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(虎)是什么意思
虎-古文字通假字典
虎
(魚曉hu)文獻作敔(魚疑yu),叠韻,曉疑旁紐
柞伯坭:“王則畀柞(胙)白(伯)赤金十反(鈑),(遂)易(柷)虎(亦有學者釋見)。”“虎”即柷、敔,是兩種木製的打擊樂器。《説文》:“柷,樂,木空也,所以止音為節。从木,祝省聲。”段玉裁改空為椌,注:“《周頌》毛傳曰:‘柷,木椌也。’……(所以止音為節)此六字大誤,柷以始樂,非以止音也……今按:當作‘以止作音為柷’。”王筠句讀:“謂樂工柷止之音,以為始作之節也。”又《説文》:“敔,禁也。一曰樂器,椌楬也,形如木虎。从攴,吾聲。”《爾雅·釋樂》:“所以鼓敔謂之籈。”郭璞注:“敔如伏虎,背上有二十七鉏鋙,刻以木,長尺擽之,籈者其名。”《尚書·益稷》:“合止柷、敔。”孔穎達疏:“樂之初,擊柷以作之;樂之將末,戛敔以止之。”敔亦作“鉏鋙”,《吕氏春秋·仲夏紀》:“飭鐘磬柷、敔。”高誘注:“敔,木虎,脊上有鉏鋙,以杖擽之以止樂。”清趙翼《觀西洋樂器》:“連桐椌楬底,頻擽鉏鋙脊。”又鳳翔南指揮秦公大墓磬銘:“百樂咸奏,允樂子〈孔〉煌。虎珲(載)入,又(有)(瀄)珲(載)羕(漾)。”孫常叙《虎考釋》説“虎”是敔的最初書寫形式,當音假為“鉏鋙”。讀為瀄,《説文》:“訖事之樂也。”孫先生説磬銘後八字意思是:以敔“入樂”發聲,“致使那正在演奏的‘訖事之樂’戛然而止(餘音在漾)”。
虎-古文字通假字典
虎
(魚曉hu)讀為琥(魚曉hu),雙聲叠韻
望山二號墓楚簡五〇:“一雙虎。”虎即琥。《左傳·昭公三十二年》:“賜子家子雙琥。”杜預注:“琥,玉器。”孔穎達正義引鄭玄云:“《禮經》及《記》言琥多矣,都不説其狀,蓋刻玉為虎形也。”
虎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虎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虎-古代汉语字典
虎hǔ
【释义】:
老虎。《周易·乾》:“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虎求百兽而食之。”比喻威武勇猛。《诗经·大雅·常武》:“进厥虎臣。”(厥:其。)[虎贲]勇士。意思是像虎奔走一样勇武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武王之伐殷也,革车三百两,虎虎三千人。”(革车:兵车。两:辆。)[虎符]兵符,调动军队用的凭证。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,如姬必许诺,则得虎虎。”(如姬:魏安釐王的妃子。)
【说明】“虎”为象形字,像老虎形。参附录三。
虎1-常用字详解字典
虎1hǔ
甲金篆
象形,■,8画。①老虎,一种凶猛的哺乳动物。毛黄褐色,有黑横纹,背部色深,唇、颌、腹侧和四肢内侧白色,捕食各种动物虎1穴|虎1骨酒△猛虎1|拦路虎1。②喻指勇猛威武虎1将|虎1威。③同“唬”。装腔作势吓人、蒙人。
虎2-常用字详解字典
虎2hù
虎不拉(hù bu lǎ):鸟名,伯劳的俗称,是一种益鸟。头额部两侧黑色,背部棕红色上有黑色横纹。
〈辨〉虎字甲骨文象其形;金文、篆书讹变;楷书作虎。虎字用作偏旁,多表示与虎有关的意思,有时用作声符。另有虍,读hū,可视为虎作偏旁的简化形式,功能与虎相同。
虎-敦煌俗字典
虎hǔ
敦研365《大般涅槃經》卷第十六:“譬如有人遙見師子虎豹犲狼羅刹鬼等自然生怖。”津藝22《大般涅槃經卷第四》:“頗梨、真珠、珊瑚、虎魄。”
甘博004-7《賢愚經》:“即復化作師子虎狼,來欲瞰之。”
S.6659《太上洞玄靈寶妙經衆篇序章》:“神虎仰號,師子府(俯)鳴。”
S.203《度仙靈錄儀》等:“出郎吏、虎賁、察姧、鈎騎……”
S.170《失名道經》:“青龍扶吾左,白虎扶吾右。”
敦研311《修行本起經》卷下:“山中多有毒蟲虎狼師子。”
敦研151《道行般若經》:“其處无穀,有虎狼,多賊。”
敦研036(2-2)《金光明經》:“即自放身,臥餓虎前。”
