蠹(蠹)是什么意思
蠹-古代汉语字典
蠹dù
【释义】:
①蛀蚀器物的虫子。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公聚朽蠹。”(聚:聚积的财物。蠹:用如动词,生蛀虫。)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肉腐出虫,鱼枯生蠹。”比喻为害国家人民的人或事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兵,民之残也,财用之蠹。”(兵:战争。)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此五者,邦之蠹也。”(邦:国家。)②蛀蚀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古者杆不穿,皮不蠹,则不出于四方。”(杅yú:饮水器皿。皮:裘。)杨万里《理蔬》:“青虫捕仍有,蠹叶病还生。”引申为损害,败坏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韩亡则荆、魏不能独立,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。”(荆楚。)《后汉书·宦者传论》:“败国蠹政之事,不可殚书。”(殚:尽。)
蠹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蠹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蠹-古代汉语字典
蠹fú
【释义】:
[螕pī蠹]蚍蜉,大蚁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刘歆以为蝝,蠹蠹之有翼者,食谷为灾,黑眚也。”(黑眚shěng:古人称水气所生的灾祸。)
蠹-常用古汉语字典
蠹dù
【释义】:
[名]①蛀虫。《荀子·劝学》:肉腐出虫,鱼枯生蠹。《商君书·修权》:蠹众而木折,隙大而墙坏。②喻指侵蚀国家或祸害民众的人或事。蒲松龄《促织》:独是成氏子以蠹贫,以促织富,裘马扬扬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此五者,邦之蠹也。[动]蛀蚀,毁坏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其暴露之,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,以重敝邑之罪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,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。
蠹-难僻字字典
蠹dù
【同音字】:杜
【释义】:
①蛀虫。有木蠹、书蠹等。②蛀蚀。如:户枢不蠹。
蠹-敦煌俗字典
蠹dù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依顏監《字樣》甄錄要用者,考定折衷,刊削紕繆。”[正字]
P.3666《燕子賦》:“鳳凰云:‘者賊無賴,眼腦害,何由可耐!捉我支配:捋出脊背,拔卻左腿,揭卻腦蓋。’”
蠹-汉语字源字典
蠹dù
篆
蠢是一种蛀食木质物体的蛀虫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蠹,木中虫。”引申为败坏、蛀蚀、损害之义,又喻指侵夺或损耗财物的人。篆书蠹字从木从,表示蛀虫寄生木中之意;字又作从橐声,则变会意为形声字。
[蠹简]被蠹蚀的书籍。也作“蠢册”。
[蠹书虫]喻指埋头苦读的人。含有食古不化、不合时宜之意。
蠹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蠹dù
【释义】:
古同“蠹”。
蠹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蠹dù
【释义】:
①蠢虫,蛀蚀器物的小虫蠹鱼|书蠹。→②蛀蚀;侵害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