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(安)是什么意思
安-古文字通假字典
安
(元影an)讀為按(元影an),雙聲叠韻
睡虎地秦簡《為吏之道》:“與民有期,安騶而步,毋使民惧。”整理小組讀安為按。騶即騶騎,在車前導行的騎者。“此句意為叫開道的騶騎慢慢行走。”按《戰國策·趙策一》:“秦禍安移於梁矣。”《荀子·勸學》楊倞注引安作按。
安-古文字通假字典
安
(元影an)讀為鞍(元影an),雙聲叠韻
隨縣楚簡五一:“紫(錦)之安。”安讀為鞍。《説文》:“鞌,馬鞁具也。”按《左傳·定公十年》:“齊侯、捲侯、鄭游速會于安甫。”《公羊傳》“安甫”作“鞍甫”。
安-古文字通假字典
安
(元影an)讀為焉(元匣yan),叠韻
郭店楚簡《五行》簡四二~四三:“大而晏者,能又(有)取安,少(小)而軫者,能又(有)取安。”二安字馬王堆帛書本《五行》作焉。郭店楚簡《語叢一》簡七一~七二:“亡勿(物)不勿(物),(皆)至安,而亡非(己)取之者。”郭店楚簡《魯穆公問子思》簡四:“(寡)人惑安。”郭店楚簡本《老子》甲簡一九:“天(地)相合也,以逾(霣)甘(露),民莫之命(令),天自均安。”安馬王堆帛書《老子》甲、乙本作焉。郭店楚簡《六德》簡一三~一四:“子弟大材埶(藝)者大官,少(小)材埶(藝)者少(小)官,因而它(施)录(禄)安。”上博楚竹書《緇衣》簡二一:“子曰:厶(私)惠不褱(懷)惪(德),君子不自留安。”今本《禮記·緇衣》安作焉。上博楚竹書《民之父母》簡四:“豊(禮)之所至者,樂亦至安。樂之所至者,(哀)亦至安。”安《禮記·孔子閒居》作焉。按《詩·衛風·伯兮》:“焉得諼草。”《説文》艸部、《初學記》卷二七引焉作安。
安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安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安-古代汉语字典
安ān
【释义】:
①安宁,安定。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丧乱既平,既安且宁。”《吕氏春秋·慎势》:“无敌者安。”②安稳,稳固。《墨子·修身》:“是故置本不安者,无务丰末。”(无:不要。务:致力。)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风雨不动安如山。”引申为妥当。《论衡·自纪》:“世书俗说,多所不安。”③安乐,安逸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怀与安,实败名。”(败:毁坏。)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。”④徐缓。《诗经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尔之安行,亦不遑舍。”(遑:暇。)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骐骥之跼躅,不如驽马之安步。”(跼jú躅:徘徊。)今成语有“安步当车”。⑤习惯。《吕氏春秋·乐成》:“舟车之始见也,三世然后安之。”⑥安放,安置。《齐民要术·安石榴》:“安骨石于其中也。”陆游《东阳道中》:“先安笔砚对溪山。”⑦疑问代词。用作宾语或状语,可译为哪里、怎么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梁客辛垣衍安在?”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”
【说明】安是会意字,由“女”、“宀”(像房屋形)组合而成,表示安全、安宁的意思。
安-常用古汉语字典
安ān
【释义】:
[动]①安放,设置,住。曹雪芹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》:因被火之后,无处安身。施耐庵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京中安不得身。②养,享用。《左传·曹刿论战》: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。③安心,习惯。柳宗元《梓人传》:使安其业。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:敬亭亦无所不安也。④使安定。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将有作,则思知止以安人。《论语·季氏将伐颛臾》:既来之,则安之。[形]①安全,安定,安稳。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德不厚而思国之安。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风雨不动安如山。②安逸,安适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:审容膝之易安。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:予出官二年,恬然自安。[代]①表示询问人或事物。谁,什么。司马迁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尚安事客!《孙膑兵法·篡卒》:安忠?忠王。②询问原因、情况。为什么,怎么。司马迁《鸿门宴》:君安与项伯有故?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所求者生马,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?③询问处所。哪儿,哪里。司马迁《鸿门宴》:沛公安在?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顾安所得酒乎?④询问方式。怎么,怎么样。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:安得使予多暇日,又多闲田。[副]表示反诘。怎么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又安敢毒邪?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!