P.2524《語對》:“逐虎。”
S.238《金真玉光八景飛經》:“金玄守上宮,神虎戮天精。”按:“虐”字有時與此相同,如S.328《伍子胥變文》:“不能忠謹,徒(圖)謀社稷,暴虐貪殘。”
P.2717《碎金》:“壯傋:麥講反,虎講反。”按:此字缺末筆,爲避諱字。
虎-汉语字源字典
虎hǔ
甲 金 篆
虎是一种猛兽,通称老虎。甲骨文虎字,形象地勾画出虎形的基本特征:大口利齿、强健灵活的腰身,爪尾有力,毛色绚丽。金文、小篆字形,渐趋简化和抽象,其象形意味也就逐渐消失。虎字古今词义变化不大,都作老虎讲;因老虎特别凶猛,又引申为勇猛、威武之义,如虎将、虎威、虎贲(bēn,指勇士)等。
虎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虎hǔ
【释义】:
①哺乳动物,毛淡黄色或褐色,有黑色横纹,背部色浓,唇、颌、腹侧和四肢内侧为白色,前额有像“王”字形的斑纹。性凶猛,夜行捕食猪、鹿、獐、羚羊等动物,有时也伤人。通称老虎。→②威武勇猛一员虎将|那孩子长得虎头虎脑|虎虎有生气。〇③姓。“马虎”的“虎”,《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》推荐使用,不要写作“糊”。
另见hù。
虎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虎hù
【释义】:
[虎不拉]hùbulǎ 〈方〉伯劳,鸟,额部和头部的两侧黑色,背部棕红色,有黑色横纹,是食虫益鸟。
另见hǔ。
虎-金瓶梅字典
虎
hǔ 《广韵》:兽名。 呼古切 遇合一上姥晓
老虎。 景阳岗武松打虎。(一1上3)
伯虎-历代避讳字汇典
伯虎bó hǔ
宋王懋,曾祖名伯虎(字炳之)。
〔析言〕懋有《野客丛书》,其卷九云:“炳之,仆曾大父也,上字讳‘伯’,下字讳‘虎’。仕至户部郎。”
彦按:王懋述曾祖名,“伯虎”不连称,而谓“上字讳‘伯’,下字讳‘虎’”,避讳之意存焉。依《礼》,二名不偏讳,故得析而言之。
虎-历代避讳字汇典
虎hǔ
(一)
后赵太祖武皇帝石氏名虎。
〔改称〕〈台名〉《邺中记》云:“铜爵、金凤、冰井三台,皆在邺北城西北隅……金凤台初名金虎,至石氏改今名。”
〈物类〉《清异录》卷上云:“石虎时,号虎为‘黄猛’,……以避讳故也。”
〈品物〉《汇考》卷一一引《后赵录》曰:“建平三年,(石)勒为虎名,改称白虎幡为天鹿幡,又改虎头鞶囊为龙头鞶囊。”
(二)
唐高祖李渊,祖追尊太祖景皇帝名虎。
避正讳“虎”:
〔标讳〕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魏永熙三年“十一月,遣仪同李讳与李弼、赵贵等讨曹泥于灵州。讳引河灌之。”(1)
《北史·王盟传》:“赵青雀之乱,盟与开府李讳辅太子出顿渭北。”
同书《李弼等传》载西魏文帝大统十六年以前十二大将军,首为“使持节、太尉、柱国大将军……陇西郡开国公李讳。”
凡此“李讳”,皆指唐高祖祖李虎。
〔省阙〕〈人名〉后魏冀州刺史高昂羽翼成五虎,(2)《北齐书·高乾传》作“成五”。
沧州刺史高建,父鄯善镇录事名猛虎,(3)《墓志集释·高建墓志》则云“父猛”。
北齐侍中张彫虎,(4)《北齐书》本传乃作“张雕”。
隋庐州总管韩擒虎,(5)《隋书》本传则作“韩擒”,《此史》本传又称“韩禽”。
凡此并因名之一字犯唐太祖讳,史书遂追省之。
又,《晋书·李特载记》云:“魏武帝克汉中,特祖将五百余家归之。”依照史书通例,“祖”字后当出名,亦因特祖名虎,(6)姓名并与唐太祖同,故略去。
〔改称〕〈人名〉后赵石虎字季龙,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以“名犯太祖庙讳,故称字焉。”
〈地名〉《吴地记》曰:“虎疁,唐讳虎,钱氏讳疁,改为浒墅。”
《通鉴·宋纪十三》云:“殷琰将刘顺、柳伦、皇甫道烈、庞天生等马步八千人东据宛唐。”胡注:“‘宛唐’,按《水经注》作‘死雩’,……杜佑《通典》作‘死虎’。”《魏书》卷八《校勘记》以为:“宛唐、死雩当是唐人避李虎讳改。”
