氐(氐)是什么意思
氐-古文字通假字典
氐
(脂端di)讀為氏(支禪shi),端禪準旁紐
上博楚竹書《容成氏》簡五三背“訟城氐”,此為原書標題,即《容成氏》。按氐西周金文作(害坭厎作),从氏,下加一横分化為氐。《禮記·内則》:“祇見孺子。”鄭玄注:“祇或作振。”又《尚書·皋陶謨》:“日嚴祗敬六德。”《史記·夏本紀》祗作振。祗、祇皆與振通用。
氐-古文字通假字典
氐
(脂端di)讀為抵(脂端di),雙声叠韻
馬王堆帛書《老子》乙本卷前古佚書《經法·論約》:“逆節始生,慎毋〔先〕正,皮(彼)且自氐其刑。”影本讀氐為抵。按《史記·平準書》:“天下大抵無慮皆鑄金錢矣。”《漢書·食貨志》抵作氐。顔師古注:“氐讀曰抵。”
氐-古文字通假字典
氐
(脂端di)讀為柢(脂端di),雙聲叠韻
馬王堆帛書《老子》甲本《德經》:“是胃(謂)深(根)固氐,長□□□□道也。”乙本作:“是胃□根固氐,長生久視之道也。”通行本作:“是謂深根固柢,長生久視之道。”按《説文》:“柢,木根也。”《莊子·天下》:“惠施日以其知與人之辯,特與天下之辯者為怪,此其柢也。”郭慶藩集釋引俞樾曰:“柢與氐通……‘此其柢也’猶云‘此其略也’。”
氐-古文字通假字典
氐
(脂端di)讀為祗(脂照zhi),叠韻,端照準雙聲
石鼓文《沔》:“帛(白)魚烡烡,其淾氐鮮。”氐讀為祗。《廣雅·釋言》:“祗,適也。”
氐-古文字通假字典
氐
(脂端di)讀為泜(脂照zhi),叠韻,端照準雙聲
平頂山滍陽嶺應國墓地出土匍盉(《中國文物精華》圖版四九)銘:“隹(惟)四月既生霸戊申,匍即于氐……”氐即泜水,或稱滍水,就是現在的沙河。源出魯山西堯山,東經平頂山市南,葉縣北,東入汝水。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晉陽處父侵蔡,楚子上救之,與晉師夾泜而軍。”杜預注:“泜水出魯陽縣東,經襄城、定陵入汝。”
氐同柢、抵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氐同柢、抵
氐音dǐ。《说文》:“氐,本也。”即树根,根底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氐,此字实即柢之古文。”《广雅·释言》:“氐,柢也。”《诗经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尹氏夫师,维周之氐。”(太师尹氏名位高,是周的根本。大,同太。维,助词,无义。)
氐又有大抵,大概,大都的意思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自关以东,大氐尽畔秦吏应诸侯,诸侯咸率其众西乡。”(从函谷关以东,大抵都背叛了秦朝的官吏来响应各诸侯王,各诸侯王也都率领他们的军队面向西抗秦。畔,通叛。咸,范围副词,都,全。乡,同向,面向。)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。”(全国的官吏商贾大概都铸造过金锭和铜钱。无虑,与“大氐”同义,大概。)“根底,根本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木”写作“柢”;“大,大概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手”写作“抵”。
氐同低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氐同低
氐音dī。氐的本义是树根。氐又有低的意思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其贾(jià)氐贱减平者,听民自相与市。”(如果它的卖价低于国家规定的平价,就听任百姓到集上自由买卖。贾,同价。)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而富商贾或滞财役贫,转毂百数,废居居邑,封君皆氐首仰给焉。”(然而豪富大商人有的积存财货役使贫苦百姓,用车转卖多次,有的停止积蓄、有的在城中囤积居奇,甚至被封的诸侯都俯首仰望供给。滞,停留,贮积。居,积蓄。颜师古注:“封君,受封邑者。氐首,犹俯首也。”)“低、俯首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人”写作“低”。
氐-古代汉语字典
氐dī
【释义】:
见“氐”㈡。
氐-古代汉语字典
氐
【释义】:
㈠ dǐ ①根柢,根本。《诗经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尹氏大师,维周之氐。”(大师:太师。维:语气词。)②至,抵达。《史记·律书》:“氐者言万物皆至也。”③大略,大抵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自关以东,大氐尽畔秦吏应诸侯。”(畔:通“叛”,背叛。)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大氐皆因秦旧事焉。”
㈡dī ④古部族名。《诗经·商颂·殷武》:“昔有成汤,自彼氐羌。”⑤星宿名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》:“中央曰钧天其星角、亢、氐。”⑥低头,低垂。后来写作“低”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封君皆氐首仰给焉。”
氐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氐dǐ
【中古音】:
ㄉǐ
【上古音】:
都奚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端齊開四(端脂) 至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低 dī 都奚切 端齊開四(端脂) 下。
《漢書·食貨志下》:而富商賈或財役貧,轉轂(gǔ車輪中心圓木,亦指車)百數,廢居居邑,封君皆氐首仰給焉。〔顔師古云:氐首,猶俯首也。〕
《漢書·食貨志下》:其賈氐賤减平者,聽民自相與市,以防貴庾(yǔ倉無屋也。貴庾言積物待貴)者。
底 dǐ ㄉǐ 都禮切 端薺開四(端脂) 最下部分,引申爲根本。
《詩·小雅·節南山》:尹氏大師,維周之氐。〔《潛夫論·志姓氏》引作底。〕
抵 dǐ 都禮切 端薺開四(端脂) 大抵,大都,大致。
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自關以東,大氐盡畔秦吏應諸侯,諸侯咸率其衆西鄉。
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詩三百篇,大氐賢聖發憤之所爲作也。〔顔師古云:氐,歸也。〕
《漢書·食貨志下》:然不能半自出,天下大氐無慮皆鑄金錢矣。〔顔師古云:氐讀曰抵。抵,歸也。大歸猶言大凡也。〕
氐-难僻字字典
氐
【释义】:
㈠(dī低)我国古代西部民族名。
㈡(dǐ抵)古同“柢”。根本。
氐-通假字小字典
氐dǐ
丁礼切(端荠开四)端脂上
根本。《说文》:“氐,至也,本也。”
(一)通“抵”dǐ 都礼切(端荠开四) 端脂上 略、大抵。
燕、赵、齐、楚、韩、魏皆立为王,自关以东,大氐尽畔秦吏应诸侯。(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)——燕、赵、齐、楚、韩、魏等地都自立为王,自函谷关以东,大抵都背弃了秦二世的官吏而响应诸侯王。〔《正义》:”氐,犹略。”畔:通“叛”。〕
(二)通“低”di 都奚切(端齐开四)端脂平 高低的“低”。
其贾氐贱减平者,听民自相与市。(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)——如果卖价低于政府规定的平价,就听凭百姓到市上去自由买卖。〔贾(jià):价。 氐,颜师古注:“贱则为氏。”〕
封君皆氏首仰给焉。(同上)——被封的诸侯都俯首仰望供给。〔颜师古注:“氐首,犹俯首也。”〕
氐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氐dī
【释义】:
①我国古代民族。殷、周至南北朝时分布在今陕西、甘肃、四川一带,东晋时曾建立前秦和后凉。〇②星宿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|
另见dǐ。
氐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氐dǐ
【释义】:
〈文〉树根;根本。现在通常写作“柢”。
另见dī。
氐-汉字异读字典
氐
㈠dǐ 根本。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尹师大师,维周之氐。”
㈡dī ①〔专〕古族名。殷、周至南北朝分布在今甘肃、陕西、青海、四川等省。②〔通〕同“低”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封君皆氐首仰给焉。”③〔专〕二十八宿之一,亦称天根。苍龙七宿的第三宿。有星四颗,即天平星中的四颗星。
氐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氐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