涷(涷)是什么意思
涷-古文字通假字典
涷
(東端dong)讀為凍(東端dong),雙聲叠韻
銀雀山竹簡《晏子·八》:“賢君之治國也,……毋(無)争橐(蠹)之臧(藏),毋(無)涷餒之民。”此在傳本為《内篇問上》第十七章,明本作:“上無朽蠹之藏,下無凍餒之民。”涷本水名。《説文》:“涷,水。出發鳩山,入於河。”即濁漳水。漢人或用涷為凍餒字。《隸釋》五巴郡太守張納碑:“俾寧業宇,僪澹涷餒。”
涷-古代汉语字典
涷dōng
【释义】:
①暴雨。屈原《九歌·大司命》:“令飘风兮先驱,使涷雨兮洒尘。”②通“冻”。《隶释·汉巴郡太守张纳功德碑叙》:“俾宁业宇,洫澹涷馁。”
【说明】涷、冻,《说文》为二字。暴雨义,应作“涷”,因二字形音相近,古籍往往通用作“冻”。寒冷义偶尔也作“涑”。
涷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涷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