〈品物〉《旧唐书·高祖本纪》:“武德元年九月,“改银菟符为铜鱼符。”彦按:此“银菟符”实“银虎符”之避讳代用词。唐王朝建立伊始,即废用银虎符,改用铜鱼符,无非为避太祖庙讳。
《隋书·高祖纪上》:开皇七年四月“癸亥,颁青龙符于东方总管、刺史,西方以驺虞,南方以朱雀,北方以玄武。”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亦云:“东方诸州给青龙符,南方诸州朱雀符,西方诸州驺虞符,北方诸州玄武符。”彦按:所谓“驺虞”,实“白虎”之避讳代替语。于隋,符名“白虎”,不称“驺虞”。《诗·召南·驺虞》毛传:“驺虞,义兽也,白虎黑文。”唐人乃用之为“白虎”之代名词。
〈引文〉《晋书·乐志上》载《祠文皇帝登歌》云:“蛇豕放命,皇斯平之。”“蛇豕”,据《宋书·乐志二》原作“虎兕”,此亦唐人避讳追改。
〔代字〕①以“武”代“虎”:
〈姓氏〉《汇考》卷一四引《六书正义》云:“虎姓,八元伯虎之后,唐讳改武。”
又,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有“龙臣”,师古注曰:“周武贲氏也。《尚书》作‘武臣’。”“武贲氏”即“虎贲氏”,“武臣”即“虎臣”,师古避唐讳追改。
〈名字绰号〉晋王彪之字叔虎(7)《晋书·王彪之传》改“叔武”。
毛穆之小字虎生,(8)《晋书》本传、《苻坚载记上》及《南史·毛脩之传》并改“武生”。
胡威字伯虎,(9)《晋书》本传改“伯武”。
南匈奴部落酋长、赫连勃勃曾祖铁弗刘虎,(10)《北史·僭伪附庸列传》改“铁弗刘武”,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亦称“曾祖武”。
鲜卑大单于慕容廆有股肱名西方虎,《元和姓纂》改“西方武”。(11)
前赵刘曜部将名傅虎,(12)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改“傅武”。
休屠王名巨虎,(13)《晋书·刘曜载记》改“石武”。
成汉李雄,曾祖名虎,(14)《晋书·李雄载记》改“武”。
前秦苻坚部将名巨虎,(15)《晋书·慕容暐载记》改“巨武”。
南凉秃发傉檀太子虎台,(16)《晋书·秃发傉檀载记》及《乞伏乾归载记》并改“武台”。
南朝宋兖州刺史刘休宾,堂兄弟名法虎,(17)《北史·刘休宾传》改“法武”。
南朝齐雍州刺史曹虎,(18)《南史》本传、《齐本纪下》、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并改“曹武”。
梁徐州刺史陈虎牙,(19)《南史·陈伯之传》及《梁本纪上》并改作“陈武牙”。
梁武帝初起事,有参军名王天虎,(20)《南史·梁本纪上》改“王天武”。
陈严威将军周铁虎,(21)《南史》本传、《陈本纪上》、《王琳传》、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、《周文育传》并改“周铁武”。
后魏太武帝有子名虎头,(22)《北史·魏本纪二》改“武头”。
安丰公闾虎皮,(23)《北史·魏本纪二》改“闾武皮”。
明元帝泰常初,河西饥胡姓刘名虎,(24)《北史·叔孙建传》、《公孙表传》并改“刘武”。
奉车都尉谷楷眇一目而姓严忍,时人号曰“瞎虎”,(25)《北史·谷浑传》改“瞎武”。
青州刺史韩秀字白虎,(26)《北史》本传改“白武”。
巨鹿公李灵字虎符,(27)《北史》本传、《高允传》并改“武符”。
著作佐郎许赤虎,(28)《北史·魏本纪三》及《胡叟传》并改“许赤武”。
清河郡民刘简虎,(29)《北史·房景伯传》改“刘简武”。
北齐侍中张彫虎,兄张兰虎,(30)《北史·儒林传上》改作“彫武”、“兰武”。
合州刺史卢叔虎,(31)《北齐书》本传改“卢叔武”。
东秦州刺史綦连猛,字虎儿,(32)《北齐书》及《北史》本传并改“武儿”。
隋庐州总管韩擒虎,(33)《北史》本传乃云“本名禽武”。
又,古帝虞舜,臣名朱虎,(34)《陈书·宣帝纪》作“朱武”。《急就篇》卷一:“朱交便”,师古注亦云:“舜臣朱武。”王应麟《补注》曰:“当作朱虎,颜氏避唐讳。”
又,《晋书·五行志中》:“咸康二年十二月,河北谣云:‘麦入土,杀石武。’”“石武”名本“石虎”。(35)
