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(果)是什么意思
果-古文字通假字典
果
(歌見guo)讀為顆(歌溪ke),叠韻,見溪旁紐
馬王堆帛書《五十二病方·雎(疽)病》:“雎未□□□□烏豙(喙)十四果……”又武威旱灘坡醫簡十七號《治百病膏藥方》:“付(附)子廿果。”果皆讀為顆。按顆字《説文》解為“小頭也”,然則顆之用為量詞,亦後起義。《顔氏家訓》:“北土通呼物一,改為一顆。”朱駿聲以為“如米粒、珠子皆是,猶一枚也”。自《五十二病方》觀之,則秦時已有此用法。又《莊子·逍遥遊》:“腹猶果然。”宋陳景九《莊子闕誤》引文如海本果作顆。
果通裸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果通裸
果音luǒ。果,上古属见纽歌部;裸,上古属来纽歌部。二字为迭韵通假。果的本义是植物所结的果实。《说文》:“果,木实也。”通裸,裸露。《周礼·春官宗伯下·龟人》:“东龟曰果属,西龟曰雷属。”(东龟叫做裸属,西龟叫做雷属。东龟,龟甲前长、甲的边缘为青色的龟。西龟,龟甲左斜长、甲的边缘呈现白色的龟。郑玄注:“杜子春读果为裸。”贾公彦疏:“此龟前甲长,后甲短,露出边,为裸露,得为一义。”)《逸周书·王会》:“狡犬者,巨身,四足果。”(匈奴的大狗,身体巨大,四足无毛裸露。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:“‘四足果’者,四足无毛之谓与。”)
果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果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果-古代汉语字典
果guǒ
【释义】:
①树上结的果实。《说文》:“果,木实也。”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民食果蓏蚌蛤。”(蓏luǒ:瓜类的果实。)②充实,饱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腹犹果然”。③果敢,有决断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强毅果刚则贤。”④成为事实,实现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君是以不果来也。”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闻之,欣然规往,未果,寻病终。”(寻:不久。)⑤果真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此果不材之木也。”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暮而果大亡其财。”(亡:丢失。)⑥终于,终究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在外十九年矣,而果得晋国。”《吕氏春秋·忠廉》:“果伏剑而死。”⑦事情的结局,结果。《南史·范云传附范缜》:“贵贱虽复殊途,因果竟在何处?”⑧通“婐”。女侍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及其为天子也,被袗衣,鼓琴,二女果,若固有之。”(袗衣zhěn:绣有文采的华贵的衣服。)
【说明】“果”为象形字,像树上结有果实形。参附录三。
果-常用古汉语字典
果guǒ
【释义】:
[名]①果子,果实。亦指果树。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果止于梨、栗、枣、柿之类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民食果蓏蜯蛤。冯梦龙《灌圆叟晚逢仙女》:那秋先从幼酷好栽花种果,把田业都撇了,专于其事。②结果,结局。柳宗元《东海若》:无因无果。[动]实现,成为事实。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闻之,欣然规往。未果,寻病终。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然其言必信,其行必果,已诺必诚,不爱其躯。[形]①充实,饱满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适莽苍者,三飡而反,腹犹果然。②果敢,果断。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:二十五日,城陷,忠烈拔刀自裁。诸将果争前抱持之。《晋书·舆服志》:形类鹞而微黑,性果勇。[副]①表示强调。果真,果然。司马迁《陈涉世家》:尉果笞广。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公叔文子享卫灵公,史鰌知其及祸,及戌,果以富得罪出亡。蒲松龄《促织》:又试之鸡,果如成言。②表示追究事物的真相。到底,究竟。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: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,问曰:“先生在兵间,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,抑未死耶?”孙公答曰:“经略从北来,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,抑未死耶?”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: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。③表示终竟。终于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晋侯在外十九年矣,而果得晋国。
