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,一个集成语、谚语、俗语、俚语、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,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,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,以致天下好学之士,齐心合力,相互扶持,共同进步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渊

渊(淵)是什么意思

  • 渊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渊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渊yuān

    【繁体字】:淵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①回旋的水。《列子·黄帝》:“流水之潘为渊。”(潘:漩涡。)②深潭。《诗经·大雅·旱麓》:“鱼跃于渊。”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。”今成语有“天渊之别”。引申为人或物聚集的处所。《后汉书·文苑传·杜笃》:“略荒裔之地,不如保殖五谷之渊。”(略:取。)[渊薮sǒu]1.人或物聚集之所。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宛为大都,士之渊渊。”又为聚集。恽敬《与姚秋农》:“中州人文渊渊。”2.形容深广。《汉荆州刺史度尚碑》:“智含渊渊,仁隆春暖。”3.渊源。王安石《赠陈君景初》:“堂堂颍川士,察脉极渊渊。”③深,深邃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其居也渊而静。”

  • 渊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渊yuān

    【繁体字】:淵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名]深水,深潭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然后践华为城,因河为池,据亿丈之城,临不测之渊,以为固。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:羁鸟恋旧林,池鱼思故渊。《荀子·劝学》: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。

  • 渊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渊yuān

    □,11画。①深水;潭渊海|渊薮|渊源△深渊|天渊△为渊驱鱼。②深渊博|渊深|渊默。

    〈辨〉渊字甲骨文象水流盘旋的样子,中象水流,外象漩涡;六国古文作囦,从□从水,和它一脉相承。金文从水,又象渊形;象形部分中象流水,两旁象示曲岸,河岸弯曲处容易成渊。篆书、楷书有的作淵,由金文讹变而来;有的作,象形。淵可视为从水声,简化作渊。,不成字。

  • 渊(淵)-汉语字源字典

    渊(淵)yuān

    甲 金 

    甲骨文、金文的渊字,像一个水流回旋的深水潭;有的在水潭外再加一个水旁,为小篆的渊字所沿用。渊的本义指深潭,引申为深邃、深远、深沉等义。

    [渊博]指学识精深广博。

    [渊源]指事物的本源。

    [渊默]深沉不言。

    [渊薮]渊为鱼所居之处,薮为兽所居之处。比喻人或事物会聚的地方。

  • 渊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渊yuān淵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深潭;深池天渊之别|积水成渊深渊|渊源。→②渊深|渊博。〇③姓。

  • 渊-历代避讳字汇典

    渊yuān

    唐高祖李氏名渊。

    避正讳“渊”:

    〔省阙〕〈人名〉南朝宋范晔,弟名广渊,(1)《南史·范泰传》但称“广”。

    义士范叔孙同里施渊夫,(2)《南史·孝义传上》省作“施夫”。

    南朝齐长沙宣武王萧懿,六子为:梁长沙嗣王渊业、西昌侯渊藻、临汝侯渊猷、泉陵侯渊朗、贞阳侯(梁闵帝)渊明、桂阳嗣王渊象。(3)《南史·梁宗室传上》但作:业、藻、猷、朗、明、象。《梁书》卷二三于渊业、渊藻、渊象本传,亦并省去“渊”字。又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一》所载萧懿子为七人,多“轨”之名,亦均单名不连“渊”字,则当沿袭旧史文而然。

    〔改称〕〈人名〉三国魏辽东太守公孙渊,(4)《晋书·宣帝纪》青龙四年,则云:“辽东太守公孙文懿反”,《北史·高句丽传》亦云:“魏景初二年,遣太傅、司马宣王率众讨公孙文懿,”并称其字。

    晋征西将军戴渊,《晋书》本传亦称其字,而曰:“戴若思,广陵人也,名犯高祖庙讳。”

    前赵刘渊,《晋书·载记一》又作刘元海,云:“名犯高祖庙讳,故称其字焉。”