《南史·梁临川靖惠王宏传》:魏军歌曰:“不畏萧娘与吕姥,但畏合肥有韦武。”“韦武”即“韦虎”。(36)
《北史·陆俟传》云:“(陆)宽兄弟并有才品,议者称为三武。”“三武”亦为“三虎”避唐讳改。(37)
〈山水地名〉《吴地记》云:“虎丘山,避唐太祖讳,改为武丘山”。彦按:《南史·何尚之传》载尚之孙求“一夜忽乘小船逃归吴,隐武丘山。”此则唐史臣所追改,其时山名虎丘,未改武丘也,《南齐书·何求传》即作“虎丘山”。
赵一清《水经注释》卷三云:“《汉志》:西河郡谷罗县,武泽在西北。武泽本曰虎泽,唐人避讳改之。后汉建武二十八年,诏南匈奴居西河美稷之虎泽,即此泽也。”
《南史·萧昂传》:“时有女子年二十许,散发黄衣,在武窟山石室中”,《校勘记》云:“‘武窟山’《通志》作‘虎窟山’,此避唐讳改。”
《隋书·高祖纪上》:“束之武牢,有同囹圄”,《校勘记》云:“‘武’应作‘虎’,唐人讳改。”
又,《宋书·刘敬宣传》:“达遂宁郡之黄虎”,《南史》改作“黄武”。
同书《邓琬传》:“建安王休仁自虎槛进据赭圻”,《南史》改作“武槛”。
《广东通志》卷一〇韶州府曲江县有“武水”,云:“古名虎溪”,疑亦以避唐讳改名。
〈职官〉虎贲改书武贲,如《南史·阮佃夫传》之“武贲中郎将”、《北史·卢辩传》之“武贲给事”、《隋书·礼仪志六》之“武贲督”、“冗从武贲”、“殿中武贲”、“五骑武贲”等是。
虎骑改书武骑,如《北史·卢辩传》之“武骑常侍”、“武骑侍郎”、“武骑司马”等是。
虎威改书武威,如《南史·柳世隆传》之“武威将军”、《北史·卢辩传》之“武威司马”等是。
虎牙改书武牙,如《隋书·百官志》之“武牙郎将”、《北史·卢辩传》之“武牙将军”等是。
虎视改书武视,如《隋书·礼仪志六》之“武视将军”是。
〈门名〉宫门神虎门,改书神武门,如《北史·和士开传》、《南史·梁武帝纪上》、《梁敬帝纪》、《陶弘景传》等是。
路寝虎门改书武门,如《北史·刘芳传》是。
〈台名〉金虎台改书金武台,如《北史·齐本纪》是。
〈物类〉《北史·魏本纪二》:“(皇兴)二年春二月癸未,田于西山,亲射武豹。”“武豹”即“虎豹”。
同书《杨大眼传》:“又北清郡尝有武害,”(38)“武害”即“虎害”。
《韩茂等传》:“熊武之姿”,即“熊虎之姿”。
《彭城王勰传》:“握蛇骑武”,即“握蛇骑虎”。
《张彝传》:“非武非兕”,即“非虎非兕”。
又,《晋书·郭璞传》:“匪兕匪武”,即“匪兕匪虎”。
《五行志中》:“武形有亏”,即“虎形有亏”。
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“龙行武步”,即“龙行虎步”。
《吴明彻传》:“貔武争驰”,即“貔虎争驰”。
《南史·韦睿传》:“且愿两武勿复私斗。”“两武”即“两虎”。
〈品物〉《南史·西域波斯国传》之“武魄”即“虎魄”。
《北史·隋本纪上》及《景穆十二王传下》之“铜武符”即“铜虎符”。
《魏任城王云传》之“武头楯”即“虎头楯”。
〈引文〉《北史·元澄传》:“大人武变”,即“大人虎变”,语出《周易·革卦》。
《李平传》:“履武尾”,即“履虎尾”,语出《周易·履卦》。
《穆传》引《诗》:“有力如武”,即“有力如虎”,见《诗·邶风·简兮》。
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李贤注引《礼记》曰:“左青龙而右白武。”“白武”即“白虎”,见《礼记·曲礼上》。
又,《晋书·乐志下》载《时运多难》歌词:“蠢尔吴蛮,武视江湖”。“武视”原词当作“虎视”。《天序》歌词:“御群龙,勒螭武”。“螭武”原词亦当“螭虎”。
〈书名〉《隋书·礼仪志五》、《北史·刘芳传》、《后汉书·周举传》李贤注、《酷吏传》李贤注等之“《白武通》”,《后汉书·儒林传上》李贤注之“《白武通义》”,即“《白虎通(义)》”。
〈其他〉《隋书·律历志下》载二十四初候,首曰“武始交”,亦即“虎始交”。
同书《卢思道传》:“武落鸡田之处”,“武落”即“虎落”。
《梁书·元帝纪》太清六年三月,王僧辩等奉表云:“臣等分勒武旅,百道同趋”。(39)“武旅”即“虎旅”。
