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,一个集成语、谚语、俗语、俚语、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,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,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,以致天下好学之士,齐心合力,相互扶持,共同进步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顿

顿(頓)是什么意思

  • 顿通钝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
    顿通钝

    顿音dùn。顿,上古属端纽文部,钝,上古属定纽文部。二字为迭韵通假。顿的本义是叩头。《说文》:“顿,下首也。”通钝,不锋利,引申挫伤,毁坏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以德绥戎,师徒不勤,甲兵不顿。”(用德安抚军队,将士不感到辛劳,武器也不损坏。)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夫不斗一卒,不顿一戟,而解二国患者,平原君之力也。”(不使一兵一卒相斗,不使一件武器毁坏,然而却解救二国兵祸的,正是靠平原君的力量。)贾谊《吊屈原赋》:“莫邪为顿兮,铅刀为铦(xiān)。”(莫邪那样的良剑却认为不锋利呵,象铅一样的软刀却认为很快。铦,犀利,锋利。)

  • 顿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顿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顿dú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见“顿”㈡。

  • 顿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㈠ dùn ①[顿首]古代九拜之一,头叩地而拜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祝》:“辨九捧,一曰稽首,二日顿顿。”(捧:同“拜”。稽首:叩头于地并停留多时。)后泛指叩头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群臣皆顿顿。”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:“因顿顿杖下,俯伏听命。”又旧时常用于书信的首、尾,或首尾都用。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迟顿顿。陈将军足下无恙,幸甚幸甚……丘迟顿顿。”曾巩《寄欧阳舍人书》:“巩顿顿载拜,舍人先生。”(载拜:再拜。)[顿足]用脚跺地,表示悲痛或急切。杜甫《兵车行》:“牵衣顿顿拦道哭,哭声直上干云霄。”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成仓猝莫知所救,顿顿失色。”②上下抖动使整齐,整顿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若挈裘领,诎五指而顿之,顺者不可胜数也。”(诎:屈。)陆机《演连珠》之七:“臣闻顿网探渊,不能招龙。”③止息,停留。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就善水草顿舍,人人自便。”(就:靠近。)张翰《杂诗》:“延颈无良涂,顿足托幽深。”(涂:道路。)又为止宿的地方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“每之一所,辄数道置顿。”(之:往。道:行政区域。)④倒下。《汉书·陈遵传》:“遵起舞跳梁,顿仆坐上。”(跳梁:跳跃。)曹操《秋胡行》:“牛顿不起,车堕谷间。”⑤损坏,挫伤,败坏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师徒不勤,甲兵不顿。”《孙子·谋攻》:“必以全争于天下,故兵不顿而利可全。”(全:指全胜的策略。)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?”(无乃:恐怕,大概。)又为困顿,疲弊。《荀子·仲尼》:“顿穷则从之,疾力以申重之。”(疾力:勤力。)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号呼而转徙,饥渴而顿踣。”(踣bó:跌倒。)⑥立刻,忽然。《列子·天瑞》:“凡一气不顿进,一形不顿亏。”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审谛之,短小,黑赤色,顿非前物。”(审谛:仔细地看。)⑦量词。表次数。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欲乞一顿食耳。”《旧唐书·食货志上》:“痛杖一顿处死。”(杖:用棍棒打。)⑧通“钝”。不锋利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莫邪为顿兮,铅刀为銛。”(莫邪:宝剑名。銛xiān:锋利。)

    ㈡dú ⑨[冒mò顿]人名。汉初匈奴的单于。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单于有太子,名曰顿顿。”

  • 顿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顿dùn

    【繁体字】:顿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动]①停顿,停止。刘鹗《绝唱》:那抑扬顿挫。陆机《赴洛道中作》:顿辔倚嵩岩。②以足跺地。蒲松龄《促织》:成仓猝莫知所救,顿足失色。杜甫《兵车行》:牵衣顿足拦道哭,哭声直上干云霄。③以头叩地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群臣皆顿首。④倒下,仆倒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号呼而转徙,饥渴而顿踣。《汉书·陈遵传》:顿仆坐上。⑤整顿。《荀子·劝学》:若挈裘领,诎五指而顿之,顺者不可胜数也。[形]①疲敝,疲劳。《孙子·谋攻》:故兵不顿而利可全,此谋攻之法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师徒不顿,国家不罢。②用同“钝”。不锋利。贾谊《吊屈原赋》:莫邪为顿兮,铅刀为铦。[量]用于行为、语言、动作的次数。吴敬梓《范进中举》:又骂了一顿。施耐庵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》: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。[副]①表示快速。立刻,马上。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一旦异于今日,家人习奢已久,不能顿俭,必致失所。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:亡国之恨顿生,檀板之声无色。②表示强调。蒲松龄《促织》:审谛之,短小,黑赤色,顿非前物。