    南朝宋驸马都尉褚渊,(5)《南史》本传及《宋本纪下》并称其字彦回。

    南朝齐长水校尉贾渊,(6)《南史》本传则但称其字希镜。

    北魏尚书吏部郎邓渊,(7)《北史》本传则但称其字彦海。

    秘书监卢渊,(8)《北史》本传亦改以其字“伯源”称;而《张彝传》有“主客令卢阳乌”,则又称卢渊小字,《魏书·张彝传》作“卢渊”。

    《贞观政要·教戒太子诸王篇》载太宗曰:“颜回、闵子骞、郭林宗、黄叔度,虽是布衣,今若相称赞,道类此四贤,必当大喜。”彦按:此闵损、郭泰、黄宪皆敬称字,颜回独称名者,以回字“子渊”,正犯庙讳,故改避之。

    又,《隋书·经籍志一》录《五经大义》十卷、《七经义纲》二十九卷、《七经论》三卷、《质疑》五卷,注并称“(后周县伯中大夫)樊文深撰”,周广业以为文深名渊,此称其字(详下文)。

    〈篇目〉李德裕《近世良相论》云:“客谓余曰:‘《杨子法言》有《重黎》、《颜骞》二篇”,自注:“颜子名犯庙讳,不书。”(9)彦按:篇名本《渊骞》,避讳改《颜骞》。”

    〈引文〉晋世鼙舞歌有《天命篇》,辞云:“东征陵海表,万里枭贼渊。”(10)贼渊指魏辽东太守公孙渊。《晋书·乐志下》载之,下句改“万里克朝鲜”。

    〔代字〕①以“深”代“渊”:

    〈名字〉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字文渊,曾征平交阯,立铜柱以表功,(11)而《隋书·高祖纪上》则云:“方置文深之柱,非止尉佗之拜。”首句引马援立铜柱事,而改其字为“文深”。

    晋扬州刺史殷浩字渊源,(12)《晋书》本传改作“深源”。

    宣城内史王允之字渊猷,(13)《晋书》本传改作“深猷”。

    侍中贾谧字长渊,(14)《晋书》本传改作“长深”。

    隐士翟汤字道渊,(15)《晋书》本传改作“道深”。

    隐士“陶潛字渊明,或云渊明字元亮”,(16)传本《南史·隐逸传上》乃云:“陶潛字渊明,或云字深明名元亮。”《校勘记》曰:“‘或云字深明’,乃《南史》避唐讳,改‘渊’作‘深’。传文首句‘字渊明’,据例亦当作‘字深明’,今作‘渊明’,盖经后人追改。”《举例》卷四亦曰:“《南史》原文必与《宋书》同,但避讳改渊为深耳。后人校《南史》者不察,遂传写颠倒如此。”彦按:《南史·周继之传》称“陶深明”,亦唐人所追改。

    南朝宋南安县侯刘敬渊,(17)《南史·宋本纪中》、《宋宗室及诸王传下》并改作“敬深”。

    武昌王刘浑字休渊,(18)《南史·宋宗室及诸王传下》改作“休深”。

    沈约先世——晋繁畤县五等侯沈渊子,(19)《南史·沈约传》改作“深子”。

    征虏将军王镇恶有弟名渊,(20)《南史·王镇恶传》改“深”。

    尚书比部郎孔渊之,(21)《南史·孔靖传》改“深之”。

    青、冀二州刺史颜师伯字长渊(22),《南史》本传改“长深”。

    北中郎长史江智渊,(23)《南史》本传及《沈怀文传》改“江智深”。《隋书·经籍志四》有“宋北中郎长史《江智深集》九卷并目一卷”,亦作“智深”。

    侍中丘渊之,(24)《南史·顾琛传》作“丘深之”。

    散骑侍郎顾渊之,(25)《南史·顾之传》作“深之”。

    吏部尚书江湛字徽渊,(26)《南史》本传作“徽深”。

    蔡那子名道渊,(27)《南史·邓琬传》作“道深”。

    南朝齐薛道渊,避齐太祖萧道成偏讳,单名渊,(28)《南史》本传乃云:“(薛)深……本名道深,避齐高帝偏讳改焉。”同本《齐高帝诸子传上》及《戴僧静传》亦作“薛道深”与“薛深”。