〈疑误〉《四朝闻见录》乙集云:“武林本曰虎林,唐避帝讳,故曰武林。”《浙江通志》卷九“虎林山”注引杨正质《虎林山记》则云:“钱氏有国时,山在城外,异虎出焉,故名虎林,音讹为武。”又云:“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》谓虎林即灵隐山,因避唐讳改为武林者,非。《汉志》明载武林山为武林水所出,安有避唐讳之说?虎林、武林原有二山,未可混为一也。”《逊志堂杂钞》乙集亦云:“世以杭州称武林,本名虎林,避唐讳改为武,非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会稽郡武林山,武林水所出。可证。”
②以“兽”(或“猛兽”)代“虎”:
〈名字绰号〉南朝宋刘湛,小字斑虎,(40)《南史》本传改云:“湛小字斑兽”。
陈新州刺史区白虎,(41)《陈书·陈宝应传》作“区白兽”。
隋庐州总管韩擒虎,(42)《隋书·五行志上》则云:“本名擒兽”。
《急就篇》卷一:“师猛虎”,师古注曰:“以猛兽为名,尚其威也。”亦以避唐讳而改其名。
陈豫章内史程文季,“每战恒为前锋,齐军深惮之,谓为程虎”,《陈书·程文季传》改作“程兽”。(43)
隋石州刺史赵仲卿,“法令严猛”,“官人战慄”,时人称之为“虎”,《隋书·酷吏传》亦改作“猛兽”。(44)
〈地名〉黄虎或改黄兽。如,《宋书·刘敬宣传》:“达遂宁郡之黄虎”,《晋书·刘敬宣传》则云:“军次黄兽”。
虎牢或改兽牢。如: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河南郡成皋县,原注:“故虎牢。”而师古则引《穆天子传》曰:“七萃之士生捕兽,即献天子,天子畜之东虢,号曰兽牢。”
虎槛或改兽槛,虎槛洲或改兽槛洲。如,《南史·宋宗室及诸王传下》:“休仁都督征讨诸军事,……出据兽槛”。《侯瑱传》:“瑱率军进兽槛洲”。《校勘记》并云:“‘兽’本字‘虎’,(此)避唐讳改。”
倒虎山或改倒兽山。《元和郡县志》卷一京兆府渭南县云:“倒兽山,一名玄象山。”张驹贤《考证》曰:“本名倒虎山,见《十六国春秋》及《水经注》,唐人避讳改。”
〈职官〉《隋书·礼仪志六》之军校名号“兽威”,亦即“虎威”。
《大唐创业起居注》卷一有“兽贲郎将王威”、“兽牙郎将高君雅”,即“虎贲郎将”、“虎牙郎将”。
《隋书·经籍志三》小说类:“《琼林》七卷”,注:“周兽门学士阴颢撰。”又,《经籍志四》总集类:“《诏集区分》四十一卷”,注:“后周兽门学士宗干撰。”所谓“兽门学士”,即“虎门学士”。
〈门阙台馆名〉《晋书·袁宏传》之“兽门”即“虎门”。
《陈书·宣帝纪》、《南史·陈本纪下》及《傅亮传》、《北史·齐琅邪王俨传》等之“神兽门”即“神虎门”。
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之“白兽阙”即“白虎阙”。
《南史·梁本纪上》之“仁兽阙”即“仁虎阙”。
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之“金兽(台)”即“金虎(台)”。《初学记》卷八引陆翙《邺中记》曰:“魏武于邺城西北立三台,……南名金兽台”,亦徐坚避唐讳改。
又,《北史·周齐炀王宪传》之“白兽烽”即“白虎烽”。(45)
《旧唐书·苏世长传》之“兽门馆”即“虎门馆”,《新唐书》即作“虎门馆”。
杜甫《北征诗》:“寂寞白兽闼”,“白兽闼”盖当前代之“白虎门”,亦因避讳改称。
〈物类〉《晋书·舆服志》:“八爵九华,熊、兽、赤罴、天鹿……”
《五行志中》:“武帝太康六年,南阳献两足猛兽”。
《周处传》:“南山白额猛兽”,“处乃入山射杀猛兽。”
《吾彦传》:“手格猛兽,旅力绝群。”
《石季龙载记上》:“季龙曰:‘朕闻良臣如猛兽,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’。”又,“会青州言济南平陵城北石兽,一夜中忽移在城东南善石沟……季龙大悦曰:‘兽者,朕也’。”
《刘聪载记》:“既而刘氏产一蛇一猛兽,各害人而走”。
《陈书·褚玠传》:“尝从司空侯安都于徐州出猎,遇有猛兽,玠引弓射之,再发皆中口入腹,俄而兽毙。”(46)
《南史·王镇之传》:“会兽犯郊坛,帝愈惧”。
