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(宗)是什么意思
宗-古文字通假字典
宗
(冬精zong)讀為崇(冬牀chong),叠韻,精牀準旁紐
上博楚竹書《容成氏》簡四五~四六:“於是(乎)九邦畔(叛)之:豐、(鎬)、郍、、于、鹿、耆、宗、(密)須是(氏)。”宗即崇。《詩·大雅·文王有聲》:“既伐于崇,作邑于豐。”舊説崇在豐鎬之間,影本注則云《中國歷史大辭典》(上海辭書出版社二〇〇〇年)崇在河南嵩縣北。
宗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宗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宗-古代汉语字典
宗zōng
【释义】:
①祖庙。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“首其请于寡君,而以戮于宗,亦死且不朽。”(首:荀首。)引申为祖先。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“若不获命,而使嗣宗职。”②宗族,同族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,吾宗也,岂害我哉?”又特指嫡长子。《晏子春秋·谏上》:“长少无等,宗孽无别。”(孽:庶子。)③尊崇,尊奉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夫明王不兴,夫天下其孰能宗予?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儒家者流……宗师仲尼。”④朝向,归向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江汉朝宗于海。”(江:长江。汉:汉水。)⑤根本,主旨。《老子》第七十章:“言有宗,事有君。”(君:根本。)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礼宾矜穷,礼之宗也。”(礼宾:待宾客以礼。矜穷:同情困穷者。)
【说明】“宗”为会意字,从“宀”从“示”(木主),放有木主的房屋,即祖庙。参附录三。
宗-常用古汉语字典
宗zōng
【释义】:
[名]①宗庙,祖庙。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正月朔旦,受命于神宗。②祖宗,祖先。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而使嗣宗职。《论衡·案书》:儒家之宗,孔子也。③宗族。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余宗老涂山,左公甥也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车裂以徇,灭其宗。④根本,主旨。司马迁《太史公自序》:故《春秋》者,礼义之大宗也。《老子·第七十章》:言有宗,事有君。[动]尊奉,尊崇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夫明王不兴,而天下其孰能宗予?苏轼《方山子传》:闾里之侠皆宗之。
宗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宗zōng
【中古音】:
ㄗㄨㄥ
【上古音】:
作冬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精冬合一(精中) 尊祖廟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崇 chóng 鋤弓切 牀東開二(從中) 推重,高大。
《墨子·非儒下》:宗循哀,不可使慈民。〔畢沅云:《孔叢子》、《史記》宗作崇。〕
《楚辭》宋玉《招魂》:室家遂宗,食多方些。
宗-常用字详解字典
宗zōng
从宀从示,会意,,8画。①祖宗宗庙|宗祠△列祖列宗△光宗耀祖。②家族;同一家族的宗族|宗兄△同宗。③宗派;派别宗教|宗师△禅宗|正宗。④主旨宗旨△开宗明义。⑤尊奉;向往宗仰|宗奉。⑥为众人所效法的人物宗师|宗匠△一代文宗。⑦量词。指件或批卷宗|大宗。
〈辨〉宗字从宀从示,本义为祖庙,象庙中供奉着神主的样子;示就是神主,详示字下。引申为祖宗。
宗-汉语字源字典
宗zong
甲 金 篆
宗字从宀从示,“宀”是屋宇之形,“示”则代表祭祀之事。因此,宗的本义是指供奉祖先、举行祭祀活动的祠堂、宗庙,引申为祖宗、宗主、宗族,又引申为派别之义。宗字用作动词,则有尊崇之义。
[宗祠]同一宗族用来祭祀共同祖先的祠堂、家庙。
[宗派]宗族的支派。又指学术、政治、艺术、宗教等的派别。
[宗教]佛教以佛所说为教,以佛弟子所说为宗,合称宗教,指佛教的教义。现泛指对神道的信仰为宗教。
宗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宗1zōng
【释义】:
①祖先列祖列宗1|光宗1耀祖|祖宗1。→②家族;同一宗族的同宗1|宗1兄|宗1亲。③派别,由同一本源分出的流派禅宗1|正宗1|宗1派。→④根本;主旨万变不离其宗1|开宗1明义|宗1旨。→⑤尊崇;效法宗1仰|他的唱工宗1的是哪一派?⑥被尊崇或效法的人宗1匠|宗1师|一代文宗1。〇⑦a)用于事物一宗1心事|几宗1案卷。b)用于钱财货物等一宗1贷款|大宗1货物。〇⑧姓。
宗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宗2zōng
【释义】:
旧时西藏地区的行政区划单位,大致相当于县(藏语音译)。
宗-金瓶梅字典
宗
zōng 《广韵》:众也,本也,尊也。 作冬切 通合一平冬精
本姓家族。 那女婿年小,不上三十多岁,名唤宋得,原与这家是养老不归宗女婿。(七六18下8)
(又讹成:字)
超宗-历代避讳字汇典
超宗chāo zōng
南朝梁谢几卿,父名超宗。
〔触犯〕《金楼子》卷六云:“(几卿)中拜率更令。驺人姓谢,亦名超宗,亦便自称姓名,云:‘超宗虫蚁,就官乞赉。’几卿既不容酬此言,驺人谓为不许,而言之不已。几卿又走。”
光宗-历代避讳字汇典
光宗guāng zōng
明泰昌皇帝朱常洛,庙号光宗。
〔改称〕〈人名〉《汇考》卷二三引姚德闻《滑县志》云:“祁伯裕原名光宗,避庙号以字行。”
显宗-历代避讳字汇典
显宗xiǎn zōng
见“507、翘”条。
兴宗-历代避讳字汇典
兴宗xīng zōng
见“544、僧虔”条。
宗-历代避讳字汇典
宗zōng
(一)
三国吴末帝孙皓字元宗。
避偏字“宗”:
〔改称〕〈人名〉《三国志·孙皓传》:“司空孟仁卒。”裴注引《吴录》曰:“仁字恭武,江夏人也。本名宗,避皓字,易焉。”
(二)
五代周恭帝柴氏名宗训。
避偏讳“宗”:
〔改称〕〈人名〉《新五代史·周世宗家人传》云:“世宗崩,梁王即位,是为恭皇帝。其年八月,(皇弟)宗让更名熙让,封曹王。”彦按:此之更名,避与帝名联字也。同传又有纪王熙谨、蕲王熙诲,并恭帝弟,疑其初名亦从“宗”,后方改“熙”避帝讳耳。
(三)
辽兴宗耶律氏名宗真。
避偏讳“宗”:
〔省阙〕〈人名〉《辽史·圣宗纪五》:统和二十四年八月,“沙州燉煌王曹寿遣使进大食国马及美玉”。《校勘记》曰:“《宋史》四九〇、《通考》三三五并作曹宗寿。此避兴宗真名,省‘宗’字。”