    长水校尉贾渊,(29)《南史·王僧孺传》则改“长水校尉深”。

    御史中丞沈渊,(30)《南史·齐本纪下》、《沈怀文传》及《丘灵鞠传》并改“沈深”。

    典签魏景渊,(31)《南史·齐武帝诸子传》作“魏景深”。

    秘书监陆澄字彦渊,(32)《南史》本传作“彦深”。

    南朝梁贞阳侯(梁闵帝)萧渊明,(33)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改作“深明”。

    西昌侯萧渊藻,(34)《周书·柳霞传》、《北史·邢峦传》并作“深藻”。《隋书·经籍志四》有“梁西昌侯《萧深藻集》四卷”,亦改“深藻”。

    长沙王萧渊业,(35)《梁书·武帝纪中》改作“深业”。

    益州刺史(临汝侯)萧渊猷,(36)《北史·淳于诞传》作“萧深猷”。

    通直郎刘子渊,(37)《南史·宋宗室及诸王传上》作“子深”。

    北梁、秦二州刺史裴邃字渊明,(38)《南史》本传作“深明”。

    北燕尚书郭渊,(39)《北史·僭伪附庸传》作“郭深”。

    北魏辛绍先,父西凉骁骑将军名渊,(40)《北史·辛绍先传》改“深”。

    南青州刺史崔僧渊,(41)《北史·崔道固传》作“僧深”。

    博士祭酒崔浩字伯渊,(42)《北史》本传作“伯深”。

    燕州刺史侯渊,(43)《北史》本传及《魏本纪》作“侯深”。

    太史令张渊,(44)《北史》本传及《崔浩传》作“张深”。

    广阳王元渊,《北史·太武五王传》及《魏本纪四》、《周书·贺拔胜传》等并改作“深”。今本《魏书》本传亦作“深”,《校勘记》曰:“按《魏书》纪、传都作‘广阳王渊’。此《传》以《北史》补,《北史》避唐讳,改‘渊’作‘深’。”

    尚书令王肃,从孙东魏仪同开府记室参军王渊,(45)《北史·王肃传》作“深”。

    北周宣州刺史王褒字子渊,(46)《北史》本传作“子深”。

    文士赵文渊,(47)《周书·艺术传》、《北史·儒林传下》并改作“赵文深”。

    县伯中大夫樊渊,《周书·儒林传》作“樊深”,云:“樊深字文深,河东猗氏人也。”《汇考》卷一四曰:“案《隋(书)经籍志》:《五经大义》十卷,后周樊文深撰;又《七经义纲》(48)、《七经论》、《质疑》,皆樊文深撰。不书名而书字,知樊深为‘渊’也。”

    隋著作郎魏澹字彦渊(详下文),《隋书》及《北史》本传并改“彦深”。

    〈县名〉《北史·张湛传》云:“张湛……燉煌深泉人也。”《举例》卷三曰:“深泉即渊泉,避唐讳追改,唐以前不名深泉也。”又,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:“张奂字然明,敦煌酒泉人也。”注云:“酒泉,县名,地多泉水,故城在今瓜州晋昌县东北也。”《举例》卷六曰:“按酒泉,郡名非县名,当作渊泉。胡三省注《通鉴》云:‘奂,敦煌渊泉人。’见纪《》通永鉴康》元五年十十六月见纪《》通永鉴康》元五年十十六月《汉条胡所见本,尚未讹也。《汉志》敦煌郡有渊泉县,《晋志》作‘深泉’,盖避唐讳。章怀本亦当作‘深’,后人习闻酒泉之名,妄改为‘酒’耳。”