果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果guǒ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古火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見果合一(見歌) 木實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婐 guā 古華切 見麻合二(見歌) 女侍,侍候。
《孟子·盡心下》:〔舜〕被袗衣,鼓琴,二女果。〔趙岐注云:果,侍也。《説文》作婐。〕
裸 guàn 古玩切 見换合一(見元) 古代帝王以酒祭奠祖先或賜賓客飲之禮。也作灌、果。
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大賓客則攝而載果。〔鄭玄注:果,讀爲裸。〕
《周禮·春官·小宗伯》:辨六彝之名物,以待果將。〔鄭玄注:果,讀爲裸。〕
惈 guǒ 古火切 見果合一(見歌) 果敢。
《文選》左思《魏都賦》:風俗以韰(xiè狹)果爲嫿(huà静好貌),人物以戕害爲藝。〔李善注引《方言》云:惈,勇也。果與惈古字通。〕
裸(臝) luǒ 郎果切 來果合一(來歌) 赤體。赤露。
《周禮·春官·龜人》:東龜曰果屬。〔鄭注:杜子春讀果爲臝。《疏》云:此龜前甲長,後甲短,露出邊,爲羸露,得爲一義。〕
果-常用字详解字典
果guǒ
菓①
象形,■,8画。①果实果木|果园△水果|长生果。②结果;事情的结局果报△因果|成果。③坚决果断|果敢。④确实果然|果真△如果。
〈辨〉果字异体菓,从艸果声,旧时只出现于义项①,今并作果。
果-敦煌俗字典
果guǒ
敦研024(5-1)《大方等大集經》:“於如是等悉得了知,如觀掌□□(中菴)摩羅果。”
浙敦193《妙法蓮華經·見寶塔品》:“一一寶樹,高五百由旬;枝葉華果,次第莊嚴。”按:顏元孫《干祿字書》:“菓果:上俗,下正。”
P.2305《妙法蓮華經講經文》:“採果給(汲)水,拾薪設食,乃至以身而爲座。”
S.2832《願文等範本·十二月時景兼陰晴雲雪諸節》:“中旬 孟夏将半,炎光渐盛;新花向[□],百果将繁。”
敦研196《妙法蓮華經》卷第七《普賢菩薩勸發品》:“當於今世得現果報。”
S.6557《南陽和尚問答雜徵義》:“果然不見。”
果-汉语字源字典
果guǒ
甲 金 篆
果是一个象形字。甲骨文的果字,象一棵树上结满果实的样子;金文果字的果实减少为一个,但果形更大更突出;小篆果字则误果形为田,意思就不明显了。果字本义是指树木所结之实,引申为事物的结局(如“结果”),又有充实、饱满以及决断等义。
[果报]即因果报应,佛教语。通俗一点讲,就是所谓的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
[果腹]指肚子很饱或吃饱肚子。
[果断]有决断,不迟疑犹豫。
果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果1guǒ*菓①
【释义】:
①植物的果实开花结果1|硕果1累累|果1树|果1园|水果1|干果1|无花果1。→②事情的最后结局(跟“因”相对)前因后果1|自食其果1|结果1|成果1。③表示事情跟预料的相符合,相当于“果然”果1不出我所料|果1不其然|果1真。〇①姓。
果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果2guǒ
【释义】:
有决断;不犹豫果2敢|果2断。
果-汉字异读字典
果
㈠guǒ ①果实。如:硕果。②结局;结果。如:前因后果。③饱足。如:果腹。④果敢。《晋书·舆服志》:“鹖,鸟名也;形类鹞而微黑,性果勇。”⑤成事实。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闻之欣然规往,未果。”⑥终于;竟然。《国语·晋语三》:“果丧其田。”⑦果真;诚然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若果是也,我果非也邪?”
㈡wǒ 〔通〕通“婐”。侍女。引申为侍奉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二女果。”
㈢luǒ 〔通〕通“裸”。《周礼·春官·龟人》:“东龟曰果属。”
果-金瓶梅字典
果
(一)gǔo 《广韵》:果敢,又胜也,定也,剋也。亦木实。 古火切 果合一上果见
①果品(包括干果、密钱、饼食)。 画童儿拿上添换果碟儿来,都是蜜饯减碟、榛松果仁。(五八10上1)王婆买了见成肥鹅烧鸭,熟肉鲜鲜,细巧果子,归来尽把盘碟盛了,摆在房里桌子上。(三10下7)
②副词,确实。 凉亭水阁,果是堪宜宴饮。(六一12上2)这薛姑子果有道行,不知那里去寻这样妙药灵丹?(五三4上5)
(二)当作“來”lái,草写形近讹。 提着碗果大小拳头,走来谢家楼下。(九四1下9)
果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果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