安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安ān
【中古音】:
ㄢ
【上古音】:
烏寒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影寒開一(影元) 静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按 àn 烏旰切 影翰開一(影元) 審查,查驗。
《鹽鐵論·取下》:坐旃茵之上,安圖籍之言若易然,亦不知步涉者之難也。
案 àn 烏旰切 影翰開一(影元) 依,按照。亦通作按。
《管子·心術上》:道也者……可以安而不可説也。〔張文虎云:依注則安乃案之借字。〕
宴 yàn 於甸切 影霰開四(影元) 以酒肉款待賓客。
《管子·幼官》:置大夫以爲廷安,入,共受命焉。〔張佩綸云:安、宴通。〕
安-常用字详解字典
安ān
从宀从女,会意,,6画。①安定;安全安静|安危|安康|安好△公安|治安|心神不安|随遇而安△居安思危|心安理得|宴安鸩毒。②使安定安神|安眠|安民告示△除暴安良|治国安民。③处置,使有合适的位置安置|安排|安插。④怀有,存有不安好心|你安什么心?⑤疑问代词。哪里;怎么安得广厦千万间|安能辨我是雌雄?
〈辨〉安字从宀从女,女人居住做事都在屋中,自得安全。
安-敦煌俗字典
安ān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二同。”“右依顏監《字樣》甄錄要用者,考定折衷,刊削紕繆。”按:顏元孫《干祿字書》:“安安:上通,下正。”
敦研020(9-2)《大般涅槃經》:“所謂如來,常住不變,畢竟安樂。”
敦研145(1-1)《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》:“如我願得,乃可大安。”
S.133《春秋左傳杜注》:“百姓絕望,社稷無主,將安用之?”S.2073《廬山遠公話》:“若是吾牾逆之子,如何分免(娩)!在其阿孃腹内,令母不安,蹴踏阿孃,無時暫歇。”
P.2524《語對》:“安居。”
S.6981《禮懺文》:“敬禮常住三寶,爲國土安寧、法輪常轉。”
S.2832《願文等範本·公》:“文行守志,溫恭惠和;有匡時救人之才、懷俗安人之術。”
雲24《八相變》:“自別車匿住雪山,苦行殷勤志道專。日食一麻或一麥,鴉鵲巢窠頂上安。”
P.2299《太子成道經》:“日輪之中乃有一孩兒,十相具足,甚是端嚴。兼乘[六]牙白象,從妾頂門而入,在於右脇下安之。”
安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安1ān
【释义】:
①没有事故或危险(跟“危”相对)居安1思危|转危为安1|安1然无事|治安1|公安1|安1全|平安1。→②平静;稳定坐立不安1|安1静|安1定|安1详。③使稳定安1邦定国|安1民|安1神|安1慰|安1抚。①舒适;快乐安1逸|安1闲|安1乐。⑥感到满足舒适安1居乐业|安1于现状|安1土重迁|安1之若素。→⑥安置,使(人或物)有适当的位置安1家落户|安1营扎寨|安1插|安1放|安1排|安1顿。⑦安装安1玻璃|安1电话|安1水龙头。⑧存有;怀着(不好的念头)你安1的什么心?|没安1好心。⑨加上给他安1了个什么罪名?〇⑩姓。
安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安2ān
【释义】:
〈文〉①表示疑问,询问处所,相当于“哪里”沛公安2在?|计将安2出?→②表示反问,相当于“怎么”“哪里”燕雀安2知鸿鹄之志哉?|安2能坐以待毙?