    〈引文〉《南史·陈本纪上》载光大二年十一月甲寅,慈训太后令云:“太傅安成王,固天生德,齐圣广深”。《校勘记》曰:“‘深’本字‘渊’,此避唐讳改。”

    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载梁帝禅位策云:“上达穹昊,下漏深泉。”《校勘记》曰:“‘深泉’即‘渊泉’此避唐讳改。”

    又,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注引《前书》杜钦语云:“临峥嵘不测之深”。“深”本亦当作“渊”,李贤避庙讳追改。

    〈篇籍〉《魏书·匈奴刘聪传》云:“晋永嘉二年,(刘)渊称帝,年号永凤。后汾水中得玉玺,文曰‘有新保之’,盖王莽之玺也。得者因增‘渊海光’三字而献之,渊以为己瑞,号年为河瑞。”《御览》卷六八二引《前赵录》,“渊海光”作“深海光”,盖亦唐人所改。

    ②以“泉”代“渊”:

    〈名字〉春秋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,颜真卿《颜氏家庙碑》则云:“子泉、弘都之德行”;顾炎武曰:“子泉即颜渊也,避唐高祖讳。”(49)

    汉谏大夫王褒字子渊,(50)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注则云:“王褒字子泉。”

    东汉光禄勋邓渊,(51)《后汉书·孝献帝纪》兴平二年作“邓泉”,当李贤所改。

    沘阳长鲍昱字文渊,(52)《后汉书》本传作“文泉”,当亦出自与上同一原因。

    三国魏征西将军夏侯氏名渊,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曹操因遣夏侯渊击建”,注引《魏志》,改“渊字妙才”为“泉字妙才”。

    辽东太守公孙渊,(53)《元和郡县志》卷一七作“公孙泉”。

    晋谢奕,子义兴太守名渊,(54)《晋书·谢奕传》作“泉”。

    庾肩吾《书品》列书家为三品九类,其下之中则有“岑渊”,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卷一引宋王愔《文字志》,改作“岑泉”。

    隐士陶渊明,或改为“陶泉明”。《野客丛书》卷二八曰:“《海陆碎事》谓渊明一字泉明,李白诗多用之,不知称渊明为泉明者,盖避唐高祖讳耳。犹杨渊之称杨泉,非一字泉明也。”又,《升庵集》卷五八曰:“李太白诗:‘昔曰绣衣何足荣,今朝贳酒与君倾。且就东山赊月色,酣歌一夜送泉明’泉明即渊明,唐人避高祖讳,改‘渊’为‘泉’也。今人不知,改‘泉明’作‘泉声’,可笑。”

    前秦史官赵渊,(55)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上》则称“著作郎赵泉”。

    北魏齐州刺史羊深字文渊,(56)《北史》本传改作:“深字文泉”。

    卢度世子秘书监名渊,(57)《魏书·陆俟传》作“泉”,当唐人窜改。

    隋著作郎魏澹字彦渊,或改“彦泉”。《旧唐书·列女传》云:“宋庭瑜妻魏氏……隋著作郎彦泉之后也。”《举例》卷三曰:“彦泉当是彦渊,避唐讳追改。”

    又,《旧唐书·经籍志下》有“《江智泉集》十卷”,又有“《丘泉之集》六卷”,两人本名智渊、渊之,并为南朝宋人,见于《宋书》,亦唐人避讳改。

    〈郡县名〉《晋书·地理志上》司州阳平郡有“清泉县”,《校勘记》引《考异》曰:“(清泉)本‘清渊’,避唐讳改。”彦按:《旧唐书·地理志二》河北道贝州:“临清,汉清泉县”,《北史·路恃庆传》:“阳平清泉人也”,《李冲传》:“改封清泉县侯”,《魏本纪》永安元年四月:“(封)清泉县侯李延寔为阳平王”,凡此“清泉”本亦皆是“清渊”,并唐人讳改。又,今本《魏书·李延寔传》亦云:“世宗初,袭父爵清泉县侯”,《魏书》不可能预避唐讳,此则因该传原阙,后人以《北史》补而然。

