暗中用兵法组织指挥宾客和子弟,从此熟知他们的才干。勒,统率,率领。)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常繇咸阳,纵观,观秦皇帝,喟然太息曰:‘嗟乎,大丈夫当如此也!’”(高祖曾经到咸阳服徭役,有一次秦始皇出巡,准许百姓观看,他看了感慨地说:“呵,大丈夫就应这样!”常,通尝。纵观,随意观看。)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治官府,给繇役。”(给官府修理房舍,服劳役供应官差。)
繇通由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繇通由
繇音yóu。繇,上古属喻纽宵部;由,上古属喻纽幽部。二字为双声通假。繇的常用义是草木茂盛。通由,经由,自,从。《尔雅·释诂》:“由,自也。”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齐子渊捷从泄声子,射子,中楯瓦,繇朐(qú)汏辀,匕入者三寸。”(齐国的子渊捷碰上了泄声子,他用箭射泄声子,射中了盾脊,箭由车前的横木穿过车辕,箭头射进盾脊三寸。瓦,盾中间的脊。朐,通軥,车辕。汏,石激。匕,矢镞。)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,百官之非,宜由朕躬。”(我听说过天经地义的是祸患从怨恨产生,而福由积德兴起;百官的过错,原因都应从我身上引起。躬,自身。)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,言虽多而不要其中。”(现在我学习虽然勤奋,可是不由儒家道统而来;言论虽然多,但不切合儒家的中心。要,合乎,适合。中,主旨,中心,指儒家之理。)
繇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繇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繇-古代汉语字典
繇
【释义】:
㈠ yáo ①草木茂盛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厥草惟繇,厥木惟条。”②通“遥”。遥远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先王恐其不文也,是以繇其期。”③通“徭”。徭役。《管子·臣乘马》:“起一人之繇,百亩不举。”④通“摇”。摇动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二日而莫不尽繇。”⑤通“谣”。歌谣。《汉书·李寻传》:“揆山川变动,参人民繇俗。”(揆kuí:考察。)
㈡yóu ⑥由,从。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奚繇自知哉?”(奚:何。)《汉书·冯唐传》:“繇此言之,陛下虽得李牧,不能用也。”
㈢zhòu ⑦卜卦的占辞。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“成风闻成季之繇。”(成风:鲁庄公妾,僖公母。成季:鲁庄公弟,即季友。)刘禹锡《武陵书怀》:“繇文光夏启。”
繇-古代汉语字典
繇yóu
【释义】:
见“繇”㈡。
繇-古代汉语字典
繇zhòu
【释义】:
见“繇”㈢。
繇()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繇()yáo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餘昭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喻宵開四(余宵) 隨從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謡 yáo 餘昭切 喻宵開四(余宵) 謡俗,風俗。
《漢書。李尋傳》:參人民繇俗,以制法度,考禍福。〔顔師古云:繇,讀與謡同。〕
摇 yáo 餘昭切 喻宵開四(余宵) 動摇。
《史記。蘇秦列傳》:我起乎宜陽而觸平陽,二日而莫不盡繇。〔《索隱》:繇,音摇,動也。〕
《素問·氣交變大論》:筋骨繇復,肌肉瞤酸。〔王冰注:繇,摇也。〕
遥 yáo 餘昭切 喻宵開四(余宵) 遠。
