阻(阻)是什么意思
阻-古文字通假字典
阻
(魚莊zu)通,叠韻,莊從準旁紐
阜陽漢簡《詩經》〇三六號:“我能畜,反以我為讎。既沮我直。”毛詩《邶風·谷風》五章:“不我能慉,反以我為讎。既阻我德,賈用不售。”或説,沮訓敗壞,“既沮我直”意為“既已貶損我的價值”,則沮亦可用本義。按《戰國策·齊策一》:“故人非之不為沮。”《吕氏春秋·知士》沮作阻。《爾雅·釋丘》:“水出其後,沮丘。”《釋名·釋丘》“沮丘”作“阻丘”。
沮通阻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沮通阻
沮音zǔ。沮,上古属从纽鱼部;阻,上古属庄纽鱼部。二字为迭韵通假。沮,本为古河流名,在今陕西境内。“沮”的常用义是低温地带;终止。通阻,阻碍,阻止。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:“君子如怒,乱庶遄(chuán)沮。”(君子初听谗言时,如果立即予以怒斥,大乱几乎能迅速制止。遄,迅速。)《左传·宣公十七年》:“左右或沮之,曰:‘君不出,必执吾使。’”(左右的随从中有人阻止他,说:“您如果不出国,一定会逮住我国的使者。”)韩愈《张中丞传后叙》:“守一城,捍天下,以千百就尽之卒,战百万日滋之师,蔽遮江淮,沮遏其势。”(守着一座孤城,捍卫了全国,靠千百个已接近垂危的士兵,迎击上百万日益增多的敌军,掩护了江淮流域,从而阻挡了敌人的兵势。就尽,临近灭亡。日滋,一天天增多。)
阻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阻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阻-古代汉语字典
阻zǔ
【释义】:
①险要的地方。《诗经·商颂·殷武》:“罙入其阻。”(罙mí:深。)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马陵道狭,而旁多阻隘,可伏兵。”又为险阻,路难走。《诗经·秦风·蒹葭》:“道阻且长。”蔡琰《悲愤诗》:“迥路险且阻。”(迥:远。)②阻碍,阻止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阻而鼓之,不亦可乎?”(鼓:指击鼓进击。)岳飞《小重山》:“旧山松竹老,阻归程。”③依仗。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夫州吁阻兵而安忍。”(州吁:人名。忍:指残忍之事。)潘岳《马汧督诔》:“阻众陵寡。”(陵:欺凌。)④艰难,忧患。《尚书·舜典》:“黎民阻饥。”《诗经·邶风·雄雉》:“我之怀矣,自诒伊阻。”(诒:通“贻”,给。伊:那个。)
阻-常用古汉语字典
阻zǔ
【释义】:
[动]阻止,阻拦。罗贯中《杨修之死》:曹丕先至,门吏阻之,丕只得退回。冯梦龙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把那老儿急得叫屈连天,舍了张委,拼命去拦阻,扯了东边,顾不得西首。袁枚《祭妹文》:汝又虑戚吾心,阻人走报。[形]险阻。《诗经·秦风·蒹葭》:道阻且长。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宅幽而势阻。
阻-敦煌俗字典
阻zu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字形雖別,音義是同。古而典者居上,今而要者居下。”
阻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阻zǔ
【释义】:
拦挡,使不能通过或进行通行无阻|阻挡|阻力|劝阻|拦阻。
阻-金瓶梅字典
阻
zǔ 《广韵》:隔也,忧也。 侧吕切 遇合三上语庄
阻碍。 说他大肆倡言,阻挠国事。(四九1下6)两下人情阻住了,教老爷好不作难。不是我再三在老爷根前维持,回倒了林真人,把亲家不撑下去了?(七十6下3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