    《元和郡县志》卷三二:“金水县,本汉广汉郡之新都县地。东晋义熙末,立金泉戍。后魏平蜀,置金泉县,隶金泉郡。隋开皇三年罢郡,以县属益州。武德元年,以避神尧讳,改为金水县、属简州。”《举例》卷四曰:“按本由金渊县改为金水县,若本为金泉县,则何必改。今欲叙述改金渊为金水之由,乃先将‘渊’字改为‘泉’字,遂遗却本名矣。”

    〈水名〉《后汉书·郡国志三》注引《博物记》:“西南有渊水,即羽泉也。”《校勘记》曰:“按:《校补》谓‘羽泉’当作‘羽渊’,见《左传》,此回改未尽者。”

    李商隐《隋宫诗》云:“紫泉宫殿锁烟霞。”(58)“紫泉”即“紫渊”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,相如《上林赋》云:“丹水更其南,紫渊径其北。”为商隐所本。

    李贺《瑶华乐》云:“施红点翠照虞泉”。(59)王琦《汇解》曰“虞泉即虞渊也,唐人以避高祖讳,故以‘泉’字易‘渊’字。”彦按:又,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(日)至于虞渊,是谓黄昏”,《艺文类聚》卷一、《初学记·天部上》引,并作“薄于虞泉”,又:“日入于虞渊之汜”,《白帖》卷一引,亦作“入于虞泉”。

    《晋书·礼志下》:“赵王伦篡位,三日会天泉池”,“怀帝亦会天泉池”,“陆机云:天泉池南石沟引御沟水……”。《南史·宋本纪上》景平二年,“(帝)夕游天泉池”,《刘苞传》:“受诏咏《天泉池荷》”,《王彧传》、《陆云公传》亦并有“天泉池”,又《北史·魏本纪》兴安二年二月“发京师五千人穿天泉池”,等等,“天泉池”本并当作“天渊池”,此亦唐人讳改。

    又,《汇考》卷一四引《名胜志》云:“括苍剑池,传是欧冶子铸剑处,号龙渊,避改龙泉。”

    〈书名〉《隋书·经籍志一》:“《诗神泉》一卷,汉有道征士赵晔撰。”彦按:《后汉书·儒林传下》,赵晔所著有《诗细历神渊》,即其书。此作“神泉”,唐人讳改。

    同书《经籍志三》:“《书图泉海》二十卷,陈张式撰。”彦按:盖书名本为《书图渊海》。《隋书》窜改之因,与上相同。

    〈乐名〉《路史·后纪七》云:“(少昊)作大渊之乐,以谐人神,和上下,是曰《九渊》。”注曰:“《世纪》:‘少昊乐曰《九渊》。’《文选》、《隋》、《晋书》、《唐文集》皆作《九泉》,避唐讳。”

    〈庙名〉《长安志》卷一四,兴平县有“汉武帝龙渊故庙”,毕沅云:“《元和郡县志》作‘龙泉’,避高祖讳。”

    〈剑名〉《越绝书》卷一一《越绝外传记宝剑》载:欧冶子、干将作铁剑三枚,“一曰龙渊,二曰泰阿,三曰工布”,《晋书·张华传》则作“龙泉”。《南史·王蕴传》,蕴每抚刀曰:“龙泉、太阿,汝知我者。”亦改“龙泉”。

    〈穴位名〉杨上善撰注《黄帝内经太素》,所谓“太泉”、“泉掖”,亦即“太渊”、“渊掖”。

    〈篇籍〉《楚辞·天问》:“洪泉极深,何以窴之?”朱熹《集注》云:“泉,疑当作‘渊’,唐本避讳而改之也。”