《荀子·禮論》:三月之殯何也?曰:大之也,重之也,所致隆也,所致親也,將舉錯之,遷徙之,離宫室而歸丘陵也,先王恐其不文也,是以繇其期,足之日也。〔王引之云:繇,讀爲遥。〕
徭 yáo 余昭切 喻宵開四(余宵) 勞役。
《詩·大雅·民勞》鄭《箋》:繇役煩多。
《左傳·哀公十一年》杜注:繇役煩。
《禮記·王制》鄭注:不征,不給其繇役。〔繇,《釋文》:作傜,又作徭。〕
《淮南子·精神》:繇者揭钁臿,負籠土。〔高注:繇役也。〕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每吴中有大繇役及,項梁常爲主辦。
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高祖常繇咸陽,縱觀觀秦皇帝,喟然太息曰:“嗟乎,大丈夫當如此也!”〔《集解》:應劭云:徭,役也。〕
《鹽鐵論·疾貪》:今小吏禄薄,郡國繇役遠至三輔,粟米貴,不足相贍。
《漢書·景帝紀》:減太官,省繇賦。〔顔師古云:繇,讀曰傜。〕
《漢書·蓋寬饒傳》:見衛尉拜謁,常爲衛官繇使市買。〔顔師古云:繇,讀與徭同。〕
《漢書·食貨志上》:薄賦斂,省繇役,以寬民力,然後可善治也。
漢·《成皋令任伯嗣碑》:繇賦平均,黔庶不擾。〔黄公渚注:繇與徭同,役也。〕
由 yóu 以周切 喻尤開四(余幽) 由於,因爲。
《漢書·武帝紀》:勸善刑暴,五帝三王所繇昌也。〔顔師古云:繇,讀與由同。〕
《漢書·禮樂志》:至於陷大辟受刑戮者不絶,繇不習五常之道也。〔顔師古云:繇與由同。〕
韓愈《進學解》: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,言雖多而不要其中。
繇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繇yóu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以周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喻尤開四(余幽) 隨從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謡 yáo 余昭切 喻霄開四(余幽) 歌謡。
《漢書·李尋傳》:揆山川變動,參人民繇俗。〔顔師古云:繇,讀與謡同。〕
由 yóu 以周切 喻尤開四(余幽)
(一)自從。
《史記·文帝本紀》:蓋聞天道禍自怨起而福繇德興。
(二)經歷,過。
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六年》:齊子淵捷從洩聲子,射之,中楯瓦,繇朐(qú通軥,車軛)汏(dài過)輈(zhōu轅)匕入者三寸。〔注:繇,過也。《疏》:繇即由字。〕
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道者,所繇適于治之路也,仁義禮樂皆其具也。〔顔師古云:繇,讀與由同。由,從也。〕
《漢書·魏相傳》:禄去王室,政繇冢宰。〔顔師古云:繇,與由同。〕
《漢書·楚元王傳》:已而視釜中有羹,繇是怨嫂。〔顔師古云:繇與由同。〕
漢·《太尉劉寬碑》:纘我前烈,克明厥繇。〔黄公渚注:繇與由同。〕
游 yóu 以周切 喻尤開四(余幽) 優游,悠閒自得。
《漢書·叙傳上》:近者陸子優繇,新語以興。
繇-难僻字字典
繇
【释义】:
㈠(yáo摇)①通“徭”。力役。②通“谣”。歌谣。③姓。
㈡(yóu由)通“由”。自,从。
㈢(zhòu宙)通“籀”。占卜的文辞。
繇-通假字小字典
繇yáo
馀昭切(以宵开三) 喻宵平
《说文》:“繇,随从也。”又作草木茂盛貌。
(一)通“徭”yáo 馀昭切(以宵开三) 喻宵平 劳役。
高祖常繇咸阳,纵观,观秦皇帝,喟然太息曰:“嗟乎,大丈夫当如此也!”(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)——高祖(刘邦)曾经到咸阳服劳役,各处看看,看到了秦始皇,长叹一声说:“啊呀!大丈夫应当象这个样子。”〔繇:《集解》引应劭曰:“徭,役也。” 常:通“尝”,曾经。 纵观:任意地观看。〕
薄赋敛,省繇役,以宽民力。(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)——减轻赋税,减少徭役,从而使民力宽松一些。