安3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安3ān
【释义】:
〈外〉法定计量单位中电流单位安培的简称,导体的横截面每秒通过1库仑的电量时,电流强度为1安。这个名称是为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安培而定的。
安-汉语字源字典
安ān
甲 金 篆
古文字的安字,象一个女子安然坐于室中之形。古人用女子静坐家中操持家务,表示没有战争、没有灾祸,生活过得很平安、很舒适。所以安字的本义为安定、安全、安逸,引申为习惯、满足。此外,安字还可用作动词,有安置、安放的意思。
[安土重迁]安于本土,不愿轻易迁移。
[安身立命]指精神和生活有寄托。
[安居乐业]安于所居,乐于本业。也作安家乐业、安土乐业。
安-金瓶梅字典
安
(一)ān 《广韵》:安徐也,宁也,止也,平也。 乌寒切 山开一平寒影
①平静。 他怎的睡不安稳。(五二10上6)
②安放。 桌子上安着绦环样须弥座。(四九15上6)剜去眼前疮,安上心头肉。(九四5下1)这买卖成了,就安贤弟同谢三郎做主管。(九八3上9)
(二)当作“要”yào,形近讹。 教傅夥计把货卖一宗,交一宗,休安开了。(七九21上2)
(又讹成:要)
安-历代避讳字汇典
安ān
(一)
北齐和士开,父名安;徐之才,父名雄。
〔曲说〕〈姓名〉《北史·熊安生传》云:博士熊安生以诉讼事诣冀州长史郑大欢处,“将通名,见徐之才、和士开二人相对,以徐之才讳‘雄’,和士开讳‘安’,乃称‘触触生’,(1)群公哂之。”
(二)
唐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,于玄宗末年叛,僭称帝号。唐肃宗即位,以安禄山乃国仇,恶闻其姓。
〔改称〕〈姓氏〉《新唐书·李抱玉传》云:“李抱玉,本安兴贵曾孙,世居河西。……禄山乱,守南阳,斩贼使。至德二载,上言:‘世占凉州,耻与逆臣共宗。’有诏赐之姓,因徙籍京兆,举族以李为氏。”
〈郡县名〉至德元年,改安化郡为顺化。至德二年,改安边郡为兴唐,安康郡为汉阴,咸安郡为蓬山,同安郡为盛唐,万安郡为万全,安城郡为岭方,安乐郡为常乐,始安郡为建陵,安邑县为虞邑,尚安县为万全,同安县为桐城,绥安县为广德,唐安县为唐兴,洊安县为洊水,宝安县为东莞,遂安县为晋康,安南县为镇南,齐安县为恩平,安昌县为义昌,始安县为临桂,兴安县为理定,安仁县为容山,安义县为永业,崇安县为崇平,安远县为柔远,安定州为宜定。(2)
〈门名〉〈坊名〉《旧唐书·肃宗纪》至德二载十一月云:“宫省门带‘安’字者改之。”
《唐会要》卷八六亦云:“至德二载正月二十七日,改……安化门为达礼门,安上门为先天门;及坊名有‘安’者,悉改之。”
〔代字〕①以“宁”代“安”:
〈县名〉至德二年,改保安县为保宁,安海县为宁海,军安县为军宁。(3)
〈年号〉《旧唐书·经籍志上》起居注类有“《晋崇宁起居注》十卷”,《新唐书·艺文志二》同,钱大昕《考异》卷五八云:“崇宁当为崇安,即隆安也。”陈垣《举例》卷三补充云:“唐人避玄宗讳,往往改‘隆’为‘崇’;唐肃宗时恶安禄山,又或改‘安’为‘宁’。”
②以“保”代“安”
〈郡县名〉至德元年,改安定郡为保定,安静县为保静。至德二年,改安城县为保城,安京县为保京。(4)
彦按:避讳以避尊者讳为通例,然亦有因不愿提及或同于仇家名姓而改避者,陈垣先生称之为“恶意避讳”,本例即属此类。恶意避讳虽不多见,却同样足以影响历史(如本例涉及郡县改名至数十处)、混淆古书(如本例追改晋隆安年号为崇宁,即极易使人迷惑),因而同样不能不予注意。
(三)
唐鄂州刺史卢正道,父名安寿。
避偏讳“安”:
〔迁职〕《中州金石记》卷三载洛阳许家营《鄂州刺史卢府君神道碑》云:“除洛州新安宰,以犯讳,更荥阳。”