《孝义传下》:“又天监中,宣城宛陵女子与母同床眠,母为猛兽所取,女啼号随挐猛兽,行数十里,兽毛尽落,兽乃置其母而去。”
《王莹传》:“时有猛兽入郭,上意不悦”。
《北史·来大干传》:“尝从明元校猎,见兽在高岩上,持矟直前刺之,应手而死。”(47)
《王睿传》:“太和二年,孝文及文明太后率百僚与诸方客临兽圈,有猛兽逸,登门阁道,几至御坐。”(48)
《宿石传》:“又常从猎,文成亲欲射猛兽。石叩马谏,引帝至高原上。后猛兽腾跃杀人。”(49)
《隋书·音乐志下》:“二曰敔,如伏兽”。凡此“兽”或“猛兽”,实皆“虎”之避讳代用词。
《汉书·叙传上》,班固《幽通赋》云:“戎女烈而丧孝兮,伯徂归于龙虎。”师古注曰:“言以龙往出,以兽归入也。”《赋》文云:“养游睇而猿号兮,李虎发而石开。”师古注又曰:“李,李广也,夜遇石,以为猛兽而射之,中石没羽也。”师古避国讳改“虎”作“兽”,甚为显然。
〈品物〉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上》之“格兽车”即“格虎车”。(50)
《舆服志》之“蹋兽车”即“蹋虎车”。
《陈书·周迪传》之“兽符”、《高祖纪上》及《晋书·文帝纪》之“金兽符”、《隋书·高祖纪下》之“铜兽符”,即《虎符”、“金虎符”、“铜虎符”。
《隋书·礼仪志四》之“白兽樽”即“白虎樽”。
《礼仪志五》之“倚兽较”即“倚虎较”。
《礼仪志六》之“兽爪鞶”、“兽头鞶”即“虎爪鞶”、“虎头鞶”。
《南史·王昙首传》之“白兽幡”即“白虎幡”。
〈习语〉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今之事势,义无旋踵,骑猛兽安可中下哉!”《隋书·文献独孤皇后传》亦曰:“骑兽之势,必不得下。”此即“骑虎难下”之意,唐人避讳,因改“骑兽(或猛兽)”。
《隋书·梁士彦传》:“第三子叔谐曰:‘作猛兽要须成斑。’”此须成斑之“猛兽”,亦“虎”无疑,所谓“作虎成斑”也,唐人讳改。
《厍狄士文传》:“上闻而叹曰:‘士文之暴过于猛兽!’”此取孔子“苛政猛于虎也”(51)语意,“猛兽”亦“虎”之避讳代替字。
《南史·顾宪之传》:“其所欲举腹心,亦当兽而冠耳。”“兽而冠”即“虎而冠”,语见《史记·齐悼惠王世家》、《汉书·酷吏王温舒传》等文中。
《周书·李远传》:“古人有言: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?(52)其语出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“超曰:‘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’”此亦因讳改文。
又,《南史·颜延之等传》论曰:“饵彼慈亲,弃之兽吻”。“兽吻”即“虎吻”。
《北史·乐运传》:“后见获赏,又皆相贺,以为幸免兽口。”又《周惠达传》:“何为故入兽口?”“兽口”即“虎口”。
《晋书·袁宏传》:”虬兽虽惊,风云未和。”“虬兽”即“虬虎”。
《梁书·侯景传》:“被我兽文,縻之好爵”。“兽文”即“虎文”,与“虎口”同意。
〈引文〉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子文初生,弃于瞢中,而虎乳之。”师古注引《左传》:“夫人使弃诸瞢中,兽乳之。”而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本作“虎乳之”。
同书《张骞传》:“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,以其头为饮器”,韦昭曰:“饮器,椑榼也。”晋灼曰:“饮器,虎子属也……”师古注曰:“韦云椑榼,晋云兽子,皆非也。”
《北齐书·颜之推传》载《观我生赋》:“养傅翼之飞兽。”成语曰“如虎添翼”,《赋》文本当作“飞虎”,李百药避庙讳改“飞兽”。
《隋书·礼仪志五》引《释名》:“熊兽为旗”。然《释名·释兵器》本作“熊虎为旗”。
〈书名〉《隋书·经籍志三》五行类:“《灶经》十四卷”,注:“梁又有……《白兽七变经》”。其书原名当为《白虎七变经》。