(二)通“谣”yáo 馀昭切(以宵开三) 喻宵平 歌谣。
揆山川变动,参人民繇俗。(《汉书·李寻传》)——测量山河的变动,参考人民的风俗习惯。〔颜师古注:“繇,读与谣同。”按:谣俗犹言风俗习惯,因从民间歌谣中可以看出人民的风习,所以叫“谣俗”。〕
(三)通“遥”yáo 馀昭切(以宵开三) 喻宵平 远。
先王恐其不文也,是以繇其期,足之日也。(《荀子·礼论》)——先王惟恐其礼节不周到,因此推迟安葬的日期,使殡的日期足够长。〔文:指祭祀的礼节。 繇:王引之读作“遥”。 之:此作“其”。〕
(四)通“由”yóu 以周切(以尤开三) 喻幽平 从,自。《说文》段注“繇”下曰:“古繇由通用,一字也。”
繇膝以下为揭,繇膝以上为涉。(《尔雅·释水》)——水深到膝头以下只需揭起衣服过河,就为“揭”;水深到膝头以上需要趟水过河,就为“涉”。〔郝懿行《尔雅义疏》:“繇与由同。由,自也。”〕
繇是列国公子,魏有信陵,赵有平原,齐有孟尝,楚有春申。(《汉书·游侠传序》)——从此各国的公子,魏国有信陵君(魏无忌),赵国有平原君(赵胜),齐国有孟尝君(田文),楚国有春申君(黄歇)。〔颜师古注:“繇,读与由同。”〕
(五)通“陶”yáo 馀昭切(以宵开三) 定幽平 人名:皋陶,禹之贤臣。
汤禹严而求合兮,挚咎繇而能调。(屈原“离骚》)——汤、禹为人严正,且虚心访求与己同志的人,所以汤得伊尹,禹得皋陶,君臣之间能协调和谐。〔求合:访求与己志同道合之臣。 挚:即伊尹,汤之贤相。 咎繇:洪兴祖《楚辞补注》:“咎繇,一作皋陶。”〕
使尧在上,咎繇为理,安有取人之驹者乎?(《说苑·政理》)——假使让尧在上领导,皋陶主管司法,怎么会有人敢牵走别人的马驹呢?〔理:大理,狱官。〕
繇-敦煌俗字典
繇yóu
S.799《隸古定尚書》:“乃反商政,政繇舊。”[隸古定字]
繇-敦煌俗字典
繇yóu
P.3906《碎金》:“鳥繇:音油。”按:《玉篇·□部》:“化,余周、五戈二切,鳥媒也。繇,同上。”“鳥媒”指獵人用以引誘鳥群之鳥。
繇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繇yáo
【释义】:
①古同“徭”。〇②古同“谣”。
另见yóu;zhòu。
繇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繇yóu
【释义】:
古同“由”③⑤。
另见yáo;zhòu。
繇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繇zhòu
【释义】:
古代占卜的文辞繇辞。
另见yáo;yóu。
繇-汉字异读字典
繇
㈠yáo ①草盛貌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:“草繇木条。”②通“徭”。劳役。《淮南子·精神》:“繇者揭钁臿,负笼土。”③通“摇”。动摇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筋骨繇复。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,二日而莫不尽繇。”④通“谣”。歌谣。《汉书·李寻传》:“参人民繇俗。”⑤通“陶”。舜臣皋陶亦称咎繇。⑥姓。汉代有繇延。
㈡zhòu 〔通〕通“籀”。卜兆的占词。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“成风闻成季之繇。”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占曰大横庚庚。”颜师古注:“李奇曰:‘庚庚,其繇文也;占,谓其繇也’……繇,本作籀,籀书也,谓读卜词。”
㈢yóu ①〔通〕通“由”。从;自。《尔雅·释水》:“繇膝以下为揭,繇膝以上为涉。”《汉书·陈胜项籍传赞》:“政繇羽出。”②〔通〕通“游”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近者陆子优繇。”王先谦补注:“繇与游同,《文选》作游。”
无繇-历代避讳字汇典
无繇wú yóu
孔子弟子颜回(字渊),父名无繇。
〔疑误〕《汇考》卷三五引陆家胤曰(1):“颜渊言‘无’不称‘繇’。”彦按:此当臆说,不足为信。
繇-历代避讳字汇典
繇yáo
见“317、矫”条及“528、群”条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