棁(棁)是什么意思
棁-古代汉语字典
棁
【释义】:
㈠ tuō△①木棍。《淮南子·主术》:“无异于执弹而来鸟,棁而狎犬也。”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下·祢衡》:“手持三尺棁杖。”
㈡zhuō△②梁上短柱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臧文仲居蔡,山节藻棁。”(居蔡:给龟建居室。节:柱上斗栱。)③通“锐”。尖锐。《老子》第九章:“揣而棁之,不可长保。”
棁-古代汉语字典
棁zhuō
【释义】:
见“棁”㈡。
棁-常用古汉语字典
棁zhuó
【释义】:
[名]房梁上的短柱。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管仲镂簋朱紘,山节藻棁,孔子鄙其小器。
棁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棁tuō
【中古音】:
ㄊㄨㄛ
【上古音】:
他括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透末合一(透月) 木杖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脱 tuō ㄊㄨㄛ 他括切 透末合一(透月) 疏略。
《荀子·禮論》:凡禮始乎棁,成乎文,終於悦校〔恔〕。〔梁啓雄案:棁,《史記》作脱。《索隱》:脱,猶疎略也。〕
棁-难僻字字典
棁
【释义】:
㈠(zhuō捉)棁柄:梁上短柱。
㈡(tuō脱)①木棒。如:棁杖。②同“脱”。疏略。
棁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棁zhuō
【释义】:
〈文〉梁上的短柱。
棁-汉字异读字典
棁
㈠tuō ①木棒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挥棁而呼狗。”②通“脱”。疏略《荀子·礼论》:“凡礼始乎棁,成乎文,终乎脱校(恔)。”《史记》作“始乎脱”。
㈡zhuó 〔通〕同“掇”。梁上的短柱。见《尔雅·释宫》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