〈其他〉《南史·刘敬宣传》之“兽斑突骑”即“虎斑突骑”。
《周书·扶猛传》之“曰兽蛮”即“白虎蛮”。
《隋书·礼仪志二》、《礼仪志五》等之“白兽”即“白虎”。又,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参为白虎”,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则云:“参,白兽之体”,亦其例。
③以“彪”代“虎”:
〈名字〉三国魏正始间,河南府有小吏名石虎,(53)《晋书·五行志中》改“石彪”。
后魏太武帝有子名虎头,(54)《北史·太武五王传》作“彪头”。
徐州刺史薛虎子,(55)《北史》本传作“薛彪子”。
冀州刺史高昂羽翼成五虎,(56)《北史·高允传》作“成五彪”。
中书博士李叔虎。(57)《北史》本传作“李叔彪”。
著作佐郎许赤虎,(58)《北史·刘休宾传》作“许赤彪”。
尚书左丞邢虬字神虎,(59)《北史》本传作“神彪”。
廷尉监张虎,(60)《北史·袁翻传》作“张彪”。
安定王尔朱智虎,(61)《北史·尔朱兆传》作“智彪”。
正光末有统军姓胡名小虎,(62)《北史·节义传》作“胡小彪”。
献文帝时京畿盗魁名虎子,(63)《北史·张赦提传》作“彪子”。
北齐合州刺史卢叔虎,(64)《北史》本传作“叔彪”。
北周时蛮帅向氏名白虎,(65)《周书·蛮传》作“向白彪。”
隋大业间义军头领张大虎,(66)《北史·隋本纪下》作“张大彪”。
〈绰号〉后魏扬州刺史李崇,“沉深有将略,宽厚善御众”,号曰“卧虎”,(67)《北史》本传作“卧彪”。
右卫将军、宗室元晖性贪婪,时人号曰“饿虎将军”,(68)《北史》本传作“饿彪将军”。
南朝梁晋安太守臧厥,“为政严酷、少恩,吏民小事必加杖罚,百姓谓之‘臧虎’。”(69)《南史·臧焘传》作“臧彪”。
陈将程文季,“每战恒为前锋,齐军深惮之,谓为程虎”,(70)《南史·程灵洗传》作“程彪”。
又,《南史·颜延之传》云:“延之性既褊激,兼有酒过,肆意直言,曾无回隐,故论者多不与之,谓之颜彪。”
同书《杜崱传》云:崱兄“(杜)嶷膂力绝人,便马善射,一日中战七八合……每出杀伤数百人,敌人惮之,号为杜彪。”
此之“颜彪”、“杜彪”。本亦当为“颜虎”、“杜虎”,并李延寿避庙讳改。
〈泉名〉《魏书·常景传》有“虎眼泉”,《北史·常景传》改“彪眼泉”。
〈物类〉《南史·袁昂传》载昂父败,乳媪抱昂匿于庐山,“州郡于野求之,于乳媪匿所见一彪,因去,遂免。”所谓之“彪”,实即“虎”之代词。
《王僧达传》:“僧达跳下地作彪子”,“彪子”即“虎子”。
《檀道济传》,檀珪与僧虔书:“饥彪能吓,人遽与肉”,“饥彪”即“饥虎”。
《北史·崔浩传》:“所谓卞庄刺彪,两得之势也。”“刺彪”即“刺虎”,《魏书·崔浩传》即作“刺虎”。
〈品物〉《北史·毕众敬传》有所谓“刺彪矛”,即“刺虎矛”,亦由避唐讳改。
④以“豹”代“虎”:
〈人名〉后魏徐州刺史薛虎子,(71)《北齐书·薛琡传》、《北史·魏本纪》并作“豹子”。
隋庐州总管韩擒虎,(72)《隋书》本传省称“韩擒”,而云:“擒本名豹”。钱氏《考异》曰:“唐人讳‘虎’,史多改为‘武’,或为‘兽’,或为‘彪’。此独更为‘豹’者,欲应(上)‘黄斑’之文也。虎豹皆有斑,黄韩声亦相近。”
〈山名〉前秦王嘉隐居之所倒虎山,《法苑珠林》作“倒豹谷”。(73)
〈习语〉《晋书·王弥传》,董仲道谓弥曰:“君豺声豹视,好乱乐祸。”“豹视”即“虎视”,《周易·颐》云:“虎视眈眈。”
《梁书·刘峻传》:“视彭、韩之豹变”。“豹变”即“虎变”,《周易·革》云:“大人虎变”。
又,“管中窥豹”,后世作为成语习用,《晋书·王献之传》云:“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”然其最初说法应是“管中窥虎”。《三国志·魏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曹操建安八年令云:“论者之言,一似管窥虎欤!”可以为证。由“窥虎”而变“窥豹”,亦唐人避讳使然。