彦按:《唐律·职制篇》:“诸府号官称犯祖、父名而冒荣居之者,徒一年。”《疏义》云:“府有正号,官有名称。府号者,假若父名卫,不得于诸卫任官,或祖名安,不得任长安县职之类;官称者,或父名军,不得作将军,或祖名卿,不得居卿任之类。皆须自言,不得辄受。”本例属避府号。然“安寿”为二名,依《礼》“二名不偏讳”,“新安”原可不避,此则讳避之严者,而亦时尚使然。
(四)
五代南汉高祖天皇大帝刘䶮,祖名安仁。
避偏讳“安”:
〔改称〕(人名)陆游《南唐书·王会传》云:王会本名安,“烈祖代吴,用为百胜军节度使。虔州与岭南地接南汉,使者往来,节度使当燕劳问遗,而会旧名犯汉王祖讳,乃赐今名。
(五)
宋知南康军事闻人氏名安道。
避偏讳“安”:
〔改称〕(驿名)《汇考》卷三二《引嘉兴县志》云:安道“熙宁初……居秀州天心湖北。秀守曾行重修望,吴门外安远驿,以避公讳,遂改乐兴驿。
(六)
清乾隆朝大将军福氏名康安。
〔代字〕《两般秋雨盦随笔》卷五云:“福大将军威震中外,属吏有犯其祖、父讳及本身名者,必当面申饬。故其时禀启,改‘康’为‘泰’,改‘安’为‘宁’。”
(七)
《聊斋志异》卷一一《司札吏》载:
游击官某,妻妾甚多。最讳其小字,呼年曰岁,生曰硬,马曰大驴;又讳败为胜,安为放。虽简札往来,不甚避忌;而家人道之,则怒。一日,司札吏白事,误犯。大怒,以研击之,立毙。三日后,醉卧,见吏持刺入。问:“何为?”曰:“马子安来拜。”忽悟其鬼,急起,拔刀挥之。吏微笑,掷刺几上,泯然而没。取刺视之,书云:“岁家眷硬大驴子放胜。”(5)暴谬之夫,为鬼揶揄,可笑甚已!
彦按:本例原属小说无稽,然小说乃社会之影子,而事及避讳,故亦录之,以为研究古代避讳学者之参考。书中尚有个别同类的例子,不另说明。
安国-历代避讳字汇典
安国ān guó
清训诂学大师王念孙,父名安国。
〔代字〕〈引文〉念孙撰《读书杂志》,于《荀子杂志》第五“三者错”条及其下一条,两引《荀子·天论》,并改“三者错,无安国”为“三者错,无安邦”,以避父讳。
安仁-历代避讳字汇典
安仁ān rén
(一)
宋高宗朝官吏马骘,父名安仁。
〔辞官〕《鸡肋编》卷下云:“马骘父名安仁,绍兴八年知衡州,以县有安仁,乞避,则遂听其辞。”
(二)
宋绍熙进士陈卓字立道,父居仁字安仁。
〔触犯〕《贵耳集》卷中云:“陈立道知宁国府,有新司法饶州人,初参,问其所住,答云:‘在安仁县寓居。’立道径入大恸于家庙,云:‘属吏辄称先世之名,为罪大矣!’司法旁皇失措,即寻医而去。”
彦按:司法无意,“在安仁县寓居”一句答话,六字中竟有三字犯立道父讳(包括名与字),此于“见似目瞿,闻名心瞿”之时代,(1)诚为令人伤心怆恻之事。此类闻讳辄哭之例子,古书中并不少见。
大安-历代避讳字汇典
大安dà ān
辽道宗耶律洪基有年号曰“大安”。
〔改称〕〈军名〉《辽史·道宗纪四》云:大康十年,“冬十二月乙未,改庆州大安军曰兴平。是月,改明年为大安。”彦按:此改大安军曰兴平者,不欲与年号同名也。
江僧安-历代避讳字汇典
江僧安jiáng sēng ān
南朝宋尚书吏部郎江智渊,父名僧安;司徒左长史王彧(字景文),父名僧朗。
〔触犯〕《宋书·江智渊传》云:“上每酣宴,(1)辄诟辱群臣,并使自相嘲讦,以为欢笑……尝使以王僧朗嘲戏其子景文,智渊正色曰:‘恐不宜有此戏。’(2)上怒曰:‘江僧安痴人,痴人自相惜。’智渊伏席流涕,(3)由此恩宠大衰。”
孙安国-历代避讳字汇典
孙安国sūn ān guó
晋孙放字齐庄,父秘书监名盛字安国。又,庾园客父名翼,字稚恭。
〔触犯〕《世说·排调篇》云:“庾园客诣孙监,值行,见齐庄在外,尚幼,而有神意。庾试之曰:‘孙安国何在?’即答曰:‘在庾稚恭家。’庾大笑曰:‘诸孙大盛,有儿如此!’又答曰:‘未若诸庾之翼翼。’还,语人曰:‘我故胜,得重唤奴父名。’”
韦安石-历代避讳字汇典
韦安石wéi ān shí
见“166、房融”条。
安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安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