遹(遹)是什么意思
遹-古文字通假字典
遹
(質喻yu)通,雙聲叠韻
甚諆臧鼎:“甚諆臧聿乍父丁彝。”大盂鼎:“噽我其遹省先王受民受疆土。”史牆盤:“圉武王,遹征四方,達(撻)殷畯民……”慙鐘:“王肈(肇)遹眚(省)文武堇(勤)彊(疆)土。”克鐘:“遹涇東至于京師。”寧坭:“寧遹作甲(姒)尊坭。”聿、遹皆用為語首助辭,無義。楊樹達《積微居金文説》云遹與聿通。《詩·大雅·文王有聲》:“匪棘其欲,遹追來孝。”《禮記·禮器》引遹作聿。按《詩·小雅·楚茨》:“神保聿歸。”《宋書·樂志》引聿作遹。
遹-古代汉语字典
遹yù△
【释义】:
①邪僻。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回遹其德。”(回:邪曲)。②遵循。《尚书·康诰》:“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。”(祗:敬。乃:你,你的。文:指文德。考:父亲。)③句首语气词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遹求厥宁,遹观厥成。”(厥:其。)
遹-难僻字字典
遹yù
【同音字】:鹬
【释义】:
①遵循。如:遹追先志。②姓。
遹-敦煌俗字典
遹yù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遹:循。”原卷先作,右上角加删除號再接改。“右本音雖同字義各別例。”
遹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遹yù
【释义】:
〈文〉遵循;依照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