〈引文〉《梁书·侯景传》,景报高澄书云:“扬旌北讨,熊豹齐奋”。景书本作“熊虎齐奋”,“乃姚思廉避唐讳改”。(74)
《陈书·徐陵传》,陵与仆射杨遵彦书云:“足下高才重誉,参赞经纶,非豹非貔,闻《诗》闻《礼》”。此“非豹非貔”,陵原书当亦作“非虎非貔”,其语由《尚书·牧誓》:“尚桓桓,如虎如貔”化出,姚思廉改“虎”作“豹”,同因避讳。
〈其他〉《旧唐书·职官志三》“左右骁卫”,注云:“古曰骁骑,隋改左右备身为左右骁卫,所领名‘豹骑’……”其名实称“虎骑”,唐人讳改“豹骑”,而《志》袭之。
⑤以“菟”或“於菟”代“虎”:
〈绰号〉《北史·赵仲卿传》称仲卿“法令严猛”,“吏人战慓”,“时人谓之於菟”。所谓“谓之於菟”,即以“虎”称之也。(75)
〈物类〉《宋史·礼志六》载,天圣三年,同知礼院陈诂言:“《郊祀录》、《正辞录》、《司天监神位图》皆以虎为於菟,乃避唐讳,请仍为虎。”
〈品物〉《隋书·礼仪志六》之所谓“银印菟纽”,亦即“银印虎纽”。
《旧唐书·高祖本纪》武德元年九月所云之“银菟符”,即“银虎符”。此盖刘昫沿袭唐世旧文使然。
⑥以“熊”代“虎”:
〈引文〉《史记·周本纪》载,武王誓于牧野,辞曰:“尚桓桓,如虎如罴……”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李贤等注引《史记》,改作“如熊如罴”。
⑦以“貔”代“虎”:
〈物类〉《隋书·礼仪志五》:“文貔伏轼,虬首衔轭”。《校勘记》云:“‘貔’应作‘虎’,唐人讳改。”
⑧以“豺”代“虎”:
〈引文〉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大业八年正月诏曰:“凡此众军……莫非如豺如罴之勇,百战百胜之雄”。诏本当云“如虎如罴”,作“豺”者,唐史臣避国讳追改。
⑨以“龙”代“虎”:
〈习语〉“画虎不成反类狗”一语,既见于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,而同书《孔僖传》僖语乃云:“若是,所谓画龙不成,反为狗者。”宋人王楙云:“盖章怀太子避唐讳所改尔。”(76)
〈引文〉《梁书·元帝纪》太清六年二月,元帝檄文:“龙骑蔽野。”“龙骑”原檄文当作“虎骑”,史官避唐讳改。
⑩或谓尚有以“虔”代“虎”:
〈存疑〉《晋书·慕容廆载记》:“北平西方虔”,《校勘记》云:“《元和姓纂》‘虔’作‘武’。按:唐人避讳亦偶用形近之字。《魏书》四九崔秉、六三王肃弟秉,《北史》并改作‘康’。《魏书》四七卢玄族人‘叔虔’,《北史》作‘叔彪’,《北齐书》四二又作‘叔武’,与此‘西方虔’同例,其人本皆名‘虎’,‘虔’‘武’皆避唐讳改。”彦按:《魏书·卢玄传》“仲宣弟叔虔”,该书《校勘记》则曰:“《北史》卷三〇作‘彪’。按《北齐书》卷四二有《卢叔武传》,即此人。本是‘虎’字,‘彪’‘武’都是避唐讳改,……‘虔’是‘虎’的形讹”。疑是。并录此以备考。
又避嫌名“浒”:
〔改称〕〈人名〉《南史·沈约传》:“(沈戎)第二子仲高,安平相。”《校勘记》曰:“‘仲高’《宋书》作‘浒字仲高’,此唐人避李虎嫌名而行其字。”此说实本《举例》,其卷五《避嫌名例》云:“《南史·沈约传》,称约先世浒为仲高,即讳虎之嫌名浒。”
又避诸“虎”旁字:
〔缺笔〕《金石文字记》卷五云:唐国子学石经,今在西安府儒学。“凡经中‘虎’字皆缺末笔作‘虎’、‘虓’、‘號’‘虩’、‘饕’、‘滮’、‘篪’、‘褫’字皆同,避太祖讳。”
彦按:为人勇猛刚健则称“武”,虎为威猛之兽,其性类“武”,故唐人避讳每用“武”字代“虎”。又,彪为小虎;於菟(音wū tū)或菟,虎之别名;豹、貔皆类虎之猛兽;龙乃传说中之神异动物,古人每每龙虎并称;而虎固兽类,故“兽(猛兽”)、“彪”、“豹”、“於菟(菟)”、“熊”、“貔”、“豺”、“龙”等,并得用为“虎”之避讳代用字。至于一方面,地名虎疁,可以改称浒疁,另一方面,《南史》又讳称沈浒名,则说明唐代嫌名之讳并非定制,但各随人定耳。
虎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虎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