〔代字〕以“崇”代“宗”:
〈人名〉《辽史·圣宗纪七》:开泰八年十月“戊子,遣耶律继崇、郑玄瑕贺宋正旦。”《校勘记》曰:“继崇,《长编》作‘继宗’。”彦按:盖本名“继宗”,后史臣避兴宗讳,改“宗”作“崇”。
又避偏嫌“忠”:
〔改称〕〈人名〉《举例》卷四曰:“宋使辽诸臣,据《续通鉴长编》所载人名,每与《辽史》不同,其因避辽讳改者如……天圣九年,辽太平十一年,十月,贺国主正旦,西染院副使王克忠,《辽史》作克善,盖避辽兴宗宗真嫌名也。”(1)
(四)
宋英宗赵曙,旧名宗实。
避旧名偏讳“宗”:
〔改称〕〈姓氏〉《汇考》卷二〇云:“广业先兄存斋尝客江南徐州,言州有纵氏,本姓宗,宋避英宗旧名改。”
(五)
金世宗完颜雍,父追尊睿宗名宗尧。
避偏讳“宗”:
〔改称〕〈姓氏〉《金史·宗端修传》云:“宗端修字平叔,汝州人。章宗避睿宗讳上一字……改宗氏为姬氏。”彦按:同书《忠义传三》云:“姬汝作字钦之,汝阳人,全州节度副使端修之侄孙也。”是端修后人自此姓姬矣。
〈人名〉《金史·列女传》云:“白氏,苏嗣之之母……嗣之本名宗之,避讳改焉。”
《中州集》卷八云:“(赵太常)之杰字伯英,大定人。本名宗杰,避讳改。”
〈州县名〉《金史·地理志上》,北京路瑞州云:“本来州,天德三年更为宗州,泰和六年以避睿宗讳,谓本唐瑞州地,故更今名。”
又瑞安县云:“旧名来宾……明昌六年更为宗安,泰和六年复更今名。”
〈国号〉《金史·百官志一》载,金代封王,小国号凡三十,而中有莱国,“旧为宗(国),以避讳改。”
〈职官〉《金史·百官志一》又云:“大宗正府,泰和六年避睿宗讳,改为大睦亲府。”其属官亦相应随之改称:判大宗正事改称判大睦亲事,同判大宗正事改称同判大睦亲事,同签大宗正事改称同签大睦亲事,大宗正丞改称大睦亲丞。
〈习语〉《金史·宗室表》序云:“大定以前称‘宗室’,明昌以后避睿宗讳称‘内族’,其实一而已。”
〔代字〕以“崇”代“宗”:
〈人名〉《金史·宗端修传》云:“章宗避睿宗讳上一字,凡太祖诸子皆加‘山’为‘崇’。”
同书《宗道传》云:“承安二年,为贺宋正旦使。”《交聘表下》事系“崇道”,《举例》卷四曰:“盖避金世宗父睿宗讳,改宗为崇也。”
同书《世宗纪下》,大定二十六年八月“辛卯,以益都尹崇浩等为贺宋生日使。”《交聘表中》亦作“崇浩”,《宗室表》所载右丞相兼都元帅崇浩即其人,然本名实是宗浩,卷九三本传正作“宗”字。《世宗纪校勘记》曰:“此盖章宗时为避其父讳,凡名有‘宗’字者皆作‘崇,后修史时回改遗漏,今改正。”
又,《章宗纪一》,明昌二年“六月戊子,平章政事崇宁薨。”《交聘表中》:大定十一年“十一月,以西南路招讨使宗室崇宁为贺宋正旦使。”所称“崇宁”,即《金史》卷七三《宗宁传》之“宋宁”,致异之由亦与上同。
〔变体〕《金史·孙即康传》云:章宗问即康、参知政事贾铉曰:“睿宗庙讳改作‘崇’字,其下却有本字全体,不若将‘示’字依《兰亭帖》写作‘未’字。”乃拟“睿宗庙讳上字从‘未’。”章宗从之,自此不胜曲避。
(六)
明太祖朱元璋,旧名兴宗。
避旧名偏讳“宗”:
〔省阙〕〈人名〉《汇考》卷二三引刘作梁《新昌县志》曰:“洪武十七年举人潘岳,原名宗岳,以庙讳去‘宗’。
〔改称〕〈人名〉《明史·冯胜传》云:“冯胜,定远人。初名国胜,又名宗异,最后名胜。”彦按:冯胜早年追随明太祖,“宗异”之改名,盖避太祖旧讳。
宗实-历代避讳字汇典
宗实zōng sí
宋英宗赵曙,旧名宗实。
〔改称〕〈人名〉《贵耳集》卷上云:“本朝大儒皆出于世家。周濂溪以舅官出仕。两改名:先名宗实,因英庙旧名改;后名惇颐,又以光宗御名改。”
宗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宗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