  • 顿-难僻字字典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㈠(dùn)(略)。

    ㈡(dú读)见“冒(mò)顿”。

  • 顿-通假字小字典

    顿dùn

    都困切(端慁合一) 端文去

    本义为磕头。《说文》:“顿,下首也。”段注:“按,当作顿首也。凡言供顿、顿宿,皆取屯聚意,而假借为之。又多假顿为钝。”

    (一)通“钝”dùn 徒困切(定恩合一) 定文去 不锋利。引申为不受挫伤;愚钝。

   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。(《孙子·谋攻》)——所以军队不受挫伤,却能完全取胜。

    莫邪为顿兮,铅刀为铦。(贾谊《吊屈原赋》)——莫邪宝剑认为不锋利,软而钝的刀子反而认为锋利。〔莫邪:传说中的宝剑名。 铅刀:指软而钝的刀。 钴(xiān):犀利、锋利。〕

   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,所排击剥割,皆众理解也(《汉书·贾谊传》)——屠牛坦一个早晨解剖了十二头牛,而锋利的刀口不钝缺的原因,是他在解剖、剥骨、割肉的时候,都是从肌理、关节等处下刀的。〔颜师古注:“顿,读曰钝。”〕

    (二)通“扽”dèn 都困切(端慁开一) 上古音缺 引,用力拉。

    若挈裘领,诎五指而顿之,顺者不可胜数也。(《荀子·劝学》)——就象提起毛大衣的领子,弯曲着五指扽拉它,则全裘理顺的毛就数也数不清了。〔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卷十《荀子》第一:“今案:顿者,引也。言挈裘领者,诎五指而引之,则全裘之毛皆顺也。《广雅》曰:‘扽,引也。’曹宪音‘顿’,古无扽字,借顿为之。”〕

    乳母家子孙奴从者,横暴长安中,当道掣顿人车马,夺人衣服。(《史记·滑稽列传补》)——(汉武帝)乳母的子孙和随从奴仆,在长安城里横行暴虐,站在路当中把路拦住,拽走人家的车马,抢夺人家的衣服。〔当道:站在路当中,把路拦住。 掣(chè):拽,拉。与“顿”(耗)同义并列。〕

    今之治民者若拙御,马行则顿之,止则击之。身创于箠,吻伤于衔。(《盐铁论·诏圣》)——现在那些治理百姓的官吏,象是拙劣的车夫,马走的时候偏要扽拉缰绳,马停下来却用鞭子打它。结果马的身子被鞭子打伤,马嘴被嚼子勒破〔御:驾驭车马的车夫。 顿之:王念孙云:“引之也。” 箠(chuí):鞭子。〕

  • 顿1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顿1dùn

    从页屯声,形声,,10画。①以头叩地顿1首。②脚跺地顿1足。③稍停顿1号|顿1挫△停顿1。④处置△安顿1|整顿1。⑤忽然;立刻顿1悟|顿1时。⑥量词。用于饭食或斥责、劝说、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顿1饭△打一顿1。⑦疲乏困顿1|劳顿1。

  • 顿2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顿2dú

    冒顿(mò dú)汉初匈奴一位单于的名字,译音。

    〈辨〉顿字从页本义为顿首。

  • 顿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顿dú頓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冒顿]mòdú,见“冒”。

    另见dùn。

  • 顿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顿dùn頓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〈文〉以头触地顿首。→②(用脚或器物)叩地顿足捶胸|用拐杖顿得地板直响。→③〈文〉停下来住宿;屯驻顿师城下。④〈文〉住宿、吃饭的处所或所需的东西。⑤a)用于饭食食堂一天供应三顿饭|吃了上顿没下顿。b)用于斥责、劝说、打骂等行为的次数让爷爷训了一顿|挨了一顿骂|痛打一顿。→⑥停下来;暂停说了一半就顿住了|抑扬顿挫|顿号。表示时间短暂,相当于“立刻”顿感羞愧|茅塞顿开。安排;处理安顿|整顿。写毛笔字时,使笔用力着(zhuó)纸稍作停留横的起笔和收笔都要顿一下。〇⑩疲劳困顿|劳顿。〇⑾姓。

    另见dú。

  • 顿-汉字异读字典

    ㈠dùn ①以头或脚叩地。如:顿首;顿足。②暂停。如:顿号。③止宿;顿驻。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就善水草顿舍。”①舍弃。曹植《七启》:“收旌弛旆,顿纲纵网。”⑤通“钝”。不锋利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莫邪为顿兮。”⑥通“迍”。如:困顿。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兵甲顿,士民病。”⑦通“振”。抖擞使整齐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若挈裘领,诎五指而顿之。”⑧次数。如:三顿饭。⑨古国名。在今河南商水北,后迁至今项城南。⑩姓。汉代有顿琦。

    ㈡zhūn 〔通〕通“肫”。顿顿:诚恳貌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我今将顿顿焉,日日相亲爱也。”

    ㈢dú 〔专〕冒顿:秦末汉初匈奴单于。姓挛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