鵠(鵠)是什么意思
鵠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鵠hú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胡沃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匣沃合一(群覺) 鴻鵠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浩 hào 胡老切 匣皓開一(群幽) 廣大貌。
《吕氏春秋·下賢》:鵠乎其羞用智慮也,假乎其輕俗誹譽也。〔高誘注:鵠讀如浩。〕
鶴 hè 下各切 匣鐸開一(群藥) 鳥名。鶴科各種禽類的泛稱。
《莊子·天運》:夫鵠不日浴而白,烏不日黔而黑。〔《釋文》:鵠,本又作鶴。〕
《莊子·庚桑楚》:越雞不能伏鵠卵。
《漢書·昭帝紀》;始元元年春二月,黄鵠下建章宫太液池中。
費 《擣衣詩》:開韞舒龜鵠。
晉·《鈕滔母與從弟孝征書》:民無役車之載,鵠有乘軒之飾。
《文選》嵇康《琴賦》:王昭楚妃,千里别鵠。
《後漢書·吴良傳贊》:大儀鵠髮,見表憲王。
鵠-金瓶梅字典
鵠
hú《广韵》:鸟名。 胡沃切 通合一入沃匣
〔鴻鵠〕hóng hú,鸟名,即天鹅。 鵠高飞兮,羽翼抱龙兮。(一2下6)
鵠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鵠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