    同书《招魂》“旋入雷渊”,朱熹《集注》又云:“渊,一作‘泉’,非是,盖避唐讳也。”

    《魏书·宗钦传》,钦上《东宫侍臣箴》云:“如彼在泉,临深是惧”,与高允书云:“若夫泉江相忘之谈”,“在泉”即“在渊”,“泉江”即“渊江”。此必非《魏书》本文,而经唐人追改。

    〈引文〉《老子》三六章云:“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”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注引,作“鱼不可脱于泉”。

    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,固《两都赋》云:“四渎五岳,带河泝洛,图书之渊。”注云:‘图书之泉’,谓河洛也。”改“渊”为“泉”。

    同书《冯衍传》注引《东观记》,田邑与鲍永书云:“履深泉之薄冰不为啼。”“深泉”,邑书本当是“深渊”,乃活用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“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句意,此亦李贤避先讳改。

    《晋书·刘元海载记》:“汾水中得玉玺,文曰‘有新保之’,……得者因增‘泉海光’三字,元海以为己瑞。”据《魏书·匈奴刘聪传》,新增玺文为“渊海光”(详上文)。

    同书《裴颁传》,頠著《崇有论》曰:“是以欲收重泉之鳞,非偃息之所能获也。”《校勘记》曰:“‘泉’应作‘渊’,盖唐臣修史时避李渊讳改为‘泉’。”

    〈习语〉《旧唐书·德宗纪上》载兴元改元诏曰:“永言愧悼,若坠泉谷。”“泉谷”即“渊谷”。

    孔颖达《尚书正义序》:“其泉源所渐,基于出震之君。”“泉源”即“渊源”。

    《述书赋》卷下,注云:“右丞王维……弟太原少尹缙,文笔泉薮。”“泉薮”即“渊薮”。

    ③以“水”代“渊”:

    〈县名〉《通鉴》卷二三二注云:“长水,本隋弘农郡长渊县,唐初,避高祖名,更为长水。”

    同书卷二七二注亦云:“《隋志》,开皇六年置临河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,贞观十七年省澶水县入焉。澶水即澶渊,避高祖讳,更‘渊’为‘水’。”

    又,《新唐书·地理志六》简州阳安郡金水县,注曰:“本金渊,武德元年更名。”

    ④以“川”代“渊”:

    〈人名〉晋谢奕,子义兴太守名渊,(60)《晋书·谢万传》则云:“时谢氏尤彦秀者,称封、胡、羯、末。……末谓川,皆其小字也。”此“川”实指谢渊,即避唐讳而以“川”代“渊”。

    〈引文〉《宋书·乐志二》载王珣《歌太宗简文皇帝》,辞云:“灵明若神,周淡如渊。”《晋书·乐志下》载此,改末句为“周淡如川”。

    ⑤以“汉”、“池”、“海”等字代“渊”:

    〈表字〉《周书·王褒传》云:“王褒字子渊”,《梁书·王规传》改“字子汉”。

    〈星宿名〉《广雅·释天》:“天渊谓之三渊”,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则曰:“九坎间十星曰天池,一曰三池,一曰天海。”

    〈引文〉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,义熙十二年晋帝策曰:“七百之祚,翦焉既倾,若涉渊海,罔知攸济。”《南史·宋本纪上》载其策,改第三句为“若涉巨海”。

    〔连字〕《北史·张传》:“张字文懿,清河东武城人也。本名犯庙讳。”钱氏《考异》卷四〇云:“盖本名大渊,避讳,连为一字。”

    〔缺笔〕《举例》卷四云:“《续汉郡国志》,敦煌郡有拼泉。拼泉即渊泉,因避唐讳渊字,缺笔作‘’,遂讹为‘拼’。”

    又避嫌名“昫”:

    〔缺笔〕《金石文字记》卷五云:唐国子学石经,“‘渊’字皆缺笔作‘’,‘’亦作‘’,避高祖讳。”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